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與衰老的根源(營養與疾病)

營養與健康人是靠吃食物吸取營養生存,要靠營養來修復細胞,保證身體的健康,營養是保持身體新陳代謝、細胞生長的必需品,要有營養身體才能生長活動。可人們常說:“吃五穀生百病”,朋友,不知您是否想過為何會“吃五穀生百病”?

其實所有的“百病”,除去侵入性疾病(即感染性,為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寄生蟲入侵機體而導致的疾病)以及遺傳性疾病而外的所有疾病,均與自由基對人體的攻擊(被氧化)以及體內的某一種營養素多一點或少一點有關。因為健康是各營養素在體內的平衡,失去了平衡人體即出現疾病。人體衰老的過程亦是營養素流失和被氧化的過程.

目前由於食物(能量)攝入過多而導致體內脂肪集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加的群體越來越多。由於體重的過度增加引起人體病理、生理改變,從而致內分泌代謝紊亂,誘發糖尿病、脂肪肝、痛風、膽石症、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反流性食管炎等。

被醫學界稱為“無聲的殺手”, 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的心腦血管疾病,除了能量攝入過多的同時,還有脂肪、膽固醇食入過多,更是與營養密切相關;高血壓還與長期攝入過多鹽,低鈣低鉀低蛋白質飲食,吸菸飲酒有關。

痛風除了肥胖這一誘因外,與攝入含嘌呤高的食物有關。

最常見的胃炎、消化性潰瘍則與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

痙攣性便秘與吸菸、使用瀉藥、飲用濃茶、咖啡和酒、過多攝入粗糙食物和強烈調味品有關;遲緩性便秘則與飲食中長期缺乏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或因進食少、缺乏適量脂肪、飲水不足有關。

膽紅素結石(泥沙型)與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膳食有關;膽固醇結石則與高脂肪高蛋白質膳食有關。

致命的胰腺炎由於暴飲暴食使短時間內大量食糜進入十二指腸,刺激乳頭水腫,Oddi括約肌痙攣,引起大量胰液分泌所致。

支氣管炎與熱能、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不足有關;哮喘與致敏食物有關。

缺鐵性貧血與食物質量差,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蛋白質、維生素C攝入不足有關;巨幼細胞性貧血與長期素食或蔬菜和動物性食物攝入不足致體內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有關。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均與碘的攝入量有關。

發生率和死亡率均呈明顯上升趨勢的惡性腫瘤更無不與膳食有關。

看似與膳食無關的感染性疾病仍然與營養有關,營養決定了你的免疫力,免疫力決定你是否會被感染。

所有疾病的康復更是離不開合理的營養,適當的飲食、合理的營養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可以輔助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所以朋友,請你一定不要說:人活著,想吃什麼都要受到限制,還有什麼意思?而是要想到:人活著,失去了健康,還有什麼意義?對嗎?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