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武漢,是對中國人民的感謝和支持

我的中文名字叫羅勤,是阿爾及利亞人。在武漢理工大學讀完碩士後,我繼續在這裡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

我在中國生活了四年,對中國和中國人有了很多瞭解,他們熱情好客,尊重他人,尤其熱愛和平。在這四年裡,我生活得無憂無慮。我受到武漢理工大學教職工的照顧,我和中國學生相處融洽,也結交了很多朋友。我在武漢有了第二個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選擇了留在武漢,藉此表達我對中國人民的感謝和支持。我不會在這樣一個艱難時刻拋下我的朋友們。我也想代表阿爾及利亞人民感謝中國。我們不會忘記阿爾及利亞爭取民族獨立時,中國朋友所給予的幫助。我希望兩國友誼長存。

疫情期間,學校領導、教師和工作人員時刻關注著在校留學生,為我們提供每日所需。我通過網絡軟件和家人保持聯繫,向他們報平安。我和其他的留學生一樣,保持著很好的精神狀態。我們時常討論武漢的疫情形勢,但我們並不擔心、害怕。只要我們與中國人一樣,遵守衛生和安全規定就能很好地自我保護。學校目前正在開展遠程教學,保證我們繼續學習,不耽誤課程。

面對這一難關,留學生們都確定以及肯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研究人員、醫務工作者將攻堅克難,中國人民必定會克服挑戰。現在中國的疫情正在逐步平息,武漢的形勢也好起來了。留在武漢是正確的選擇,時間證明了一切。

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國人民遵守規定,對政府充滿信任。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中國政府的行動速度最令我印象深刻。十多天建成兩座醫院,這有力地展現了中國應對艱難困苦的能力。

我參加了學校的志願活動,組織分發蔬菜、肉類、水果、礦泉水等生活物資。我們三人一組,一般上午卸貨,下午分發,通常忙到下午五六點。如果工作量特別大,其他同學也會幫忙,學校老師也參與其中。

這種人道主義宗旨的志願服務是一種集體力量的體現,激發了創造力、責任心和社會參與感。這讓我想到了從中國各地來到武漢的醫務人員,以及司機、餐館老闆、工人等各領域的志願人士。我也希望為抗擊疫情出力。過去四年,武漢理工大學是我的主要居所,中國朋友們組成了我的第二個家。我非常榮幸能盡一點微薄之力。

這是一次豐富的人生經歷,無論在將來的生活還是工作中,這一經歷將幫助我們在複雜情形下作出正確選擇。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向一些國家派遣專家隊伍並捐贈醫療物資,與世界分享經驗、守望相助。這是非常好的做法,是值得借鑑的典範,展現了中國絕不袖手旁觀的立場,也說明,在困難時刻我們可以信賴中國。

這一嚴峻挑戰可能發生在任何國家,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應該時刻準備幫助困難國家、避免情況惡化。世界應當團結起來,停止個人主義、事不關己的想法。世界的未來將有賴於此。(作者為武漢理工大學阿爾及利亞籍留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