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春日之虎


一朵花不論如何豔麗動人,她的魅力和影響都是有限的,不能代表整個春天。只有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欣欣向榮,萬物勃發,美麗誘人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同樣,一個人不論多麼優秀,也不能創造一個時代,只有人民才能創造歷史。

人類歷史上有過無數個“春天”,如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代,在這個時代,文化燦爛,人才輩出,各學說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既互相爭論,又互相學習,使我國進入了第一個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特別是儒家思想,滲入了中國人勞動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國人的品質和性格。

又如歐洲16世紀開始的的“文藝復興”運動,它從意大利開始,一直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其影響力在藝術,建築,哲學,文學,音樂,科學技術,政治,宗教等方面都得到了體現。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在研究中採用了人本主義的方法,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宣揚個性解放,並在藝術中尋找現實主義和人類情感。這個時期整個歐洲大陸群星薈萃,思潮氾濫,出現了以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德西德里烏斯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師和學者,使歐洲人掙脫了中世紀的枷鎖,走上了近代騰飛之路。

“群星”創造了時代,時代孕育了“群星”,歷史就是在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下,在眾人齊心協力的推動下滾滾向前。個人力量是弱小的,但千萬人團結起來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就如同無數涓涓細流匯成了洶湧澎湃的江河,摧枯拉朽,排除千險,勇往直前。

經過中國人民一百多年的艱苦奮鬥,飽受苦難苦難的中華民族終於在七十年前站了起來,並迎來了今天偉大的復興。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我們不論在哪一方面都人才濟濟,名家如雲,出現了像錢學森,華羅庚,楊利偉,終南山,屠呦呦,袁隆平等等傑出人物。他們是民族的精英,群策群力,眾志成城,帶領古老的中華民族繼續昂揚奮進,讓激越的春雷在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持續鳴響。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就是一朵小花,14億朵花就匯成了花海,共同編織二十一世紀神州大地無比燦爛的春天!


綠葉小杏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記錄,是出現在明代《增廣賢文》中。其講述的意思:一枝單獨開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來,只有百花競豔才是人間春色。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獨木難成林。

此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博鰲亞洲論壇的演講等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曾引用過這句古語,旨在強調國家間開放合作的重要性。經典的語句一再提及,其中蘊含的求同存異的態度、包容普惠的精神一直不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國應該堅持包容普惠,推動各國共同發展。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


隔壁LW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閒談,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個花園裡只有一株花是開著的,並不能證明春天已經到來,只有所有的花都開滿了園子,才能說明已經到了真正的春天。

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在短時間內一個人或許可以取得快速的進步,但是長期來看,只有一個集體才能發揮巨大的能量和作用,從而產生巨大的成效。

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流水線就是一個將集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的生產模式,比如說在傳統的社會中,一個人要生產一枚繡花針,可能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但是在現代流水線中,每個人各司其職,成為整個流水線的一部分,生產一枚繡花針,平均可能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這就是集體的力量。

只有在一個好的集體中,個人才能發揮更好的力量,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和表現

就像我們經常唱的一首歌: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我們每個人都是群居動物,都身處於一個集體中,只有我們所處的這個集體,是一個好的集體,才能給給我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能夠讓我們發展和進步。

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要將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前,要保護集體的榮譽,維護集體的利益,從而才能給我們自己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海海文化閒談


現在正值春天,相信很多人已經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了。在我們的記憶與中,春天就應該是一幅曼妙的畫卷,比如,萬物復甦,枝頭掛滿了嫩綠的芽兒,紅的,黃的…各種顏色的花朵都爭相綻放。一片繁榮的景象,給人希望,給人無限遐想。

因為此次疫情影響,我在家待了近兩個月,我也會在家感受春天的變化,由於我們家處於半高山,春天似乎來得比朋友圈晚了些,朋友都在曬成片花海的時候我還只找到了零星幾株蒲公英,放眼望去的確還是些許蕭條的季節。給人感覺自然也是雖然溫度到了,但春天還在路上的感覺。所以,就只單純看看風景,一花獨放給人驚喜,欣喜春天馬上就要到來,待到百花齊放時我們便可盡情享受滿園春色帶來的美麗與希望了。

其實理解這句話除了從所見所想直接表達我們的情感以外,現在更多引申為我們對文化的包容與促進,以及各種不同類型人或事的彼此接納與理解,因此創造出更美好的環境與更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這個社會,包羅萬象,可以說,任何人都是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各國各地區之間的各種各種文化表現都有差異和融合,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句話還相當賦有歷史使命,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使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鑑與融合,實現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促進文化創新與發展。這句詩所賦予的意義便再也不侷限於關於春色的討論了。

所以說,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從對詩句本體的理解上升到文化層面乃至其他方方面面關於“異”與“同”的包容性,大到我們的社會,小到我們個體的生活,我們都會感到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輕鬆愉快。




隨想日記


這句話的意思不需要再多做解釋,看圖即可對比出來,都說春天是萬物復甦,博覽眾生,故而一花不能代表春之美麗與特點。

首先,這句話細細品讀就會發現作者的不一般,放在任何時代各個角度都讓人為之嘆然,受益匪淺,為何如此說,我們結合時事來分析。

很可惜這句話的作者無處尋找,但是從此幾句話看出此人的格局和看問題的長遠,這也是現在需要我們去關注和反思的,面對情勢變化,你是否能夠沉下心往後看?能否從“一花獨放”等到“百花齊放”,這都體現一個人的格局。

