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每天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嗎?

關運福


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2019年3月17日公佈的最新指南,阿司匹林不再被推薦為沒有心臟病高風險或現有心臟病的老年人的預防藥物(Daily low-dose aspirin is no longer recommended as a preventative for older adults who don't have a high risk or existing heart disease.)

新指南的聯合主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臟病學家羅傑布盧門撒爾博士(Dr. Kevin Campbell)在聲明中說:“臨床醫生在給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開阿司匹林處方時應該非常謹慎。優化生活習慣、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比推薦阿司匹林重要得多。”

阿司匹林應該僅限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高、出血風險最低的人群

對於任何有過中風、心臟病發作、開胸手術或動脈搭橋術的人來說,阿司匹林可以挽救生命。然而最近的三項大型臨床研究發現,對健康的老年人來說,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充其量是在浪費金錢。而最危險的是,這可能會增加他們內出血和早死的風險。因此,專家認為阿司匹林應該僅限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高、出血風險最低的人群。患者應與醫生密切合作,確定出血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腎病、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潰瘍或出血史,尤其是胃腸道潰瘍或貧血也是一個危險因素。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藥、類固醇、直接口服抗凝血劑和血液稀釋劑華法林,也會增加出血的幾率。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於190mg/dL的高脂血症患者應該採用他汀類藥物、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定期鍛鍊、減肥、避免吸菸或吸電子煙)來預防心臟病。

注:LDL是一種“壞”膽固醇,會阻塞動脈並導致心臟病。


參考文獻

1. Bittner VA. The New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irculation. 2019 Mar 17.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0625. [Epub ahead of print]

2. Arnett DK, Blumenthal RS, Albert MA, Buroker AB, Goldberger ZD, Hahn EJ, Himmelfarb CD, Khera A, Lloyd-Jones D, McEvoy JW, Michos ED, Miedema MD, Muñoz D, Smith SC Jr, Virani SS, Williams KA Sr, Yeboah J, Ziaeian B.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irculation. 2019 Mar 17:CIR0000000000000678.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0678.


子樂健康科普


阿司匹林不可以隨便亂吃!我有個同事大概在40-50歲時,經常看到他吃藥,一瞭解是吃的阿司匹林,那時候阿司匹林很便宜,看到他一瓶就是1000顆裝的,他告訴我經常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很多疾病,可到了70多歲時仍然是一身病纏著他,首先是心臟病,他告訴我他的心臟瓣膜出了問題,由於過去長期吃阿司匹林,導致了二尖瓣三尖瓣發生了熔化而功能發生了衰退,膽囊炎膽結石,拿掉了膽囊,又得了高血壓,腎臟又發生問題,切掉了一個腎,不到兩年另一個腎也發生問題,最後多器官衰竭70幾歲就走到了人生盡頭,其中心臟問題是經過了權威醫院無數檢查,並仔細瞭解他的生活習慣、吃多了阿司匹林,最後確診的,他的心臟腎臟膽囊的病變都與過量的服用阿司匹林有關


海魂77436131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懷裡揣著阿司匹林,手裡拿著泡枸杞的保溫杯。

其實阿司匹林不是人人都吃,也不是一到中年就吃,別蹭熱鬧,這是藥。

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藥。它不可逆地阻斷環加氧酶-1(COX 1)酶的作用,其減少血小板產生的血栓素A2。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並形成血凝塊。降低血液凝結的能力可降低由腦或心臟血栓引起的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而斑塊是什麼,斑塊是膽固醇,是脂肪的堆積。所以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

那麼為什麼有了斑塊有些醫生卻讓你服用阿司匹林呢?

這裡有區別,對於已經有斑塊的患者而言,尤其是潰瘍斑塊,易損斑塊,這很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小板的功效。潰瘍斑塊一旦破裂人體凝血機制,會迅速的聚集在破損處,幫助其凝結,這時破損處就會堵塞,或者閉塞。阻礙血流,導致供血處缺血,形成腦梗或者心梗。

第二種情況就是已經發生過腦梗心梗的患者,這是必須服用阿司匹林的群體,鑑於之前發病,以防止二次發病,所以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


那麼還有一類,就是沒有症狀表現,也不是高危斑塊的患者,他們其實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在之前就給大家講了,阿司匹林只是抗血小板的藥物,並不能清除或控制斑塊發展。

對於中年人來說,前半生的抽菸喝酒生活不規律,造成的斑塊,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服用他汀類藥物來改善控制斑塊。而阿司匹林是為了預防斑塊的破裂造成的血栓堵塞血管。

所以你知道了嗎?它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人到中年每天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嗎?

現在阿司匹林已經成為了特別常用的一些藥物,特別是在冠心病、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重應用特別廣泛。那如果中年人長期吃阿司匹林能預防頸動脈斑塊嗎?下面關於這個問題,我進行分析。

1.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有什麼作用?

