工资的水平和人的幸福感,关系大吗?

海岩的生活


先说结论:有一个阈值,当工资水平低于这个值的时候,关系很大,当工资水平超过这个值的时候,关系不大。不同时代背景、生活环境这个值不同。不是说金钱能买来幸福,而是缺少金钱会带来痛苦。


之前在TED上面看到过一篇演讲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可以在TED官网找到这个演讲),演讲人是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演讲的最后一部分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恰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下面是原内容

“I think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 that we found in the Gallup survey is a number, which we absolutely did not expect to find. We found that with respect to the happiness of the experiencing self. When we looked at how feelings, vary with income. And it turns out that, below an income of 60,000 dollars a year, for Americans -- and that's a very large sample of Americans, like 600,000, so it's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 below an income of 60,000 dollars a year, people are unhappy, and they get progressively unhappier the poorer they get. Above that, we get an absolutely flat line. I mean I've rarely seen lines so flat. Clearly, what is happening is money does not buy you experiential happiness, but lack of money certainly buys you misery, and we can measure that misery very, very clearly. In terms of the other self, the remembering self, you get a different story. The more money you earn, the more satisfied you are. That does not hold for emotions. ”


下面大概翻译一下

“我认为在盖洛普调查中我们发现的最有趣的结果是一个数字,这是我们绝对没有想到会发现的。我们发现关于体验自我的快乐。当我们看感情如何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时发现,在年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美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美国人样本,就像60万美元,所以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在年收入6万美元以下,人们不快乐,而且越穷越不快乐。在60万美元以上,我们得到一条非常平坦的线。我很少看到这么平坦的线。很明显,金钱不能给你带来体验性的快乐,但是缺乏金钱肯定会给你带来痛苦,我们可以非常非常清楚地衡量这种痛苦。在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映像中,你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故事。你挣的钱越多,你就越满足。这对感情来说是不成立的。”(PS:6万美元是当时美国,60万美元是口误)


精致年华


工资=金钱=经济来源=家庭开支


因此,我的答案是,工资水平跟人的幸福感,关系非常大,特别大。

我国十三亿多人口,排除2%的上流人群,排除7%的富裕家庭,排除1%的温饱家庭,剩余90%都属于底层人群。


底层人群就有11亿多人口,要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养活一个家庭,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


并且,当下物价水平越来越高,货币的贬值率越来越大。就是说什么都在飞涨,工资却不见涨。一二线城市,底层人群辛苦一年,去掉生活成本,省吃俭用一年能结余10万左右。三四线城市的务工者,月工资普遍3000左右,在如此高物价的生活中,能结余下来的工资,几乎少得可怜。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吃穿住行,这是能保障我们安全的唯一要素。工资越少,吃穿都成问题,谈何幸福?


叶无花


我觉得工资水平和幸福感关系挺大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到过年,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我,有时候没有,有时候就是一件花洋布做的外套,罩在妈妈做的花棉袄上。

那时候多希望自己有一件喜欢的衣服,可是父母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邻居家的爸爸有工资,孩子穿的也好看。

后来慢慢大了,工作了,工资少的时候,不能买想要的画妆品,看到好看的衣服,也舍不得买,买什么东西都要盘算半天。

成家后,有了两个孩子,有了房贷,各种花销大的承受不了,如果工资高,你就会少很多压力。

特别到了中年,站在了生命的中途,上有要养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如果工资水平低,你就只有忙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

想要自己过的好,幸福感满满,就要从小努力,使自己羽翼丰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不为钱发愁的日子。

人这一辈子,不求什么大富大贵,挣的钱够花就好,父母有病时,你能帮上忙,孩子需要钱时,你也拿得出来,自己老了,有钱养老,这些就是幸福感。

工资高低,是看你的工资在哪个档次,如果维持不了日常,天天为钱发愁,那当然谈不上幸福感。

如果工资水平中等,不为琐碎发愁,那当然就会有幸福感。

如果你工资高,除了正常开销,你还可以有更多选择,你的幸福感就会更强。


卉姐的小时光


大家好,我是文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幸福感再来谈经济

用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来证明,金钱事实上是幸福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健康才是幸福感的充分必要条件,纵观这次疫情的影响,有多少家财万贯的家庭面临妻离子散,在他们面临那一切时,他们都希望全家人是健健康康的,哪怕无所谓清贫

当人类的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人类可以牺牲一切的东西去逃命

再者,金钱跟幸福感关系并不大,就算抛开健康来谈,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幸福感呢?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爸妈在家种田,我们有空就去帮忙,农闲时节大家都有时间坐在一起玩,做当地小吃,那时候我们活着很辛福,那是发至内心的幸福感。那种幸福用金钱是买不来的。

虽然现在有能力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总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快乐,家人为了生活,为了各自的梦想各奔东西,很少聚在一起

所以说幸福感来源于家人的健康和团聚,金钱真的无所谓多少。有就花多点,没有就少花点,把精力放在自己身边的人身上和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要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那样会活的很累。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世界上所有能让人快乐的事都不需要用金钱来买,比如:琴棋书画

所以幸福感还得来源于❤️,.💰的满足只是短暂的

用心去生活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文子子


我觉得至少要占一半的关系吧,在我的生活中是这样。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没有道理的。工资水平高了,才能负担起日常的开销啊。

我们正常人的生活,不都是上班,挣钱,还房贷,养孩子。工资低了,房贷一还,兜里干干净净,就算不还房贷吧,租房子也要租金的啊。然后孩子的尿不湿,奶粉,哪样不要钱。如果你今天刚刚拿到工资,还完房贷,发现给孩子买奶粉还差几百块,家里米没了,水电费该交了,车子要加油了……而工资花完了,你说你能感到幸福吗?


