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01整理概况


整理区域: 书房、阳台

整理物品: 书籍

整理需求:不需要的,重复的,捐出去发光。

还需要的,心动的,留在书房里。


02整理背景


委托人龙先生是一位学者,70年代的高材生,长期工作在一线,因工作需要查阅各类的工具书。历经三、四十年的累积,这些书不仅装满了家里的书柜、书房,还堆满了半个阳台,餐厅的一角,家俨然变成了仓库。


↓ 阳台和餐厅堆积的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龙先生在几年前就动过整理的念头,可是一提到整理书,家人异口同声:“整什么啊,全部卖废纸好了!”


但书,对于学者来说就是生命,对龙先生来说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些书中有很多是绝版稀缺,价格不菲的专业书籍。对刚步入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能拥有一本都是奢侈的事情。这对龙先生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富。


龙先生感叹说:我现在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说穷书生了,穷得只剩下书了 。


03整理故事


整理师有个职业病,是哪里最乱,目光就会聚集到哪里。我们到了龙先生家,目光就被阳台上的书和杂物吸引过去了,狭窄的小阳台已经无处落脚。书和杂物同居一处,风吹日晒,落满灰尘,龙先生显得很无奈。


我们开始把阳台和餐厅一角的书籍拆箱集中,筛选分类,打包定位,开始战斗!


↓ 阳台和餐厅书籍集中拆箱筛选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进入最重要的筛选分类环节,整理师小伙伴拿出一本本书擦拭灰尘,递到龙先生手里。每一本书都珍藏着久远的记忆:


翻到了主席照片,回忆起那个年代。

找到一份旧报纸,聊起了重要事件。

看到友人提笔的赠书,说起那段故事。

寻到学生时代的读书,记忆如涌泉喷射而出!


↓整理师在认真擦拭每一本书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 值得珍藏的记忆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龙先生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不断回忆:


这个是我大学时的课件!有好几十年啦;

这是我一直跟进的项目,二十几年啦;

这三个大项目中我是唯一一个都参与的人员;

这是当年的规划方案,我全程都参与的;

这里面有我们的一篇论文;

这个是那年去台湾参展,x馆长送我的;

这是在香港参与一个大项目,x名人送我的,上面还有他的题字;

这是去日本时,x送给我的,上面还有题字;

这是xx画家送的,现在已去世了……

这个是中国第一次用这种技术(翻开书后指着光盘)出书附带光盘。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龙先生看着书的目光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目光温暖而慈祥。我们也被书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


龙先生对每一本书都舍不得,总觉得有一天会需要它们。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了一部分科普专业类的书籍捐给朋友,一部分送给一线的工作者,大部分书籍送给Y先生。因为Y先生有超大的书房,很乐意接收和暂存龙先生的书,并且能够满足龙先生随时可以去那儿拿回来看的要求。


龙先生说,“唉呀!这些书陪伴了我这么多年,滋养了我,成就了我,我却要将它们送走,真是五味杂陈啊!真心舍不得啊!”


↓ 我们协助龙先生给图书分类装箱,标记上编号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 捐给D先生的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 送给W先生的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但总算给心爱的书籍找到了好归宿,龙先生也渐渐做到了放下和舍弃。他说,“现在整理是最好的时机,如果放在三年前,那时候我放不下舍不得,没有今天这么果断!”


楼上楼下,搬运装箱,封箱标记,18箱书籍打包完毕。手洗了又黑,黑了又洗。两个温柔女子今天做了一回女汉子。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纸箱不够我们秒变打包能手,方便送出时携带。看看这些打包好准备捐送出去的书籍:

↓ 打包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04整理前后对比


阳台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书房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05结语


整理接近尾声,我们特别交代龙先生在那些丢弃的书籍里再检查一下,以免有误,他缓缓的说了一句:“丢了就不要再看了,不然又要捡回来了!”那种情感就像母亲割舍不下要远足的孩子。


整理结束看着打包好准备捐送出去的十几箱书。龙先生终于松口气说:“头疼几年的事情,今天终于解决了!我一个人肯定是没那么快整理好的,也不知道怎么入手,幸好有你们来帮忙,太感谢你们了。”


↓ 装箱和打包好所有捐送的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第二天,龙先生发来感言:很好,有成就感,同时也有忧伤感,一直给予你养份的东西要舍弃掉。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艺恩老师曾说过:“整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重新选择的过程,你对自己诚实了,你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了,就不会毫无收获”。舍弃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选择更好地生活。打开封存许久的书,送给能让她重焕生命的人,让她继续发光发热,这也是龙先生的一大心愿。

END

文|张进 海玲

图|张进 网络



给它们一个好归宿——帮老专家整理珍藏40年的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