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谁都想要创造奇迹,可奇迹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有时,就算我们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也不一定会等来奇迹。严格来说,奇迹如同一个未知数,时有时无,但它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于我而言,奇迹离我很是遥远,更多的时候我不会去苦苦等待一个虚幻的奇迹发生。

终于,一部电影《奇迹男孩》闯入我的眼帘,彻底改变了我内心的想法和认知。《奇迹男孩》上映2017年,在将近40万的评价浪潮中,豆瓣评分高达8.6分。它讲述的是先天面部残疾的奥吉在母亲的陪伴和鼓励下,第一次走进学校。虽然他受尽了同学的嘲笑和歧视,但他依旧凭借着自己的纯真和善良,不仅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奖章,还得到了同学们的友谊,创造了属于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影片的主轴紧紧围绕着“爱”展开,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爱创造了奇迹。其实不然,我总认为除爱之外,还有一种更强大的神秘力量指引着奥吉前进。而那股神秘力量却正是电影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今天,我将透过奥吉、维娅、威尔和米达兰四个剧情人物中,带领大家来深刻理解判断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带来我的思考。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错误的判断,如同毒药一般侵蚀着人心

耶稣基督曾说:“不要审判,以免被审判”。这句话并不是让我们不要评判别人,相反,他指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不宽容水平与我们对待他人的不宽容水平相同。换句话说,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他人错误的自我判断,它总会如同毒药一般侵蚀着我们的心。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①、奥吉:头盔遮脸,隐藏的是他内心对自己丑陋的认同

影片中,10岁的奥吉一出生就是面部残疾,经历了27次手术才变得相对“正常”。尽管如此,各种手术过后伤痕累累的脸庞,依旧让他“丑陋无比”,甚至都不敢出门。

终于,奥吉戴上了头盔,将自己丑陋的脸庞遮得严严实实。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他只有戴上头盔,心里才会舒坦。

在我看来,奥吉利用头盔遮脸的方式隐藏自己,固然能够让他免受生活上的困扰。但是,他也仅仅只能隐藏丑陋的脸庞,并不能隐藏他内心对自己丑陋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正是源于他内心一种错误的自我判断。

卡尔荣格曾经写道:

凡是让我们烦恼他人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成为现实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②、维娅:弟弟生命中的小行星,自认为父母眼中的“可有可无”

维娅在四岁生日的时候,曾向母亲伊莎贝尔许愿,想要一个弟弟。然而弟弟的出生,无疑分走父母所有的爱。虽然她维娅同情弟弟、爱护弟弟,但是她的内心总感觉不公平。尤其是在失去好友米达兰的时候,她的那种感觉愈发强烈。

在认识贾斯丁之后,维娅从没有说过她有个弟弟,更没有提及过自己的家人。更多的时候,她更加怀念的还是死去的祖母。特别是想起祖母对她的爱,她露出久违的笑脸。当母亲答应陪伴她度过万圣节,她内心高兴无比。后来弟弟在学校出现呕吐,伴随着母亲的匆忙离开,维娅显得非常生气。

其实,维娅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她很爱弟弟,另一方面却又不想弟弟分走父母的爱。而这种矛盾的状态,正是造就她错误判断的根源。或许,她真的只是弟弟生命中的小行星,但她绝不是自认为父母眼中的“可有可无”。在我看来,在适当的时机,父母没有均衡对孩子的爱,孩子就会被内心虚假的自我取而代之。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③、威尔: 口是心非而伤人,实际上他是伤害了自己

影片中,威尔是一个大大咧咧、阳光大气的男孩。刚认识奥吉时,他并没有对奥吉的长相感到惊讶。后来,他和奥吉成为了朋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交流、那段时光他们彼此都收获了很多。

然而就在万圣节这天,威尔鬼使神差地与他人嘲笑奥吉的丑陋。躲在一旁的奥吉偷听到了威尔伤人的对话,只得伤心地转身离开。自那以后,奥吉不再搭理威尔。

仔细想来,奥吉是威尔生命中的小雨,雨水滴下的声音和着威尔的心跳,静静地绘制成一幅友谊的彩画。威尔浑然不知的是,他暗地嘲讽奥吉,实际上他是伤害了自己。

换句话说,威尔违心地将奥吉判断为一个丑陋的人,算是暂时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但他却隐藏了最真实的自己,以至于电影后半段他会因着奥吉的不理睬,感到苦恼和烦心。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4、米兰达:内心的虚荣掀翻了友谊的小船

一开始,米兰达是维娅最为要好的朋友,她们在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如同亲生姐妹一般。然而,米兰达因着父母的离异,非常羡慕维娅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一次野外旅游中,将自己当做维娅,编造了一段与维娅一模一样的身世。旅游回来,米兰达害怕自己的谎言被维娅拆穿,便疏远了维娅。

其明面上看似是米兰达内心的虚荣掀翻了她和维娅之间友谊的小船。在我看来并不是那样的,米兰达发自内心的想要成为维娅,无非还是缺少家庭的关爱。更多的时候,米兰达还是将自己判断为一个可怜之人,才会用心编造谎言来进行自己防御和保护。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生活之中,人们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判断,包括对自己、对他人。成功时洋洋得意,总感觉自己很厉害,没什么做不到的;失败时伤心绝望,总感觉自己很差劲,做什么都没用。其实,只要我们学会放手,停止对自己的判断,生活就会轻松很多,甚至很大可能创造生活的奇迹。那么如何才能停止判断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1、学会像日落一样欣赏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存在的方式》一书中曾经写道:

