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動物可以稱為“萬毒之祖”?有何依據?

容縣啊妙工作室


對於這個“萬毒之祖”如何理解?在武俠小說裡面,敢以“祖”為號的,要麼是一派宗師,要麼是頂尖高手,所以這個“萬毒之祖”可以理解為最早的有毒動物和毒性最強的動物。

最早的有毒動物

最早的有毒動物是牙形蟲,外形類似海鰻,但只有5釐米長,出現在約5億年前,約在2億年前滅絕,它的牙齒比人類的頭髮絲還細,卻是最鋒利的牙齒之一。將它的牙齒和已滅絕的和現存的有毒動物進行對比發現,它用來釋放毒液的是一種類似溝槽的結構,毒素是一種類似河豚毒素一般的神經毒素。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滅絕2億年的東西,是這麼知道它有毒的呢?

牙形蟲擁有特殊的牙形刺,古生物學家仔細研究這種牙形刺,並將其與滅絕和現存的有毒的五的牙齒進行對比,得出牙形蟲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毒動物的猜測,並利用更多的化石對這種猜測加以證實。

毒性最強的動物

關於誰是最毒動物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候選者主要有三個——內陸太攀蛇、箭毒蛙、箱型水母。

內陸太攀蛇是目前公認的最毒蛇,至於很多人認為海蛇更毒,那是之前論文搞錯了,把貝爾徹海蛇弄成了最毒蛇,但後來證實它的毒性比不上內陸太攀蛇。通過LD50測試得出內陸太攀蛇的毒性為毒蛇之最,鉤鼻海蛇排第五。另外,黃腹海蛇、杜氏劍尾海蛇、棘眥海蛇、橄欖海蛇的LD50值都很低(LD50越小,毒性越強),綜合來看還是內陸太攀蛇還是最毒的蛇。


但在現存最毒動物的選拔上面,箱水母和黃金箭毒蛙呼聲更高,目前來看,是黃金箭毒蛙奪魁了。

單論對小白鼠的皮下注射LD50值。

內陸太攀蛇是0.025mg/kg,極端0.014mg/kg。

黃金箭毒蛙最低致死量0.002mg/kg,比河豚毒素強五倍以上,河豚毒素提純之後皮下注射LD50值為0.0125mg/kg。但黃金箭毒蛙毒素當中的某種物質提純之後最低致死量只需0.00001-0.00002mg/kg,甩開其他有毒動物一大截。
箭毒蛙通過進食某些昆蟲積累毒素,毒素散佈在皮膚上,相當於“護體毒藥”,敢打它主意的動物會付出死亡的代價。黃金箭毒蛙的毒素尤為猛烈,拿手去觸碰就有中毒的可能,但圈養的箭毒蛙毒性會小很多。


百科千尋君


印度尼西亞的斯摩格巨蜥。這種動物汙穢至極,奇臭無比;牠的“強力武器”不是毒液,而是病菌;善攻擊獵物,而且自信滿滿。這種動物體長達6米,奔跑速度極快。被牠撕咬的獵物,甚至野牛無一生還。該動物向鬼魅一樣,潛伏於草叢之中,一野牛路過,該動物張開鱷魚般巨牙,齷齪無比的吐信,突然閃電式攻擊咬中;野牛驚慌逃遁。該動物順著氣味,悠悠哉哉的跟蹤……被撕咬的野牛,其傷口沾滿了該動物牙齒、吐信幾百種病菌,迅速通過血液感染、繁衍、擴散,倒下;該動物怡然自得的體驗“大餐”。這就是萬毒之王,斯摩格巨蜥。


覺醒207580216


很多動物都進化成了有毒動物,方便捕食,如蛇,蠍子等。

也有一些動物攜帶大量病毒,例如蝙蝠、老鼠等。

可是他們都不配稱為“祖”