阿司匹林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其作用機制是抑制體內環氧化酶的活性,進而減少局部組織的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它可減少血栓素A2的合成,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

2.頸動脈斑塊怎麼形成的?

主要是各種因素(如機械性、血脂、吸菸、飲酒等)損傷血管內皮,內皮屏障受到破壞,可使人體增多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等脂肪沉積在動脈內壁上,可引起血管壁增生,使動脈內壁增厚、變硬,繼而發生壞死,在體內免疫細胞、生長因子等的作用下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我們所說的頸動脈斑塊;

3.每天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嗎?

我們從上述阿司匹林的作用和頸動脈斑塊形成的過程中能看出,阿司匹林主要起到是抗血小板的作用,而頸動脈斑塊是在血管內皮受損、血脂異常等參與下形成的,因而每天吃阿司匹林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

最後小結:吃阿司匹林對預防頸動脈斑塊是沒有作用的。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人到中年沒必要吃阿司匹林,人到老年都沒必要吃阿司匹林,吃不吃阿司匹林並不是根據年齡,而是根據疾病。

更何況阿司匹林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我們就來聊聊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如何預防頸動脈斑塊。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呢?

其實跟年齡關係不大,就好比一個人20歲發生了心肌梗死,那麼他也得吃阿司匹林;一個人80歲,沒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

對於明確的冠心病比如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搭橋術後、腦梗死、嚴重頸動脈斑塊或狹窄,這部分人,不管多大年齡都需要吃阿司匹林,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栓形成。要防止斑塊加重還得同時配合他汀,因為他汀才是預防和穩定斑塊的藥物。對於已經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肯定知道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可是暫時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可是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哪些人要吃阿司匹林呢?


1、高脂血症: 膽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4.9mmol/L,年齡≥55歲。

2、糖尿病: 年齡≥50歲,伴以下至少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膽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C≥3.4mmol/L或高密度<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3、高血壓: 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高密度<1.04mmol/L。

4、慢性腎臟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

5、不符合以上條件者,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4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異常。

哪些人即使有上述風險,也不能吃阿司匹林預防呢?

1、70歲以上,沒有明確心腦血管疾病,但有上述危險因素,也不能吃阿司匹林。

2、有明確出現風險的人,即使有上述危險因素,也不能吃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頸動脈斑塊是什麼?

心腦血管通過普通檢查,很難查出來有沒有狹窄,一般都得CTA或造影。頸動脈是離人體體表比較近的大血管,通過彩超就能初步判斷血管有沒有斑塊或狹窄,通過這裡斑塊的評估,能瞭解全身大血管的情況,尤其對於腦血管以意外的判斷很有班幫助。因為我們說的腦梗死,大部分都是頸動脈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頸動脈比較粗,血栓會跑到腦子去,腦血管比較小就會堵死,就會發生腦梗死。

據統計分析,在50歲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約佔15%,而到80歲的時候,這個比例就升到了45%左右。 頸動脈斑塊的本質也是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所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如何預防頸動脈斑塊?

健康生活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遠離菸酒,控制體重,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堅持有氧運動,規律作息,減少壓力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

對於已經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必須積極正規嚴格的控制三高,因為三高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會引起頸動脈斑塊。


如果狹窄超過30-50%以上可以考慮用他汀類藥物使低密度脂蛋白達標來限制斑塊生長或逆轉斑塊。若狹窄超過50%以上可考慮加用抗血小板的阿斯匹林。如果僅有斑塊或輕度狹窄建議你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血管B超用來對比斑塊和狹窄的進展再決定用藥。但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就已經升高且有斑塊,那麼最好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以下,高危人群控制在1.8以下。

所以,預防頸動脈斑塊是每個人的事情,尤其年輕人,少年人,越早預防越有效,從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唯一方法。

隨著年齡的增加及不良習慣是養成,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要不要吃他汀或和阿司匹林,前提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阿司匹林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的形成,也不是頸動脈斑塊的必用藥物。

首先,頸動脈斑塊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不要過於驚慌。研究發現,中國≥40歲居民中有36.2%頸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斑塊也是人體血管衰老的一種表現。在發現有頸動脈斑塊的患者中,大約20-30%會發生腦卒中,所以頸動脈斑塊也需要引起一定重視。頸動脈斑塊的形成,除了年齡因素外,主要與血脂、吸菸、酗酒、體力活動少、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有關。對於頸動脈斑塊的預防,主要是控制這些風險因素,但與是否吃阿司匹林沒有任何關係,口服阿司匹林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板塊的形成。

至於頸動脈斑塊的治療,主要是根據斑塊狹窄程度、血脂水平及斑塊性質,是否合併腦卒中、冠心病等風險因素綜合評估,最主要的是他汀類藥物的降脂治療。而阿司匹林並非是頸動脈斑塊的必須治療藥物,至於是否應該應用,主要取決於是否有其他臨床併發症及心血管整體風險因素,比如如果合併腦梗死、冠心病、屬於心腦管高危人群(10年ASCVD>10%)的人群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其他人群的頸動脈斑塊患者是沒必要服用的。


