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號通告丨縉雲縣各類公共場所和生活服務行業即日起恢復開放開業

縉雲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

通 告

(第11號)


一、全縣各類公共場所和生活服務行業即日起可恢復開放開業。具體包括:酒吧、茶座、咖啡館、影劇院、演藝場所、會展場所、網吧、KTV、歌舞廳、遊藝廳、棋牌室、美容美髮、沐(足)浴、保健按摩、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非遺館、健身房、游泳館、體育館等。


二、宗教活動場所、民間信仰活動場所以及線下培訓機構(成人及非成人培訓)繼續暫緩開放或開業。各旅行社和在線服務平臺暫不得經營跨省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


三、經營主體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恢復開放開業前須滿足相應的疫情防控條件、配備足夠的防護物資。


四、經營主體在首次開放開業前,必須對場所場地、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安全有序開放開業。


五、經營主體要確保場所通風,儘量選擇自然通風、新風系統;確需使用空調通風的,應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開放開業期間嚴格做好規範管理和清潔消毒,對電梯、廁所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六、經營主體要在場所第一道入口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進入。確保場所內洗手、清潔等設施運行正常,公共空間配備速幹手消毒劑、紙巾等物品。從業人員服務過程應全程佩戴口罩。


七、經營主體要積極推廣提前預約、錯峰消費、定點服務等方式,合理控制場所內人員數量。


八、經營主體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在經營場所顯著區域處,採用多種方式開展防控知識宣教。有關行業協會要對相應行業疫情防控、守法經營、自律管理等加強指導督促。


九、進入場所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經營主體的疫情防控制度和管理要求。


十、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及所在鄉鎮(街道)要落實屬地責任,加強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管理;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檢查指導和日常監督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附件:


1.茶座咖啡館等服務業疫情防控和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2.美容美髮沐(足)浴保健按摩等服務業疫情防控和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3.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疫情防控和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4.運動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和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縉雲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

2020年3月22日

第11號通告丨縉雲縣各類公共場所和生活服務行業即日起恢復開放開業

市場經營主體復工申請二維碼


附件1


酒吧、茶座、咖啡館等服務業疫情防控和

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一、 酒吧、茶座、咖啡館等(以下統稱“經營主體”)通過復工二維碼或登陸http://dec.zjhdzn.cn/declare/declareform完成承諾後即可開放營業。

二、經營主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或流程,配備相應的防護物資。

三、經營主體在首次恢復營業前,必須對場所場地、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落實整改。日常經營要對食品製作場所、餐具飲具等做好規範消毒,對前臺、電梯、廁所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四、經營主體要在門店入口處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進入;確保場所內洗手、清潔等設施運行正常,配備速幹手消毒劑、紙巾等物品;加強垃圾和廢棄口罩分類管理,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接收桶,及時收集清運。

五、員工上崗前須向所在經營主體主動申報個人健康狀況,近14天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以及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的人員,不得上崗。經營主體要建立員工健康監測登記表,每日測量體溫2次。從業人員服務過程應全程佩戴口罩。

六、經營主體要確保場所通風,儘量選擇自然通風、新風系統;確需使用空調通風的,應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人員乘電梯時必須戴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按鈕並快進快出,可酌情限制每次乘坐電梯的人數,低樓層(3層以下)建議走安全通道或扶梯。

七、經營主體要合理控制顧客容量。提供餐飲堂食服務的,要合理安排顧客間隔距離,提倡分餐制,必須使用公勺公筷;除餐飲過程外,顧客應全程佩戴口罩。

八、 經營主體不得安排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和不佩戴口罩的人員入店。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者,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按規定程序將其轉至縉雲縣人民醫院診治;發現“紅碼” “黃碼”人員,應按照應急預案或流程及時處置,做好相關信息登記並及時上報疾控中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管控措施。

九、 經營主體提供外賣服務的,不得超出許可核准的經營項目,供應數量要與自身規模和供應能力相適應,並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裝進行封裝,遵守服務承諾,保證質價相符,贏得消費信賴;有條件的應當設置外賣取餐的專用通道或窗口。

十、經營主體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在經營場所明顯區域處,採用多種方式開展防控知識宣教。有關行業協會要對相應行業疫情防控、守法經營、自律管理等加強指導督促。顧客應當遵守經營主體的疫情防控制度和管理要求。經營主體、顧客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十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酒吧、茶座、咖啡館等服務業的鄉鎮(街道)要加強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附件2


美容美髮、沐(足)浴、保健按摩等服務業
疫情防控和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一、開放營業要求

1.美容美髮、沐(足)浴、保健按摩等經營主體(以下統稱“經營主體”)通過復工二維碼或登陸 http: //dec. zjhdzn. cn/dec lare/declareform完成承諾後即可開放營業。前期已經按規定復工的理髮服務經營主體不再重複辦理。

2.經營主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或流程,配備相應的防護物資,有條件的應設立臨時隔離點。

二、 經營場所管理

1.經營主體在首次恢復營業前,必須對場所場地、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落實整改。

