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燕子


母亲和燕子

母亲和燕子

每年春天,我一看到轻灵的小燕子在明媚的蓝天白云下欢快飞舞,我就会想起母亲和燕子的故事。

还是在我童年的时候,俺家盖了新房子。第二年初春就有小燕子进屋在正间的二檩上筑巢了。母亲很高兴,天天都要仰着脸看燕子的巢筑得怎样了。两只燕子开始暖窝,母亲就天天唠叨着算雏燕的“ 生日”。等雏燕开始破壳唧唧叫,母亲又想知道有几只。我和姐姐、小哥也都来了兴致,在母亲忙的时候“替”母亲观察,常常为到底有几只雏燕争吵。有一天,母亲像报告新闻一样对我们说:“有四只小燕儿。”

雏燕天生的讲卫生,从不肯把窝弄脏,就只有朝窝外翘着还没长几根毛的尾巴把屎拉到地上。雏燕的小肚子很不存货。哪个人要是不在意从下面走过,没准身上会凑巧落一点。邻居说该把鸟窝捣掉,母亲说,燕子是“益虫儿”,不能“害性命儿”。

燕子一天到晚捕虫喂孩子,所以母亲出去往往不关门,方便燕子出入。其实门头上有亮窗,窗棂上贴的报纸早被特意撕了,可母亲还是恐怕燕子不知从窗棂间钻过去。

母亲常常担心雏燕会掉下来,燕窝不大,晚上燕妈妈燕爸爸就栖息在房梁上。一天,一只正在拉屎的雏燕被挤了下来,恰巧掉在母亲面前。好在雏燕已经长出满身灰色的羽毛,小翅膀也能呼扇了,没有摔伤。在大燕子回来前,母亲想尽办法也没把雏燕送回窝。一只大燕子回来,母亲忙丢下雏燕躲进里间。大燕子发现孩子在地上的针线笸箩里惊慌地叫,它飞上飞下,也毫无办法,等到另一只大燕子回来,也还是无计可施,进进出出飞个不停叫个不住。母亲原以为两只大燕子会把雏燕叼着抬上去,看这情景,在里间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直到我们放学回到家,母亲就让小哥爬上梁,终于把小燕子送回了窝。

几只雏燕学会飞了,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每天都把屋里弄得到处是灰,飞得累了落到地上飞不上去,母亲就会小心翼翼地用扫帚当梯子,把它们送到梁上让它们再飞回窝。

又一个春天,我家院里来了好几对燕子。大约它们协商了,只留下一对,就住在旧巢里,也许就是去年那一家的成员。过了几天,又有一对个头大一点的、胸脯是红色的燕子来了,母亲说这是“倒燕”。它们不像原来那些燕子把窝筑在脊檩北边,而是在脊檩南边做窝,窝比较大,筑了一半竟然掉下来,只好重做。有一天,趁它们出去了,母亲忙让大哥搬了梯子上去在燕窝下插了两根小木棍,倒燕的窝就不会再掉了。两只倒燕好象知道自己的窝离门口近,把鸟粪叼出去了。母亲说这种倒燕少见,也就特别喜欢它们。

这一年北边的燕子很不幸,刚开始暖窝就遭到可恶的老鼠偷袭,鸟蛋被吃了,燕子晚上也不敢进窝了,不久就离开了我家。这使母亲伤感了好长时间。

春天的鸟似乎越来越少了,我家几年后也没有燕子再来了。母亲每次提到这事就很困惑:“总是哪儿不对劲了。这燕子咋会不来了呢?”我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讲给母亲,树少了,房子盖得也严密了,农药也用得多了,燕子到哪儿搭窝又能到哪儿找吃的?母亲不由得担忧起来:“天上没鸟了,地上还能住人吗?”

有一次,母亲对我说:“鸟语花香,天上有鸟飞,地上有花开,才像个春天呀。”我想也是。

让我们留住有燕子的春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