拿這次疫情來說,當情勢有一點好轉,部分人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想摘下口罩出去逛逛吃吃。是的,我們都知道春天肯定會如期到來,但是,在那之前,不要被一點點風吹草動而驚擾,靜待花開,靜候陽光明媚,萬物甦醒。

當然,對待外界尚且如此,對待自己的人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也富含哲理,試想有多少人跌倒在第一次花開的欣喜若狂中,有多少人因為一點甜頭,一絲美好就洋洋自得,最終錯失整個春天。

枯木逢春是最令人感動的,而等到百花齊放相信你會更加淚流滿面,因為你沒有因一花獨放而驕傲,而轉身離去,你對人生的堅持,是百花齊放的最好養料。

自然,我們不禁是與自己生活,在這個社會,合作越來越重要,所以這句話還告訴我們一枝獨秀有時無法帶來一個季節的影響力,但是結合百花的力量,或許真的可以成就一番傳奇,融化冰川,春暖花開,而那個時候,你不但不孤單,而且很美麗。

也許只是一句話,但也許卻是打開心靈的鑰匙🔑


柒味


我是書閱,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

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開放春滿園”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一朵花開放並不意味著春天的來臨,只有百花齊放春天的號角才會吹響。

第一種層面的理解是告訴大家要團結合作,不能個幹個的,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例如中國足球只有武磊一個名將是不夠的,只有整個球隊的實力上來了才有可能衝進世界盃。

第二層面的理解是要想成功必須得順勢而為,時機不到,即使再怎樣努力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有的花即使先開放了,時候不到,春天也不會來。


書閱


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一朵鮮花扮不出美麗的春天,而只有百花盛開,才能彰顯春天的魅力。

引申為:一個人的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倒海”。

寓意: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將自己的力量匯入生活,融入社會,積極地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藍天無垠666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不僅僅是告訴人們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春天?一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齊放盛開滿園時,才是春天的真正到來。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網絡圖片)

但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還有更重要的含義:傳遞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理念。一朵花再美也是一枝獨放,而百花齊放才是滿園春色。從這句話中,引申出許多很現實很有價值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一個人成功不是成功,團結眾人一起人成功才是成功!

二、一個人富不是富,團結大家一起富才是富!

三、一個團體成功不是成功,與其他團隊團結在一起成功才是成功。

四、一個國家富強了不是富強,與世界各國團結在一起富強才是富強。

一花獨放(網絡圖片)

以上這些理念,已經被我們中國人所接受並實施。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引用過這句話“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說:“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他還指出:“世界各國聯繫緊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講話,足以代表中國人講出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此,習近平總書記還解讀說:“中國的發展與強大,對其他國家來說不是威脅,而是機遇。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將繼續給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中國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不僅將為全球經濟發展減負,更帶來寶貴經驗。中國實施“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將減輕這個資源日益匱缺的擁擠星球的壓力……”我們聽聽習主席講的這些話,講的多麼有道理啊!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合情合理又胸懷大志。這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做人做事的高尚理念。

百花齊放春滿園(網絡圖片)

總之,“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給我們講明瞭一個道理: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體或一個國家,自己再怎麼成功富強,都要融進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大家庭裡,否則,那只是一花獨放,不會引起眾人關注。只有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國家團結在一起,互幫互助,共同發展,才能共同富裕強大,幸福快樂地生活。


言者青青


這是一幅春之圖。

從圖裡的字句中,我們每一個都會明白春天的故事,最看重的就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何為“百花齊放春滿園”?

百花:泛指各種花卉。齊放:同時開花。

百花齊放,是成語,它說明各種各樣的花卉大都在春天裡陸續開放,讓春天更加繁華似景,讓人們更加留戀忘返。

這就是春之氣襲、春天的特色,一幅充滿著希望和勃勃生機的盎然景象。到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人神往。

一座花園,一棵樹開花,雖獨特很優美,但它形成不了一個勢,營造不出一種境界。而當百花都接序開放時,整個花園才春意隆隆,一片繁榮景象。這就是“百花齊放春滿園”。

何為“一花獨放不是春”?

曾幾何時“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事實上冬剛去而開的梅花就是春天的第一位使者。但“梅花香自苦寒來”,所以說它“

一花獨放不是春”。

何為春天?春天有它的故事,更有它的內容,那就是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的季節。

梅先開了,因為它有耐寒之品性,雖然先探春一步,但不足以有引領百花齊放的本能。說是梅開二度,畢竟還是春寒料峭、水涼山蒼,成就不了氣候,也達不到百花齊放的條件。

故此,梅花,這個第一位的春花使者,只能獨放,不能代表一個完美而盡意的春天。

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首先,明確觀點。

百花齊放”的近義詞是“萬紫千紅”,然而它的反義詞就是“一花獨放”。所以說,這兩句話是對立統一的姐妹篇,“一花獨放”肯定“不是春”,也滿不了園,但當其它的花都開了時,既滿園芳菲,也春天故里。

其次,明確內含。

一花獨放不是春”,比喻一個人或一個地區的先進並不是人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就好比一花獨秀不能層林盡染。只有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然後帶動整個社會人的全體富裕,才是“百花齊放滿園春”。

再之,明確實義。

這兩句話是格言,它出自明、清兩代人編寫、增補的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古今賢文》中:“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現代的人們往往是將其形象性借喻,多指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成文風格上的自由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繁榮了文化事業,讓更多更好的文學藝術作品得以呈現,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文化生活的要求。這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的春天。

總之,清代李汝珍《鏡花緣》中是這樣說的:“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看來,真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杜象應


意思是說:只有一支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到來,只有百花齊放了,滿園都是盛開的鮮花這才是春天。

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巴黎)就曾經引用過這句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