我知道的最令人满意的感觉质疑,也是另一个人最存进成长的经历质疑,来自于我以欣赏日落的方式欣赏这个人。人们就像日落一样美好,如果我们之所以能真正欣赏雷洛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它。

众所周知,每一次的日落随着它的发展,总是会千变万化,时而光亮、时而昏暗,甚至连它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而我们只能敬畏地看着它、欣赏它,不能改变它。正如电影中的奥吉一样,他就如同一个日落一样,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出生,但他能够学会欣赏自己。比如有人问奥吉为什么不去整容?他说自己是经历27次整容手术,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的帅气。

生活中,我们可以像日落一样将自己敬畏地展现出来,选择为我们已经成为的人而欣赏自己,而不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我们选择欣赏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将当前糟糕的状况与我们希望的状况进行比较。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2、在幸与不幸面前,遵从内心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2015年,班杰明-卡莱门廷凭借首张专辑获得水星音乐奖的肯定,更是以诗歌般的音乐与独特的嗓音征服了音乐界。班杰明出生在非常保守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担心孩子受流行音乐的腐败影响,禁止他接触流行文化。

十六岁时,班杰明辍学离家出走,露宿街头。在不幸面前,他坚持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阅读大量书籍,从诗歌到字典无所不包,甚至是依靠听觉自学钢琴,在地铁站卖艺探索自己的声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唱片公司发掘并签约。

在我看来,遵从内心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这是停止判断的最好方法。正如影片后半段中的奥吉、威尔、维娅以及米兰达,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选择放下错误的判断,回归自己的初心,也就是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因为这样,他们在最后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3、将所有的事物都视为好的

生活的黑暗、痛苦和绝望,总是让我们陷入无穷无尽的负面情绪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治愈和解放自己。其实,当我们转换角度,将所有的事物都视为好的,我们看待问题的心态就会发生转变。

正如电影中一个经典的情节:奥吉第一次去学校,看着无数同学投来鄙夷的目光,开始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随后他却将自己当做一名宇航员的出场,正在接受所有人的追捧和欢呼。

其实,我们只是看到或者想到事物的消极方面,内心就会感到害怕,而害怕就是我们内心的“恶魔”,不断将负面情绪推向我们。如果我们将所有的事物都视为好的,那么“内心恶魔”就会不攻自破。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03、普尔曼夫妇与奥吉、维娅的相处,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启示

影片的最后,奥吉站在主席台前,校长亲自为他戴上了学校最高荣誉奖章,可以说他是凭借自己的善良和坚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然而,奥吉的成功,并不属于他一个人,还与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息息相关。那么,站在普尔曼夫妇教育孩子的角度,他们又给我们在现实的教育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教育启示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伊莎贝尔坚定散发美善的爱,让奥吉所有的不幸容光焕发

影片中,伊莎贝尔面对先天面部残疾的奥吉,从来就没有放弃。不仅如此,她为了奥吉放弃绘画梦想、放弃了论文,而将内心之中最真挚的爱,全部都给了奥吉。每当奥吉因为丑陋被人嘲笑和歧视而感到伤心的时候,伊莎贝尔总是借着各种各样的例子跟他解释、鼓励、并告诉奥吉,他并不丑陋。

显然,伊莎贝尔爱的意义很是巨大,她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奥吉,让奥吉所有的不幸都容光焕发。然而,伊莎贝尔并没有对奥吉一味的溺爱,反倒是在鼓励、表扬、批评这三个方面从不含糊。

她的爱中有一种坚定,坚定之中又散发着不一样的美善。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2、内特的爱中透露着幽默的元素,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幽默是一项永不过时的沟通技巧,它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窘境或人际交流的夹缝中,找到一个准确的平衡点。而影片中的内特却有着这样的幽默。尽管他帅气高大,有些怕老婆,但是他对奥吉的教育总是会将他的幽默风趣带入其中。每当奥吉面对挫折时,内特总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利用自己的幽默逗得他破涕为笑。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桑贝的插画书《童年》,桑贝的每一幅插画内容都令我印象深刻。纵然是紧绷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凝滞的僵持,还是暴风雨来临前夕的无声中,他的画面中总是会透露出幽默的元素。

因此说父母的幽默,对于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孩子本来心情就不好,作为父母还表情严肃的告诉他要怎样怎样?试想一下,你是一个孩子,你会接受这样的父母吗?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3、让孩子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

影片中,伊莎贝尔和内特有着引以为傲的职业,健康的身心,以及生活中想要的一切。以他们的生活条件,足可以给奥吉请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可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做,特别是伊莎贝尔坚持让奥吉去学校读书,接受生活的挑战。尽管夫妇俩都非常担心奥吉,可是他们却从没改变主意,因为他们都明白孩子躲在家里,就永远不可能长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犯下过度保护孩子的错误。他们总以为倾尽自己的一生,将孩子捧在手心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我看来,很多父母并不能如愿,这只会让孩子失去面对挫折的能力。

乔·布朗曾说:

一次挑战就是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你能力的一次机会。

换一句话,孩子失去了挑战,那么他就将失去了一次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每个人活着,就是在每一次的挑战中,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试想一下,我们连挑战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又谈何成功?

豆瓣8.6《奇迹男孩》:停止判断,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结束语:

《奇迹男孩》整部电影的基调十分明显,无非就是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故事叙述。或许,电影的剧情有些过于理想,但综合起来看,电影的每一幕都包含着爱和宽容。然而在此期间,几乎所有剧情人物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心理转变过程,那就是他们都停止了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判断。而这,正是他们美好结局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