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審視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古代奢華馬車


在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楚漢戰爭之際,汝陰侯滕公夏侯嬰其才能遠遠比不上韓信、張良等人。哪怕是隻留下“一諾千金”美譽而其他事蹟不詳的季布,也比夏侯嬰的知名度要高。

夏侯嬰本來是沛縣縣衙裡一個趕馬車的人,按照現在的說法只不過是在縣裡開車的司機,然而,從社會底層成長起來的夏侯嬰,卻能獨具慧眼發現刑場上的韓信是一個人才,說服劉邦赦免曾經恨的要命的季布,就憑兩件事便可一窺滕公的格局。

什麼才是大格局呢?與地位、身份和財富多少無關,與做人做事密切相關。夏侯嬰一介車伕,出身草莽,其格局大小早在未發跡之前就體現出來了。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鴻門宴傳奇中的夏侯嬰


朋友相交重情重義,不燒冷灶不攀高枝

劉邦落魄時候,參加呂公的壽宴,當時縣裡的名流都來捧場,根據禮金多少安排座位。劉邦故意說賀萬錢,蕭何等人對呂公說劉邦好說大話,只是來騙吃騙喝的。但老爺子善於相面,發現劉邦是一個潛力股,看破不說破,不僅讓劉邦上座,最後還把女兒呂雉許配給他,這就是後來的呂后。

夏侯嬰沒有呂公相面的能力,和劉邦的交往純屬意氣相投。夏侯嬰經常駕車送走來往縣裡的使者之後,只要經過沛縣泗水亭都會找劉邦,兩個人一聊就聊到日頭偏西。有一次,劉邦開玩笑不小心把夏侯嬰給打傷了,被人告發。劉邦身為亭長傷人知法犯法要被治重罪。但劉邦不承認故意傷人,夏侯嬰也為他作證。但是不久之後,案情出現反覆,劉邦被判了一年多的監禁,還捱了一頓板子,但最終還是因為夏侯嬰的證詞讓劉邦免除了更嚴重的罪名。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讓隆科多去燒十三爺的冷灶,以此在政治鬥爭中讓家族立於不敗之地。但是,此時的夏侯嬰沒有這樣的花花腸子,他只是遵從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劉邦交往並非是為了將來投資做鋪墊,只是覺得劉邦這人不錯,值得交往,僅此而已。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楚漢傳奇中的劉邦


沒有一技之長,即便跟對了人也難以富貴

劉邦反秦之後,夏侯嬰在戰爭中憑藉著高超的駕駛技術,衝鋒在前,戰功卓著,不斷受到劉邦的封賞。《史記》上記載夏侯嬰的功績四次用到

“以兵車趣攻戰疾”,先後參與攻打濟陽、東阿、濮陽、開封、南陽、藍田、芷陽等地的戰鬥,一直跟隨劉邦攻入咸陽。

依靠著劉邦這棵大樹,夏侯嬰步步高昇,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選對了一個擁有光明前途的平臺。這一切都和夏侯嬰做車伕時,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有關係。即便是沒有遇到劉邦,沒有機會馳騁在反秦戰爭的戰場上,夏侯嬰也是一個技能精湛的好車伕。

按現在說法,能在縣裡當司機,後來還成為候補的縣政府試用工作人員,足以讓家人在縣裡趾高氣揚一番了。因此,如果夏侯嬰是一個每天得過且過的人,駕車技術馬馬虎虎,哪怕跟對了人,獲得了重用,也未必能幹的長久,或許因為車技不精早在戰爭中掛掉了。正因為夏侯嬰有這樣的覺悟和能力,才會不斷地獲得高升。攻佔沛縣第一天,就賞賜夏侯嬰七大夫的爵位,勸降泗水郡監守將之後,授封五大夫爵位,在隨後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先後賜爵執帛、執珪,加封為滕公,滅秦之後又被封爵列侯,號昭平侯。因此,看一個人的格局高低一定離不開個人具有的能力,或者說是否願意為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付出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有一技之長。人們常說,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就是這個道理。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先秦車戰


憑良知做事,同樣體現著一個人的格局和胸懷。

在彭城之戰中,項羽以少勝多擊潰劉邦大軍,並且緊追不捨。當時夏侯嬰駕著馬車帶著劉邦一路狂奔,在路上遇到呂后和劉邦的一對兒女,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夏侯嬰趕緊把他們接上車。劉邦為了能儘快甩掉項羽的追擊,減輕馬車的重量,在逃跑的路上幾次三番地把兒子和女兒推下車。每次都是夏侯嬰把孩子抱上車坐穩抓牢之後,再加速奔馳。劉邦大怒,每次都說將來一定要把夏侯嬰殺掉。後來,漢惠帝即位後,呂后母子非常感謝當年夏侯嬰的救命之恩,就把靠近皇宮的一座上等宅院賞賜給他,並取名為“近我”,來表達對夏侯嬰的尊崇。

當時,面對後有追兵前途未卜的形勢,夏侯嬰的首要任務是保障領導劉邦的安危,如果放任劉邦丟掉兩個孩子不管,也無可厚非。夏侯嬰這麼做也並非為自己將來考慮,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良知。

能否致良知,同樣也影響著一個人的格局。比如一個人能力很強,但經常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即便是自己能得善終也會貽害子孫。按照司馬光的觀點這就是有才無德的人,是屬於小人的。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西楚霸王中的季布


手握生殺處事穩重,一言救人甘趟渾水

夏侯嬰雖然出身草莽,但是掌握權力之後做事依然老成持重,並因此救了韓信一命。當時,韓信在項羽陣營中不受重用而投靠劉邦,後來因倉庫管理不善受到牽連,包括韓信在內的十四個人被判處死刑。韓信即將被斬首之際,忍不住大呼,漢王難道不想平定天下嗎,為何要殺掉壯士呢。作為監斬官的夏侯嬰完全可以不理會一個囚徒的垂死掙扎,但夏侯嬰突然覺得韓信這個人很不同尋常,當即將韓信釋放,還推薦給劉邦。如果當初沒有這一念之間,就不會有後來韓信在戰場上的所向無敵,最終也會影響到楚漢戰爭的走向。

漢朝建立之後,項羽手下的將領季布被劉邦全國通緝,後來藏匿季布的朱家找到夏侯嬰,希望能夠勸說劉邦收回成命。當時,劉邦下令敢於藏匿季布的滅三族,朱家為何去找夏侯嬰說情?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朱家冒著滅族的危險找到夏侯嬰,從心底認為他是值得信任和託付大事的人。夏侯嬰敢於逆龍鱗勸說劉邦,心甘情願趟渾水不怕引火燒身,並且最後還能成功說服劉邦,彰顯了夏侯的擔當和氣度以及大局觀,因為赦免季布能顯示劉邦的胸懷,又能為漢朝收攏人才,一舉多得。而不救季布,對夏侯嬰個人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劉邦車伕夏侯嬰,草根也能有大格局

川漢傳奇中的韓信


歷史上很多人一旦大權在握便為所欲為,轉眼之間成敗轉頭成空,比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攻入帝都之後便迅速墮落。就是身邊的一些突然暴富起來的普通人,很多不也是開始過上了紙迷金醉的生活,幾年時間便將錢財敗光?對比這個車伕出身的夏侯嬰,高下立判。


-----------------------------------------

不獵奇,不跟風,用心思考,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今天的共鳴。

覺得不錯,就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