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三 信用財富)

第三課:信用財富


哈囉,歡迎大家來到底層樂話家園,我是底層人阿冬。大家不要介意,這個底層不是指階層,而是想倡導一種生活及學習態度,因為當下的世界太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了,大家都去追逐一些表象,不去深層思考底層邏輯。所以只有底層心態才能海納百川,底層視野才能綱舉目張,底層思考才能看清本質。

好,下面開始第三課:

信用財富[貨幣]:也就是當下的貨幣形態,如美元,人民幣等。

上面兩堂課我們講了財富的本質形態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這兩種財富需要交換,互通有無時怎麼辦,因為你不可擁有所有,比如他有牛,我有羊;我有酒,你有故事(這個故事就是精神財富)。所以最早在沒有計量貨幣時就進行易貨,就是互相換貨,但沒法準確並方便的衡量,於是就用一物質當一標的價格,歷史上貝殼、羊皮、金銀都當過標物,這些也可稱為貨幣,為實物貨幣,近代金銀是主要實物貨幣。

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三 信用財富)

隨著讓交易更便利出現了紙鈔,如中國最早的紙幣就是北宋時期印刷的“交子”;歐洲最早的紙幣是1661年由瑞士銀行發行的。但印的紙幣一定要與實物貨幣掛鉤,並且與人類所創造的增量財富同步增長,否則就會惡性通貨膨脹,我們國家歷史上幾個朝代就因為此政權更換。

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三 信用財富)

清朝咸豐年間的銀票

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三 信用財富)

近代,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主,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但各國要求美元必須與黃金掛鉤,35盎司兌換美元,然而1971年後美元與黃金脫鉤,世界正式進入到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的信用財富創造時代中來。這些我會在後面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一課中講。

總之,直白些講,貨幣應該是實質財富的等價交換工具,他們的數量應保持同步,若不同步,僅用任何信用擔保來創造的紙鈔就是信用財富,隨著信用財富的開始,世界就進入了神秘而血腥的虛擬經濟社會中來!

最後,給大家即興演奏一段鋼琴,做為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