2.經營主體要確保場所通風,儘量選擇自然通風、新風系統;確需使用空調通風的,應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

3.經營主體在嚴格做好日常規範管理的基礎上,要增加經營場所清潔和消毒頻次,對前臺、電梯、廁所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4.所有人員乘電梯時必須戴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按鈕並快進快出,可酌情限制每次乘坐電梯的人數,低樓層(3層以下)建議走安全通道或扶梯。

5.經營主體要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毛髮、垃圾並做好收集清運,提倡使用帶蓋垃圾桶;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或75%濃度消毒酒精等物品。

6.經營場所內禁止攜帶或飼養寵物。

三、公共用品用具管理

1. 所有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毛巾、浴巾、浴衣等應“一客一換一消毒”。使用後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存放在指定的回收容器中,與清洗消毒後的公共用品用具分開存放。疫情防控期間可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並保證數量充足,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消耗品須集中棄置到指定的垃圾桶統一處理。

2. 經營場所地面、座椅、扶手、儲物櫃、工作臺、淋浴室、洗頭池等公共設施和區域的物品表面應進行預防性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mg/L〜 500 mg/L)或75%濃度消毒酒精擦拭,作用時間30分鐘,再用清水擦淨;每天消毒次數不少於兩次,根據顧客頻次等情況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3. 重複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理髮工具、美容儀器、按摩器具、修腳器械等,須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mg/L-500 mg/L)或75%濃度消毒酒精擦拭,作用時間不少於30分鐘,再用清水擦淨。有專業、特殊消毒要求的,從其規定。

4. 沐(足)浴、保健按摩服務的修腳、捏腳毛巾等應專用。

5. 經營場所淋浴水、浴池水供應管道、設備、設施等系統的運行應避免產生死水區、滯水區,淋浴噴頭、 熱水龍頭等應保持清潔。

6. 經營主體有提供餐飲服務的,參照有關規定管理。

四、 人員管理

1. 員工上崗前須向所在經營主體主動申報個人健康狀況,近14天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以及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的人員,不得上崗。經營主體要建立員工健康監測登記表,每日測量體溫2次。從業人員服務過程應全程佩戴口罩。

2. 經營主體要在門店入口處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進入;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者,第一時間撥打 120電話,按規定程序將其轉至縉雲縣人民醫院診治;發現“紅碼”“黃碼”人員,應按照應急預案或流程處置,做好相關信息登記並及時上報疾控中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管控措施。

3. 經營主體應積極推行電話、網絡預約服務;經營場所內合理保持顧客之間的間隔距離,不得出現等待顧客。

五、 其他要求

1. 經營主體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在經營場所明顯區域處,採用多種方式開展防控知識宣教。有關行業協會要對相應行業疫情防控、守法經營、自律管理等加強指導督促。顧客應當遵守經營主體的疫情防控制度和管理要求。經營主體、顧客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2. 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有美容美髮、沐(足)浴、保健按摩等服務業的鄉鎮(街道)要加強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附件3


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疫情防控和
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一、 開放營業要求

1. 影劇院、演藝場所、會展場所、網吧、KTV、歌舞廳、遊藝廳、棋牌室、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非遺館等文化服務經營主體(以下統稱“經營主體”)通過復工二維碼或登陸 http: //dec.zjhdzn.cn/declare/declareform 完成承諾後即可開放營業。前期已經按規定復工的書店不再重複辦理。

2. 經營主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或流程,配備相應的防護物資,設立臨時隔離點。博物館(非遺館)同時執行浙文物發〔 2020〕18號文件有關要求。

二、 經營場所管理

1. 經營主體在首次恢復營業前,必須對場所場地、 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落實整改。

2. 經營主體要確保場所通風,儘量選擇自然通風、 新風系統;確需使用空調通風的,應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

3. 經營主體在嚴格做好日常規範管理的基礎上,要增加經營場所清潔和消毒頻次,對前臺、電梯、廁所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4. 所有人員乘電梯時必須戴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按鈕並快進快出,可酌情限制每次乘坐電梯的人數,低樓層(3層以下)建議走安全通道或扶梯。

5. 經營主體要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配備速幹手消毒劑、紙巾等物品,加強垃圾和廢棄口罩分類管理,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接收桶,及時收集清運。

三、人員管理

1. 員工上崗前須向所在經營主體主動申報個人健康狀況,近14天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以及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的人員,不得上崗。經營主體要建立員工健康監測登記表,每日測量體溫2次。從業人員服務過程應全程佩戴口罩。

2. 經營主體要在場所第一道入口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 進入;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者,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按規定程序將其轉至縉雲縣人民醫院診治;發現“紅碼”“黃碼”人員,應按照應急預案或流程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點進行隔離,做好相關信息登記並及時上報疾控中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管控措施。

四、營業過程管理

(一)網吧。

1. 合理控制顧客人數,合理安排顧客間隔距離。顧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2. 公共用品用具包括電腦主機面板和顯示器、鍵盤、鼠標、耳機等須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二)歌舞娛樂場所。

