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句詩或彥語對當地起到的作用能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媲美?

李曉1726


能與“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媲美的是“黃山歸來不看嶽”。

第一,黃山為古徽州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古徽州以經商聞名,徽商名聞天下。新中國建立後,古徽州佇立於群山之中,當地靠農業發展,生活非常貧困,改革開放後,古徽州依託黃山,開始發展旅遊業,將徽州改名黃山市,黃山迎客松的飄渺靈秀天下著名,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天下游客到黃山,黃山之美到世界!古徽州的旅遊收入年年遞增,當地經濟發展幾乎完全依靠第三產業的帶動。可以說一座山興起一座城,一座山富裕了一方人。

第二,黃山是國家的一張名片。黃山因為他的馳名中外,也成為接待外國領導人參觀的名山。隨著外國領導人的參觀訪問,黃山的優美風景也隨著外國領導人走向了國外。更加為更多的國家的人民所知曉,黃山的知名度更高了。由黃山輻射出來的古徽州文化,也為更多人所熟知,黃山旅遊內容更豐富,內涵更豐滿。

黃山歸來不看嶽,一山堪比五座山。徽州人民以黃山為榮,徽州文化因黃山再次崛起!



谷底001


三千年前是帝都。

這是歷史、文化、藝術、考古泰斗人物郭沫若先生1959年考查安陽殷墟甲骨文發掘時寫下的著名詩句。

司母戊鼎、甲骨文、婦好鴞尊、殷墟、曹操墓……作為七朝古都的安陽,自古人傑地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說到安陽,人們很自然地想到盤庚遷殷、女將軍婦好、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其實,安陽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還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誕生地。

早在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這裡留下了活動的遺蹟,創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

3300年前,商王盤庚遷都至此,歷8代12王,共255年,創造了以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相繼在此建都。殷都廢而鄴都起,鄴都衰而相州繼,相州改而彰德立。3300年的建城史、420餘年的建都史為安陽積澱了深厚的城市記憶。

據統計,安陽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6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73處;文物收藏機構26個,館藏文物7萬餘件(套),20餘萬件,其中一級品61件(套)。另外分散在全國及世界各地不同文物收藏機構的古都安陽出土的珍貴文物如司母戊鼎、婦好鴞尊等更是數不勝數。

儘管擁有如此悠久、深厚、輝煌、燦爛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古都安陽在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中,只是在歷史、文化、考古等學界聲名顯赫、地位尊崇,對於普通人而言,卻是籍籍無名、鮮少人知。直到郭先生憑藉自己泰山北斗般的尊崇地位,寫下了這句膾灸人口的著名詩句後,安陽才拂去歲月的塵埃,從後臺登上前臺,從書齋走進現實,從籍籍無名臻至舉世皆知。


禪師了了


“峨眉天下秀”與“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媲美。

峨眉山是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的旅遊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僅2018年,峨眉山就接待遊客157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99.5億元,峨眉山景區名列“全國AAAAA級景區綜合影響力排行榜”第三位。

峨眉山是天然的“植物王國”和“動物樂園”。

北魏時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見兩山相對如峨眉,故稱峨眉焉。”

峨眉山,位於神秘的北緯30°附近,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

峨眉山氣勢磅礴,層巒疊翠。峨眉山氣候多樣,從山麓至山頂“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峨眉山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植物3200多種,動物2300多種。

峨眉山古木參天,飛瀑流泉,還有佛光、雲海、日出、聖燈四大自然奇觀,自古就被譽為“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為“佛國天堂”。

峨眉山和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峨眉山佛教文化濃郁,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等文化名勝古蹟。供奉於萬年寺內的宋代巨型普賢銅佛像,是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具有極高文化和藝術價值。

2006年6月18日落成的金頂十方普賢金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像。

譽為“佛國天堂”的峨眉山,歷來都是名人學士遊歷和詠贊之地。詩人李白青年時期曾兩次登上峨眉山,作詩《登峨眉山》,詩中極寫峨眉山的雄偉奇特,讓詩人有身臨仙境之感。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峨眉山景區以旅遊 、民宿、養老 、休閒消費作為持續發展任務,正大力推進景區文化旅遊經濟大發展。


趙旭666


說起因為一句話而出名的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吳郡志》。

江南風景秀麗,土地肥沃,隨著一次次北人南遷,得到了充分開發,成為天下糧倉,並且風景如畫,發展了高度的文明。而江南的風光也因為文人的描繪,帶給人們無限的憧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話,使蘇杭成為江南的代名詞。

另外還有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韋莊的“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名句,讓江南特別是蘇杭成為了文人墨客、黔首百姓都無比嚮往的地方。

另一句出名的俗語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後來人從明代徐霞客的“博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中演變而來。五嶽名頭極響,而一登黃山,五嶽都不值一提,通過對比,充分顯示了黃山風景之美,也使黃山更為人熟知。

另外,“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成為長城的標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廬山聞名天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為巫山增添了愛情的魅力,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而成為一個地方名片的名句。


醉眠芳草


個人觀點以下八句可以相媲美。

第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我國民間流傳的諺語,出自宋代范成大《吳郡志》,意在讚歎江南美景,可與天堂相媲美。

第二 望嶽

[ 唐·杜甫 ]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三 《清平樂 六盤山》——作者是毛澤東

全詩如下: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

第四,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 ]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五,“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自徐霞客遊黃山寫下了七言古詩《漫遊黃山仙境》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說五嶽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過五嶽就相當於看過天下所有的山。而黃山兼具五嶽的特性。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由此來說明黃山的美麗和獨特。

第六,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唐 ]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第七 、 “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這是一句風景諺語

第八、華山自古一條道


享受人生金山


張家界的宣傳:走遍全世界,還是張家界。



劉笠安


登泰山小先天下。

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的蘿蔔皮。


半支蓮6


山水桂林





用戶9984709195291


芙蓉國(湖南)裡盡朝暉。


用戶7660221802089


金華火腿美名揚!

洛陽牡丹甲天下!

不到黃河心不死!

不到長城非好漢!

自古華山一條路!

不識蘆山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