醫患家


在每天的臨床工作中,張大夫最常被問起的一個問題就是“普通健康人,或者說人到中年,到底能不能吃一點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個問題被問起次數之多,幾乎可以說這個問題是每天都被問起的問題。今天張大夫就來給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國外最新研究怎麼看?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的問題用醫學術語講主要就是“如何看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這裡所說的一級預防,其實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沒有疾病,預防疾病發生的階段。而最近一些最新的國外研究都在解答這個問題。

國外最新的研究都顯示,對於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中危和低危的人群,沒有必要小劑量使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即使有些試驗顯示可以降低中低危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但是綜合出血事件的風險,總體說來並無獲益。

更有大型權威的RCT研究提示,與其小劑量吃阿司匹林預防疾病,還不如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更為重要。下圖是Rothwell等2018年在柳葉刀雜誌發表的研究,彙總了10項阿司匹林一級預防的大型臨床試驗。

二、歐洲和美國怎麼看?

1、歐洲心臟學會

歐洲心臟學會並不推薦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來進行一級預防。用咱老百姓的話說,歐洲權威醫療指南不推薦那些沒有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來進行預防疾病。

2、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協會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協會2019最新的指南,不推薦普通人常規口服阿司匹林來預防疾病。同時不建議70歲以上老年人常規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來進行疾病的一級預防。

推薦那些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年齡在40-70歲的話,同時如果出血風險低,可以考慮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

如何界定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咱們以前文章講過,這裡不再贅述,大家也可以去張大夫的專欄看。

三、國內專家怎麼看?

國內醫學界的認識也基本上和歐美學術界一致,也不建議普通健康人使用阿司匹林來進行一級預防。

但是有一些國內從事老年病的專家認為,服用阿司匹林的治療反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有些老年人每天口服40-50mg的更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既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又能減少出血事件的發生。但是,這需要進一步大型試驗和更多證據來證實。

四、張大夫怎麼看?

應該說,我們國人的體質不同於歐美人種,我們體重比他們更小,也沒有歐美人皮實抗造,平時吃阿司匹林更加容易發生出血。所以即使對於應該口服阿司匹林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口服阿司匹林過程中都需要注意監測出血情況。而對於那些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中低危人群和普通健康人群,並不推薦使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疾病。

大家通過上面這4個角度看,是不是已經明白了開篇我們所說的問題,希望手機前面的你看完這篇文章有所收穫,覺得這篇文章不錯也可以轉給親人朋友。


張之瀛大夫


首先答案是不可以!原因如下:

阿司匹林在臨床上確實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

作為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動脈血栓栓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對於靜脈上的疾病作用是比較小的,明顯低於抗凝藥物(如華法林)或者中成藥類抗血栓藥物(脈絡舒通丸)。

此外阿司匹林不建議在血栓栓塞風險低的時候使用。意思就是說,如果發生急性血栓栓塞的風險不大,那麼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他帶來的出血等副作用是大於他的正面作用的。

綜上,不建議在生活中食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斑塊。


張玉大夫


是藥三分毒,對阿司匹林的使用需要根據需求在醫生的指導下來使用。阿司匹林在臨床上使用廣泛,任何的藥物都有好處,也是有壞處的,一旦觸犯了這些藥物的禁忌,就會造成不可設想的嚴重後果。

另外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個藥物,過敏反應、腎功能不全、胃部疾病患者最好謹慎服用或不要服用。

阿司匹林不要亂吃,一定要聽醫生的醫囑,發揮藥物的功效,避免產生一些後悔莫及的事情。


肥胖症減肥科普講堂


阿司匹林的確是可以預防心腦血管梗塞,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忘了,阿司匹林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我們體內止血系統中重要的一個參與者,當血小板的功能被抑制之後,那麼我們血管內就不容易形成止血的團塊。這是為什麼阿司匹林能夠預防心腦血管梗塞的原因,同時,這也會增加服用者的出血風險,比如腦出血、胃出血、腸道出血、血尿、鼻出血、牙齦出血。另外,還可以導致胃黏膜受損。

因此,如果一個正常人,沒有發生腦梗或者心梗的風險,那麼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的話,既起不到降低腦梗、心梗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又會增加患者出現腦出血、胃出血等各器官出血的風險。

也就是說,得不償失。

更不要說用吃阿司匹林來預防頸部血管斑塊了。

阿司匹林的長期服用,一定要在醫生評估後,覺得你有吃阿司匹林的必要,才吃。千萬不要聽別人說可以吃這個預防腦梗就開始自己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但不能延年益壽,可能還會早進醫院重症監護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