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高考越来越不重视物理了?99年以前必考的物理居然成了选考科目?

水墨青花醉柴哥


“高考越来越不重视物理”这个是个伪命题,物理一直以来都是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 “6选3”制度实行

近年来实行的“6选3”选科制度,表面上确实是弱化了物理的重要性,大家在六门学科中选择三门学习就好了。

国家实行“6选3”制度并不是要弱化某些科目,而是为了学生们的均衡发展而提出的。而且很多学校其实对于“6选3”有很多规定。比如衍生出来的“1+2”模式,就是必须在这六门课中选择一门“主科”,必须是“历史+其他两科”、或者是“物理+其他两科”,物理、历史的地位要优于其他几科,也足见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 大学专业报考有限制

表面上看,“6选3”好像是可以供高中生们自由选择3科作为自己的学习科目,但是其实选择什么科目对于咋们以后上大学的专业选择很有影响的,有的专业没有学习物理直接是不可以填报的。

而在我们大学的专业中大部分专业都对物理有要求,所以报考这些专业就必须要求高中学物理,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物理的地位其实是很高的。


总结:高考中物理一直以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高考怎么改,物理对于以后大学专业报考都有着深远影响,也足以看出国家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视。

未来物理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重要。


我是方哥,校外教培老师一枚;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转发和关注

方哥物理


从一些回答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对语文有偏见,这完全是短见。实话说,我是一名高中生,语文确是一般般,但物理比较好,还拿过单科年级第一,因此就有一批人来问我物理问题,向我请教,结果呢?我发现我根本没有能力完全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这正是语文水平低下的结果,之前我也是觉得语文不重要,到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等到了大学,哪个学科不用写论文?像我这样所要表达的仅是千把字的内容都做不到完全表达出来,何况是数万字的长篇大作,你所想的和你所写的都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偏差,这样的论文你给谁看?人文类学科的论文就不说,一字千金,字字斟酌,科学类的论文你以为就不用语言表达能力吗?科学类的论文讲究严谨,你一段话,哪怕是一句话表达偏差,就可能让别人理解错误,一个地方理解错误,那整个理论别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了。将来要是不管你是干什么,从事科学研究你得写论文,你不把自己的理论表达出来那没意义。从事人文研究的就不用说了。进入职场你得与人交流,各类的文件你得看得懂,这些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一个工具学科,只要你与人交流,就离不开语文,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人与人的交流的基础上的,我们的所有科学,不管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可以说是人类用于描述自然的语言,这些道理还都是我从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领悟到的,由此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甚至比数学还重要。物理可以说是被轻视了,但对语文的重视是正确的,语文的当前占分比是完全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英语而已。


茫茫黑夜何处黎明


因为搞数理化的不赚钱。都渴望赚快钱,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我朋友他们大学一个班都是学国际贸易和机械两个学位,现在50%在搞外贸,只有10在搞机械。应该外贸来钱快,而且做得好的都自己当老板了。搞机械的,待遇确定不咋的,升职还慢。其中有不少一开始搞机械的,都被搞外贸的同学拉走做贸易去了,混的都还行。


不会制冷的空调


从2020年开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各省市的高考方案大同小异,基本就是语数外三门必考,考生再从其他科目中选取三门参考高考。从考生的选考情况看,弃考物理成了主流。

考生之所以弃考物理,往往是觉得物理相对于其他科目比较难,在考试中不容易得高分,选考物理的话会影响到高考的总成绩,继而影响到录取。更有甚者,个别省市一度实行过按等级赋分,选考物理的学生往往成绩相对优秀一些,但不论卷面分数是高是低,只要物理排名比较靠后就只能拿一个低等级的分数。这进一步逼着优秀的学生不要选物理。

而在高校方面,作为招考大户的理工类专业几乎都对选考物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选考物理的话,即使考出高分也不能报考那些专业。

物理学给现代技术领域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来源,也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高校对学物理有需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技术的迫切需要。而政策却打压学物理。这样的有悖时代发展的政策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压制物理,都表明这样的高考方案是胡闹。

物理学不会因为高考政策而死亡,也不会因重视传统文化而死亡。如果说排挤物理的高考方案和对选考物理有要求的高校之间存在争斗的话,这场争斗最终一定会以高考方案的失败为结果。这样的结果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迹象,有些省市已经对高考方案进行了调整,要求考生必须在物理及历史中选考一门。

只是那些因赶上昏庸的高考方案而耽误了自己前程的考生,谁来弥补?谁又能弥补人才缺失对国家的影响?


