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聊城——副鎮長變身“吃播”為農產品“帶貨”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聊城——副鎮長變身“吃播”為農產品“帶貨”

秦文倩在田間地頭直播。□婁小浩

“井圈村水果西紅柿上市啦,清爽可口、酸甜多汁,口感勝似冰淇淋。”3月17日,在東阿縣大橋鎮井圈村產業扶貧基地,一位女青年正對著手機鏡頭展示掛滿枝頭的西紅柿,隨手掰開一個,露出沙瓤果肉,她隨即試吃起來。正值中午,溫室大棚內外溫差較大,身著毛衣的她熱得直冒汗……

在鏡頭前直播吃西紅柿的這位女青年,是大橋鎮的掛職副鎮長秦文倩,這次直播源於她幾日前的一次下村走訪,“在到各村扶貧大棚開展調研的過程中,我瞭解到井圈村產業扶貧大棚的水果西紅柿今年第一年上市,可能會出現銷售方面的問題。”秦文倩說。

2019年,大橋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號召,利用上級政策爭取了135萬元扶貧資金,在井圈村建設了8個冬暖式扶貧大棚。村民楊新原來有過種植千禧小番茄的經歷,得知大橋鎮有扶貧棚對外出租後,便報了名。“正好我以前認識的一個經紀人給我推薦了一種水果西紅柿,這種西紅柿更適合生吃,沙瓤有籽、酸甜可口。”2019年11月12日,培育好的水果西紅柿苗移入大棚,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管護,今年3月初豐收了。

“本打算銷售給西安的一位客戶,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地方實行交通管控,沒法外運,我便在網上發佈了銷售信息,接到訂單後挨家挨戶送貨上門。但是水果西紅柿價格高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西紅柿,在周圍賣得並不理想。”楊新告訴記者,水果西紅柿剛成熟時產量較低,一個棚只有幾十公斤,銷售壓力沒那麼大。但鮮果的貨架期太短,倘若大批鮮果成熟後還找不到賣家,就很有可能爛在棚裡。

“這8個大棚都是咱的扶貧棚,村裡的貧困戶都指望這個項目託底幫扶,我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把承包戶辛苦種植的農產品賣出好價格,讓貧困戶可以穩定脫貧。”秦文倩看到當前利用新媒體賣貨效益良好,便乾脆變身帶貨“吃播”,一遍遍“酣暢淋漓”地吃起了西紅柿、錄起了視頻。同時,她積極尋找同城或附近的抖音、快手主播,以及各大微信群的群主,說服他們幫助開拓水果西紅柿的本地市場,以便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及時送貨;另一方面,督促大棚戶儘快完善郵寄等後續服務,以便為以後打通外地市場做好準備。

如今,秦文倩的直播視頻在東阿人的朋友圈裡刷屏了,楊新微信上收到的好友申請越來越多,預訂電話也不停地響起,看著紛至沓來的訂單,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鎮長在田間地頭直播,有興趣的網友通過視頻下方的聯繫電話進行購買,隨後,貨品通過物流網絡到達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在幫助優質農產品找到市場的同時打開了新的銷售思路。鎮長變身“網紅”,為自家農產品站臺,不僅能快速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也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了增收。“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樣子。”採訪中,村民李愛梅說。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婁小皓 通訊員 張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