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電子IPO:正常運營靠借款,3.2億在建工程完成還要10年

近日,江蘇協和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和電子”)正式披露招股說明書。協和電子計劃登陸上交所上市。

資料顯示,協和電子成立於2000年2月,註冊資本6600萬,法定代表人為張南國,主要從事於剛性、撓性印製電路板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印製電路板的表面貼裝業務(SMT),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高頻通信等中高端領域。

商業觀察發現,協和電子近幾年的短期借款在累計上升,甚至曾經一度需要融資還銀行貸款,公司賬上僅有幾千萬,還要支付供應商貨款,償債壓力非常大。此外,協和電子在建工程離奇快速增長,並且完工率低,按現有速度需要10多年才能完工。

協和電子此時申請IPO,市場會買賬嗎?


資金緊缺愈發嚴重


因應收款變現慢,這些年,協和電子靠借款活著。

近三年,協和電子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只有同行業的一半。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協和電子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為2.49、2.59、2.69、1.22,與此同期同行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平均值分別為4.41、4.56、4.28、2.03,協和電子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均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

可以看出協和電子的應收賬款變成現金的速度明顯低於同行業,這樣很容易導致賬上缺錢。為了維持正常經營,協和電子不得不依靠短期借款。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協和電子的短期借款分別為0.58億元、0.78億元、1.17億元、1.22億元。幾乎每年都需借一個多億來維持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的時候,為了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協和電子還在新三板募資6900萬元,可見協和電子缺錢的程度。

儘管如此,這幾年協和電子賬上錢並不多,只有兩三千萬。對於協和電子來講,短期償債壓力比較大,賬上的錢還不夠支付供應商的貨款。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協和電子的應付賬款與應付票據合計分別為0.88億元、0.92億元、0.94億元、0.85億元,遠遠高於同期的貨幣資金。

3.2億的工程兩年半完成率僅21%


協和電子的在建工程也是進展緩慢,幾年時間一直未完成。


協和電子IPO:正常運營靠借款,3.2億在建工程完成還要10年


協和電子此次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22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協和電子此次募投項目總投資6.77億元,擬以募集資金投入6.18億元,用於投建年產100萬平方米高密度多層印刷電路板擴建項目和汽車電子電器產品自動化貼裝產業化項目。


協和電子IPO:正常運營靠借款,3.2億在建工程完成還要10年


奇怪的是,此次協和電子募資與現在的在建工程並沒有交集,在建工程的主要是由襄陽東禾房建設與協和電子新廠房組成。


協和電子IPO:正常運營靠借款,3.2億在建工程完成還要10年


商業觀察發現,協和電子近幾年的在建工程也出現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協和電子在建工程的金額分別為116.27萬元、320.72萬元、5433.72萬元、7203.33萬元,2017-2018年協和電子在建工程的增長率分別為175.84%、1594.23%,在建工程大幅增長。

早在2017年2月9日,協和電子曾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襄陽市東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擬在湖北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高密度多層電路板項目,預計投資總額3.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7-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襄陽東禾房建設投資金額為6744.94萬元,2.5年時間建的這個廠房佔預期投資比例僅21.08%,按此現在的速度這個工程需要12.5年才可以建成。

維持正常經營靠短期借款,短期償債壓力又很大,再加上在建工程造價高,工期長,完工率低,協和電子上市揹負多重壓力。至於未來協和電子能否成功上市,商業觀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