刁博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绝大多数人不擅长物理和数学。大多数人都喜欢那些不费脑子的学科,比如历史、地理、生物、化学、政治,闷着头背三天基本就快满分了。

而物理数学,死劲学,死劲刷题,也考不了多少分。你说谁喜欢物理么?

同样上大学也一样,理工科的内容特别难,天天看数学推公式,累死人了,而文科的课程,识字就能学,简单不肥脑子,考试前突击一天保证80分以上,而理工科你突击试试?

最后大家都一股脑的去学文科了,没人愿意学理工科。

不过等到毕业时候才发现,文科基本上毕业就是失业,不论什么211/985,还是普通的人三本,因为文科学的本来就是假大空的东西,实际中毫无用处,而理工科就不一样了,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就是生产力。

你要是学计算机的,毕业基本上月薪上万,你要是学文科的,基本上都找不到工作,同样都是北大清华毕业,计算机年薪几十万,而历史哲学马克思这些年薪五万都不好找,最后一窝蜂的都去考研考公务员,和师范生抢饭碗了。

大学态度

中国大学在1954年改革之后,原来中国大学文科比例高达60%,经过改革后,文科比例下降到20%以下。所以每年大量工程师,科学家才大量涌现,工业发展迅速,没有理工大学大量的工程师,国家科技就不会进步,经济就不会发展,而文科都是些锦上添花的东西。

目前国内985院校,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纯文科大学只有中国人大和民大。211情况也类似,所以上大学,理工科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80%,文科招生比例特别低,只有20%。而且这20%中的财经金融等专业现在收的理工学生比文科生都多。

所以想考好大学,最好是学理工科。

普通人选择

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学啥专业都无所谓,都是镀金。

对于工薪阶层家庭来说,最好就别碰文科了,尤其是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学,政治学等,学这些专业么有老爹当后台,百分百失业。

而且这些学科提供的岗位都是谁都能干的岗位,远远不如理工科岗位的排他性强。

我说的就这样了。


高校专业那些事


因为国家要重视语文啊,肯定就要弱化数学和物理,以后都是语文必考,满分747,剩下从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中选三门考察,没门科目1分,总分750分。语文难度要不断变难,考试时间要增加到72小时,要让99.9999999%的人无法完成。主要考察点是四书五经。学生要从0.01岁就要开始背论语,小学毕业就要熟知大学中庸,并且要倒背如流,每年要看上千本书,不然高考不能高分!得语文者得宇宙!


最渣的数学爱好者


理科不重视,天天搞大语文。就这样还想发展科技。不重视科学人才培养,学习先进科技都要到外国去,还指望人家学成归国发光发热。


套马的女汉子go


现在物理学已经成为濒危学科,曾经有人说过人类最重要的两门基础学科就是数学,物理学,就像《三体》中人类被封锁的也是这两门学科。

但是在目前社会上,物理学对人生能起的作用是很少的,而且物理学难度又高,一门平时没什么用,又赚不了钱,又难学的学科,怎么会受欢迎?

但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必须要大力发展物理学,只有学的人基数大了,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才高。物理是科学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础,不是为目前而是为了未来。


小说浅谈


科技时代,却不重视科技基础科目,这无疑是在自掘魂墓。

先如今的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过度到发达国家的关键时刻(尽管这个过度期可能很长),国内至少还有些老一辈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项目在全世界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不重视后背积攒,真要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才来重视,到那时候恐怕就连亡羊补牢都不如了,真的就为时已晚。

不单是物理,还有化学,这些都是众多科学研发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真正谈得上走向辉煌。

数理化都必须重视起来,这才是强国的正确途径。


厨影小白


别争论了,在很多年以后, 大学自主招生,想上大学都可以上,宽进严出,提高淘汰率,招生也看统考成绩,再看其他专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