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回報越大的事情有哪些?


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回報越大的事情有哪些?

慢速講話

當你上過臺,講過話,不帶草稿的那種,你就會明白慢慢地說話是多麼的重要了。

其中的好處不只是給自己充分的思考時間,避免忘詞,更是給自己情緒上的一種安定,以便能想出更多緊張時說不到的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人口無遮攔,冒冒失失的毛病的根源多半是思慢口快——這時候保持慢速的口調就十分有效。

還有就是,淡定地講出一個笑話,遠比你匆匆說完一個笑話效果要好得多(個人親身體驗)。

不要以為這麼一個小小的習慣很簡單,許多人包括答主我一到臺上就緊張得要死,口速很容易不由自主地會加快。而我平時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我很喜歡關注演講者的語速,感受他們站在臺上的感覺,不論內容多麼得空泛,我都佩服他們,特別是領導人,哪怕講得再慢,至少很連貫,除了一些官員,「額,這個嘛……嗯,額……」(硬實力在那了,沒辦法。)

而像華少那樣的,畢竟少數,我常常會偷偷地想,他一定默默地蹲在臺下把那個臺詞唸了N遍了吧……做主持人的壓力都很大,這倒是個公認的事實。

剛剛看到一條知乎上的回答,大概意思就是說:別人說什麼你都不要激動,最好能面無表情,寵辱不驚。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影響到你,傷害到你,除非你真往心裡去。@鄧妍

而慢速講話表面上是一種形式,但是有時候形式可以帶動心理上的變化,行為暗示常常比心理暗示更有用。當你能夠以一種悠然的姿態去生活,不只是在講話上,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內部損耗就能夠很好的降下來。我一直認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有些損耗我們甚至是毫無察覺的。當你和別人爭論時,當你在眾人面前講話時,當你還在被他人的一兩句話弄得很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你想發表你的看法(千萬別和別人爭,不然你已經輸了),請慢慢說。如果你還心裡有條梗,哪怕默唸也要慢慢念。

當人處在緊張的情況下,或是思維侷限的時候,智商是會降低的。為什麼有些人越是關鍵的時候越發揮不好,我絕不相信是運氣太差,因為這些人根本慢不下來。

這個時候,不妨讓自己慢下來:心跳還很快沒關係,但動作一定要慢下來。

我記得我前幾年高考的時候,拿到試卷後,我知道我很緊張,所以我寫名字的時候故意慢慢寫,慢慢寫的過程,就能讓思維發散一點,還能想到其他的一些東西。寫答案的時候也不妨稍微慢一點,雖然時間很緊,但沒必要讓自己太快。

而快,往往意味著緊張的開始。

自我意識,或稱自我監視:

關注自己的頭腦思維和情緒

情商高與低是由什麼決定的?也許有人會說出很多現象和特徵,如專注力、自控力、善於交際,但是卻不能給予你絲毫的幫助。

因為你只看到了表象——這些由根源的東西衍生出來的外物,然後當你轉向其他領域的時候,你一樣會困惑。

情商高的人有更多的自我意識,也就是——他能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而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情商低的人往往意識不到問題所在,我的意思是說:根本!意識不到!問題所在。

  • 舉個例子:情商高的人懂堅持。 So ?你只看到了他無比膩害的表現:他怎麼堅持下去的?當你實在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只能把原因歸於——他情商高。


問題的關鍵在於: 情商高的人他能注意到堅持過程中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及時處理這些問題,但是情商低的人他不會注意到這也是一個問題——我,正在討厭這件事情,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所以,它需要被解決。

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情緒,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想法。

  • 再舉個例子:戀愛。


戀愛會提升一個人的情商,當然,並非絕對。因為戀愛中的人會時刻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他會進行自我監視,他會關注自我的一言一行以防導致對方對自己失去興趣。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有些人談很多戀愛,還是一樣的幼稚。這又是為什麼?這正是情商低的表現之一:他感覺很困惑,他覺得是如此的突然,他意識不到有什麼問題,他只是跟著感覺走,無意識、無反省。(反省不等於回顧和情緒的再捲入,而是理性的自我關注)

唯有一個意識到問題存在的人才能進步,這是通往成熟和自我完善的門,而自我意識就是這扇門的鑰匙。問題,永遠是自己思維的問題——你需要更多的自我意識,需要注意到更多的問題。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這是一件非常長期的、需要勇氣的行為。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自我?

因為我們所有作出的行為都是自己在有限信息下認知的有限世界作出的最佳決策,那麼提升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就很有必要。

有時候我們會發脾氣是因為我們意識不到自己正在發脾氣,我們不願意關注自我,關注自我的過程就是收集信息的過程,以增加我們對自身的瞭解,從而作出更符合現實要求的決策。

  • 再舉個例子:


你往往能看到:越是你認為成功的人,他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運行良好,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So,why ?因為更多的自我意識,意識到問題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被關注到,如果健康威脅到了我的情緒,我應該注意到,那麼,解決它!

  • 再再舉個例子:


寫作中如何加粗是一個學問:因為你認為你能瞭解到的東西,人家不一定能有耐心——意識到其中的「自我中心」也是一個問題: 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不是你頭腦認為如何就如何的。那些厲害的人,一定是發現了什麼不可告人的認知世界的方式。

自我意識是一個成熟的理性人所擁有的最明顯和本質的標誌。而成長,必然是一個充滿頓悟、反慣性、痛苦、枯燥但不乏趣味的自我意識過程。

評論有人說到,自我意識太強,太敏感了怎麼辦?

我想,一個真正能意識到自己太敏感的人會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這裡有個更重要的問題:你為什麼明知道自己敏感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才是我真正說的自我意識:存在問題?那麼,我為什麼無法解決它?你有沒有意識到問題中的問題?

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猜測其中一個原因是: 更多的時候,你並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去解決。因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時間都是按照慣性進行的(這幫助我們快速決策),可是一個只按照慣性行事的人,是沒有學習的(學習的真正定義是改變,「改變」發生了學習就在進行之中了)。

回到問題中,如果你真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你就會觀察自己,蒐集數據信息,然後去了解:你在什麼情況下敏感?例如,我常常會在和異性交往的過程敏感,這種熟悉的尷尬感覺常常會不期而至,那麼,繼續觀察。繼續觀察會發現,我為什麼會敏感,原因是很多的,這真的不是一個單一問題:說話、著裝、經濟地位、場合……這些可能都是導致我敏感的因素,那麼留心這些東西、熟悉這些東西,為綜合分析提供根據。

一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人是敏銳的,卻不是敏感的。前者會在早期注意到這個問題然後去知乎詢問,然後堅持改變。我就經歷過這個過程,後來我明白:原來敏感,也是可以鍛鍊的。

因為自我意識是一種純粹的專注問題、發現問題、蒐集問題和數據的思維過程,而敏感,則是一個相對概念,它取決於參考系:什麼程度才叫敏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尺子,當你感到它的困擾時,它就被稱之為敏感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