--------------------------------------------------------

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早的有毒動物是牙形蟲。




近期古生物學家認為牙形蟲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毒動物。它類似於鰻魚,這種無顎海洋脊椎動物生活在5億年前,它們在大約2億年前滅絕。牙形蟲與其他滅絕和現存有毒物種的牙齒化石進行對比,古生物學家仔細地研究了它釋放毒液的類似溝槽結構,這是一種像河豚毒素一樣的特殊神經毒素。具有類似河豚毒素的動物還包括:箭蟲、吹氣魚、翻車魚、藍環章魚、粗皮蠑螈、箭豬和扳機魚。


太陽系旅行助手


個人認為萬毒之王應屬毒蛇與毒蠍子。

我們常比喻某壞人比喻毒蛇與毒蠍,可見它們的毒素是何等可怕!謝謝!





常流水4


隨著疫情出現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的心絃也是逐漸緊繃了起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專家也是似乎逐漸的找到了病毒的來源。根據最新的消息稱,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身上所攜帶的某種病毒相似度高達96%。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一出自然是引起了全網的熱烈反響。不少網友表示,蝙蝠和蚊子蒼蠅老鼠一樣都是禍害,理應早點滅絕!對於這類能夠攜帶病菌且已經對人類造成過較大威脅的物種,人類如此的反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請仔細想一下,此次發生瘟疫的原因,似乎不是蝙蝠主動尋找人類進行傳染的,而是人類自己自討苦吃,冒險吃野味造成的。原因雖然主要還是在人類自己身上,但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菌,單從數量和質量而言,還是十分可怕的。據悉,那些讓人們心有餘悸的病毒,譬如埃博拉、非典以及狂犬病毒等影響範圍巨大,死亡率極高的病毒,無一例外的都出曾現在蝙蝠身上。可能很多小夥伴就會問了,為什麼蝙蝠能夠攜帶如此多的病菌,而自己卻沒有什麼問題呢?究其原因,還是要回到蝙蝠本身。蝙蝠作為唯一一種具有長時間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它們的身體由於需要維持飛行的能量所需,導致體溫較一般的哺乳動物要高,在40度左右。別看和人類正常體溫只有三四度的差距,這足以讓不少的病毒難以長時間的生存下去,而這也導致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菌,都是經過篩選進化後的留下來的,產生的後果不言而喻。而較高體溫所帶來的好處便是能夠較好的刺激身體的免疫功能,從而使得蝙蝠能夠全天候抵禦外來病毒的侵擾。其實歸根結底,蝙蝠本身雖然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但其實壓根就傳染不到人身上,而讓蝙蝠真正成為“萬毒始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要歸結於人類自身對於野味的“不懈努力”。所以說,人類的慾望,才是真正可怕的東西。


我的電影Film


世界上關於蜘蛛將人致死的案例也比較少。而關於在所有關於蜘蛛將人毒死的案例之中,巴西周遊蜘蛛是最多的。在近三十年之內,巴西周遊蜘蛛曾先後導致十多人喪身。說它是萬蛛之王可一點都不過。

世界上最具毒性的蜘蛛,被稱作萬毒之王

說蜘蛛的毒液比不上毒蛇,並不是說蜘蛛的毒液本身比蛇的毒液弱,而是說蜘蛛單次開釋的毒液量比不上毒蛇。以這種巴西周遊蜘蛛為例,它一次所能開釋的毒液僅為1.5毫克左右,根本無法與毒蛇單次開釋的毒液量相比。但即便是這1.5毫克的毒液,也可以一次性殺死兩百多隻老鼠。





雙雙雙影視


其實我的理解是最毒莫過婦人心,古有“大郎吃藥”。當今社會的例子多如牛毛,可能發生在大家身邊的就舉不勝數。很多女人出軌後,弒殺丈夫,拋棄孩子的多之又多。都說虎毒不食子,可見婦人之心。所以說什麼蛇啊,蠍啊,都只是本身的毒,都只是防禦捕食的工具,對親人不會有傷害。所以說誰最毒,大家可想而知了。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五家磅


還有什麼比蝙蝠更毒嗎?


景行今天也要加油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非洲原始森林中的樹蛙可稱得上萬毒之祖,它不大,身上的毒液可毒死五頭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