当然工资高,也不代表就一定幸福。可能男人有钱就变坏,找小三什么的。或者因为有钱脾气大,天天吵架等等。婆媳关系不和谐啥的,都是生活不幸福的因素。

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能解决大部分烦恼,还有部分烦恼解决不了,你也有底气潇洒的走开。


哆哆哆啦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以下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提问者。

我就分两个时间观念来解答你的问题。

1.2000年之前,那时候的我们生活的圈子其实不会很大,老百姓之间思想还是很传统。而且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几十几百块,大家平时都差不多。没有那么多的额外消费,只要家里人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那时候的人心里想着有份稳定的工作好好上班。胆子大的人就出门闯荡在外做生意。基本上不会因为工资的多少来衡量幸福感。

2.2000年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变化逐渐的体现出来。尤其是近几年,脚步是越来越快。凡是在城市工作的人,在外见过世面的人,攀比现象越来越多。工资不高,但形象不低。透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是人性的变化,你阻挡不了。工资高的人生活会相对不用那么紧张,物价的飞涨不得不让工资低的人变得越来越被社会淘汰。你融入不到你想要的圈子内,及时你的爱人,你的亲人不在乎,可你的朋友,你的亲戚在炫耀的时候,或多或少你的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现在这个社会,如果说你不在乎钱,我是不信的。有能力拿10000的工资,你不会一直拿5000。所以说工资水平和人的幸福感在我看来,是有关系的,占到70%左右,没有好的工资保障你拿什么去维持幸福?

关注我,我是情感砖家大王。




情感砖家大王


首先,什么是幸福感?我个人的理解幸福感是一种心态的满足。

以前写作文什么是幸福,答案很多,比如看到早晨的骄阳,路边的鲜花,每个人脸上的微笑,零花钱又刚好够买喜欢的零食玩具等等…

以上我总结出来的幸福感就是当你期望的某件事或东西得到时以及那过程中的那种心态上的满足。

而工资水平它通常是体现在个人的能力上,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对于我的观点做了以下的图表,以方便大家阅读理解。

当期望值大于能力值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满足的心理表现。相反,即适当的调低期望值小于能力值或让能力值大于期望值。

最后猪大人祝大家心想事成,健康快乐!



奔跑吧猪大人


幸福?什么是幸福,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因人而异。父母的疼爱与陪伴,或三五个知心朋友促膝而谈等等……但我认为物质与金钱在幸福里起到重要作用,当一个人挣得钱足够生活时人们才有精力与能力去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更浪漫温馨的体验。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你的钱根本不能满足生活基本的保障时,你们都在为了生活而疲于奔波,焦头烂额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精力,金钱,给你爱的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只会为了生活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挣得钱越多,他有更多的能力和精力给别人带来幸福,也不是说收入低的人不会,只是收入高的人更容易,带来的幸福感更高些。


YG鱼乐


我觉得关系不大。

刚工作那会,工资是100多元,虽然赚的少,可我很快乐,因为我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我终于长大了,能为父母减轻负担了,可见我的快乐和工资水平是没关系的。

结婚时,什么也没有,婚床还是单位给我的单人床,电视📺还是结婚一年后买的,更不用说冰箱、摩托等奢侈品了,可我很快乐,因为我终于和我爱的人在一起了,只要相爱,在一起喝凉水也甘甜。可见我的快乐和工资水平是没关系的。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虽然工资提高了不少,可我也没觉得快乐更多。

所以,我觉得快乐与钱💰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与心态有关系,心态好了,心情就好了,就是再没有钱,也能找出生活的乐子,反之你看看有很多有钱人也并不见得就很快乐。钱是赚不完的!



李晨曦中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生活除了挣钱维持就是生活还是挣钱让自己变的更好。所以说工资水平和人的幸福感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很重要。当然除了钱之外幸福感还与其他的事情比如健康等等息息相关。

第一,如果你的工资水平一般刚够维持你的生计,你的家庭没有负债,那可以说是小康了,虽然工资不多但不至于压力太大偶尔可以小花一下但整体而言幸福感还是有的,你不至于每天为了钱发愁。

第二,如果你的工资一般有欠债,家庭花销大,那么你肯定每天很累,每天家人都打不起精神你觉得还有啥幸福感可言。

第三,如果你的工资水平较高,除了开销还有多余的钱去看干其他的事,家庭也会和谐很多,不必为了钱去愁眉不展,解决很多事,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可以用钱可以去解决的。

第四,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再好的感情也会在财米油盐中耗尽,无尽的争吵和心累,时间久了哪有幸福感可言,所以感情也是在金钱的基础上。

第五,这个社会很现实,有钱你就有说话的权利,哪怕你失恋了你还有钱。

第六,有钱,但你的家庭不和谐,你的身体不健康你的幸福感也会不高的,所以说还是有钱是能提升幸福感但不是绝对的。有些人特别有钱但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