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弦”繃緊,決戰奔小康

<table> 抗疫“弦”繃緊,決戰奔小康

韶瑞重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檢查作業。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table>

“白天敲門,晚上亮燈”,“第一書記”牽頭織密基層防疫網;“大企幫小企”在行動,共克時艱共發展;春耕春種不誤時,決勝決戰奔小康……

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武江區委、區政府慎終如始,繼續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帶領全區幹部職工把既定任務落實下去,把延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做到防疫不松、復工不誤、扶貧不落,爭取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

戰疫,步履不停;戰貧,奮鬥不止。疫情防控松不得,脫貧攻堅等不得,全面小康慢不得。武江全區上下正以背水一戰的使命感、兵臨城下的緊迫感、軍令如山的責任感,以全區黨員幹部“辛苦指數”換取全區“經濟指數”、百姓“幸福指數”,全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在繃緊抗擊疫情這根“弦”的同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闊步向前,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唐音 楊長虹 陳勵 謝燾

網格行動“六個一”戰疫堡壘築得牢

1月底,黨員林小夏從武江區委編辦下沉到社區網格,做了“第一書記”,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黨員網格員逐棟逐戶開展“敲門行動”和“亮燈行動”。她說,一個多月來,網格堅持早晚一例會,先後針對復工返程人員增多、重點關注地區變化等各種新情況,開展了多輪排查和分析,下一步,無物業和老舊小區管家的功能可以進一步挖掘。

“第一書記”牽頭是韶關市中心城區武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大抓手。對於常住人口約32萬,有8.1萬流動人口的武江來說,做細做實做嚴防疫不是易事。因此才有了“一個網格一個支部,一個社區一張拼圖,一個關卡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小組早晚一會商,一個薄弱社區一個幫扶”這“六個一”網格化防控體系。

以武江35個村(社區)的黨支部為網格單元,任命區直2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和13名鎮(街)班子成員為社區(城中村)網格“第一書記”,帶領市區、區直部門和社區幹部聯防聯控。同時,在39個大網格內結合行業、物業、地段等情況,分解織就了218個拼圖式的小網格。

其中,新華街網絡實施“色彩動態管理”防疫方法,建立“色彩網格信息登記臺賬”,做到重點人員精準動態分類防控;惠民街同步實施網格化“線上操作”,以社區為單位制作網上調查問卷,大幅度提高排查工作效率;西聯鎮編制了“群防群治網格圖”,構建起“一網一支部、一路一街長”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西河鎮在城郊村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559名農村黨員積極投身18個一線防疫工作崗位。

有些社區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完成質量較高,而有些社區則不盡如人意。如何減少社區之間的差距,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的總體水平呢?武江採取先進社區與薄弱社區通過“一對一”的形式進行結對幫扶。目前,全區結對幫扶的社區有7對。通過社區之間的幫扶,後進社區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全區的防控工作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同時,武江區防疫指揮部還建立定時會商制度,成立信息分析專班,每天運用公安、衛健、工信的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比對,比對出的信息分發給小網格,輔助指導他們在網格內進行精準補漏,推動整個排查工作覆蓋每個細微角落。

復工復產穩提速各行各業忙碌開

2月中旬,位於武江區的天源重機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已恢復往日的熱鬧,機器的轟鳴聲響成一片,產業工人戴著口罩在設備前認真工作,隨處可見忙生產、趕訂單的場面。

疫情期間,韶關市韶瑞重工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部分訂單交予天源重機有限公司生產,實現產能與訂單等資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幫助大企業完成訂單,另一方面能在疫情期間彌補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不足。”天源重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長城說道,“疫情嚇不退復產的腳步,在穩住訂單數量的情況下,我們的機器加快運轉起來,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為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大中小企業造成的衝擊,武江區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資本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合作模式,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大企幫小企”行動,推動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為轄區企業全面恢復生產創造有利條件,不斷推進區內工業建設以及優化管理,增強本區企業競爭力。

面對訂單交付延誤、用工不能及時到位、防疫物資不足等問題,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武江區一系列“暖企”行動迅速展開:成立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強化企業聯繫服務機制;組建“企業防疫核查工作組”促進企業間防控工作互學互鑑;探索行業合作,支持試點企業實施產業鏈的縱向兼併整合或橫向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多元發展;加強統籌協調力度,大力推廣防疫物資互助平臺;充分挖掘本地勞動力存量,精準匹配勞動力和崗位需求,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多項舉措下,武江區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為企業恢復運轉創造了良好條件。

“大企幫小企”的高效開展、“暖企”政策的積極推行、全區熱火朝天的復工復產景象,是武江經濟韌性的彰顯。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同時,武江上下堅定信心,落實好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隨著復工復產步伐提速,武江正勾勒出一條穩健前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春播春耕正當時脫貧攻堅迎決勝

武江區龍歸鎮水流坪村水稻專業合作社,農用無人機正在田間來回“巡航”,播撒下水稻種子,田間地頭一派農忙景象;

重陽鎮水口村蘭花種植基地的大棚裡,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蘭花分株移植;另一邊,工人們忙著把一盆盆素雅清馨的蘭花裝好車準備運往大灣區的客戶手中。當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農民正走出一條產業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黃金百香果現代農業產業園抓住當前有利時節,科學開展土地平整、搭棚、施肥、育苗等基礎工作。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實現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與銷售、休閒農旅與採摘等全產業鏈的產業化運營。高質量、高效益、高水平的特色農業生產,讓農戶們往“精緻農業”發展的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春播正當時。一顆顆種子,正播撒進武江這片“希望的田野”,奏響美妙的春耕樂章。在抓好春耕生產的同時,武江區各基層幹部統籌抓好脫貧攻堅,繃緊弦提足勁,堅決不讓脫貧攻堅“掉鏈子”。返崗復工,讓勞動力用起來;農資保供,讓田間地頭忙起來;產銷對接,讓“土貨”走起來……

因疫情造成的農產品滯銷難題也深深困擾著農戶、貧困戶,鄉鎮幹部線上線下齊發力,助力滯銷農產品銷售。重陽鎮通過各種線上渠道發佈消息、開設微店、物流帶貨等形式,幫助貧困戶銷售各類農產品;西河鎮主動聯繫各商超,將農戶原本的滯銷蔬菜銷售一空,還與區內企業飯堂達成蔬菜供應長期協議;江灣鎮引入電商渠道加快農產品銷售;龍歸鎮積極聯繫企業達成幫扶助困的意向。

在龍歸鎮山前村,51名黨員幹部投入脫貧攻堅一線,對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幫扶。2019年,山前村大力發展食用桑和番薯兩大產業,由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頭指導貧困戶進行種植及農產品銷售。“當前,90%的貧困勞動力已對接好就業崗位,只有把村民務工安排好,保證貧困戶有穩定的家庭收入,心裡才踏實。”山前村駐村黨建指導員劉萬臣說。

武江區還充分發揮好村組幹部、駐村幹部、掛點幹部這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鑄造的隊伍的作用。全區上下一盤棋,全面排查解決存在短板,組織開展對2019年完成全面退出的全區7個省定貧困村、755戶1788人相對貧困人口開展“回頭看”行動,堅持不懈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