1. 合理控制顧客人數,根據包廂容量合理安排顧客,引導顧客在娛樂活動期間保持間隔距離。

2. 安排人員加強場內巡查,提醒顧客在場所內公共區域活動時佩戴口罩。

3. 顧客結束消費後,應對包廂場地、麥克風、點歌設備及配套娛樂用品等進行清潔消毒,並及時更換麥克風話筒套,做到“一批一用一消毒”。對顧客使用過的餐具、飲具、果盤、刀叉等用具應及時更換消毒,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三)遊藝娛樂場所(棋牌房參照管理)。

1. 合理控制顧客人數,合理安排顧客間隔距離。顧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2. 遊藝娛樂場所在顧客結束消費後,應對遊戲遊藝設備的按鍵、搖桿、座位及附屬設備(包括遊戲槍、VR頭盔等)進行清潔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從遊戲遊藝設備內回收的實體代幣須經消毒後方可再次售出。

3. 棋牌室在顧客結束消費後,應對桌椅、棋牌用具以及計分工具等進行清潔消毒,做到“一批一用一消毒”。

(四)營業性演出場所(電影院參照管理)。

1. 合理控制觀眾人數。安排人員加強場內巡查,提醒觀眾全程佩戴口罩。

2. 劇院、演藝場所等經營主體應建立演職人員健康情況登記表,參照上崗員工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掌握所有演職人員健康狀況。演職人員入場準備前,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進入,發現異常情況按照疫情防控有關人員管理的規定和要求落實處置措施。

3. 每場演出結束後,應對觀眾區域包括地面、坐席、垃圾桶等進行清潔消毒,做到“一批一用一消毒”。電影院要設立3D眼鏡等觀影設備的專用回收容器,使用過的觀影設備須經消毒後方可再次使用。

4. 場所提供飲料、零食等售賣服務的,吧檯前應設置“一米線”等候區,引導顧客有序排隊,保持合理間隔距離,鼓勵顧客在線付款。

五、其他要求

1. 經營場所出入口和應急通道應保持暢通,並設置醒目的提醒提示標識。營業期間要根據場所內人群密集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採取相應的導流措施和預案。

2. 經營主體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通過場內外電子顯示屏、廣播語音系統等各類資源設備,在經營場所明顯區域處對顧客開展防控知識宣教。有關行業協會要對相應行業疫情防控、守法經營、自律管理等加強指導督促。顧客應當遵守經營主體的疫情防控制度和管理要求。經營主體、場所內人員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3. 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有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的鄉鎮(街道)要加強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附件4


運動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和

開放營業工作指引


一、體育館、游泳館、健身房等場所(以下統稱“經營主體”)通過復工二維碼或登陸http://dec.zjhdzn.cn/declare/declareform 完成承諾後即可開放營業。前期已按規定開放的室外運動健身場所不再重複辦理。行政事業單位直接管理的運動健身場所由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開放運行。

二、各類體育運動健身場所暫不得開展籃球、足球等近距離對抗性項目。

三、經營主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或流程,配備相應的防護物資,設立臨時隔離點。

四、經營主體在首次恢復營業前,必須對場所場地、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落實整改。開放營業期間在做好規範管理和清潔消毒的基礎上,對前臺、電梯、廁所、淋浴室等重點空間和洗手檯、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進行定時消毒。

五、經營主體要在場所第一道入口設立健康監測點,所有人員實行“麗水健康碼亮碼+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進入。確保場所內洗手、清潔等設施運行正常,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加強垃圾和廢棄口罩分類管理,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接收桶,及時收集清運。

六、經營主體要確保場所通風,儘量選擇自然通風,新風系統;確需使用空調通風的,應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人員乘電梯時必須戴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按鈕並快進快出,可酌情限制每次乘坐電梯的人數,低樓層(3層以下)建議走安全通道或扶梯。

七、經營主體要合理控制人員數量,積極推廣提前預約、錯峰健身、分散鍛鍊等方式。室內運動健身場所要合理安排人員間隔距離;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隔網運動僅限一對一單打,不得多人共用場地;所有項目休息區不得人員聚集交流。

八、員工上崗前須向所在經營主體主動申報個人健康狀況,近14天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以及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的人員,不得上崗。經營主體要建立員工健康監測登記表,每日測量體溫2次。從業人員服務過程應全程佩戴口罩。

九、經營主體不得安排麗水健康碼“紅碼”“黃碼”和不佩戴口罩的人員進入場所。一旦發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者,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按規定程序將其轉至縉雲縣人民醫院診治;發現“紅碼”“黃碼”人員,應按照應急預案或流程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點進行隔離,做好相關信息登記並及時上報疾控中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管控措施。

十、經營主體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在場所明顯區域處,採用多種方式開展防控知識宣教。有關行業協會要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守法經營、自律管理等加強指導督促。運動健身人員應當遵守經營主體的疫情防控制度和管理要求。經營主體、運動健身人員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十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運動健身場所的鄉鎮(街道)要加強對經營主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管理,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糾正、依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