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控制水资源“三条红线”为抓手,紧紧围绕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及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内容,不断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一是制定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二是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朝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及《朝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市政府绩效考核、“大禹杯”竞赛考核,将“用水总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等指标纳入了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考核内容,将“城市供水管网降损”指标下达给供水企业,实行节点考核,并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及供水企业考核目标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了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效果,水资源管理初见成效。据统计,2019年,全市用水总量为4.5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50.3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6.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1.8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8.3%,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由年初的15.75%下降到14.9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34,比2015年提高了18.1%。自2014年全省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以来,我市均获得优秀等级。

狠抓载体建设,加快节水工作步伐。一是全力以赴创建节水达标县。按照水利部部署,北票市、凌源市列入了全省首批“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建设行列。克服人力财力不足、群众对节水认知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两市节水达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水利部公告:北票市、凌源市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全省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二是持之以恒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2015年以来,我市市本级共开展了四批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单位工作,已有206家机关事业单位达到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标准,创建率达到68.7%,年节水量约21万立方米。三是培育扶持企业争创节水单位。五年来,我市有4家单位荣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21家、省级节水型事业单位12家、节水型小区4个。四是严格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市水务局与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朝阳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市、县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通过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全市用水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强化基础工作,提升行业管理能力。一是强化监控体系建设。结合水利部实施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我市健全完善了市、县两级水资源远程监控体系建设,实现了7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和46家重点取水户水量远程在线监测,为准确预测、科学决策、规费征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水资源前期工作。我市先后编制完成了《朝阳市水资源供需与开发利用(2015-2025年规划)》《朝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十三五规划》《朝阳市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同时,开展了《朝阳市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问题研究》,2018年获得朝阳市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一等奖。目前,我市正在实施“朝阳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