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新冠病毒疫情讓全球陷入了恐慌,但更讓人心慌的是一個多月的宅家生活,大吃大喝的飲食方式讓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體重值再度飆升,看看體重秤上的不忍直視的數值,照照鏡子裡明目張膽的雙下巴,再摸摸肉肉嘟嘟的小肚,最後若無其事地安慰下自己:沒事,等疫情過去了多跑幾圈就減下去了?天真!經歷了減肥,國人開始學會了認命。儘管扎心,但該知道的還是要面對。。。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01. 每天吃的食物都去哪了?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民以食為天”,每天我們都需要攝取足夠的食物來滿足自身生長髮育的需要,這些食物裡包含蛋白質、糖類、水、脂類、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稱為七大營養素。其中蛋白質、糖類、脂類這三種營養素因為與能量代謝有關,需求較大,也被稱為宏量營養素;而像維生素、礦物質需求量小,我們稱作微量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時時刻刻都在以各種方式參與到人體的新陳代謝中,不斷地“燃燒”,最終蛋白質會變成尿素,脂類和糖類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過呼吸,大小便,汗液等方式排洩出去。除了滿足基本的生命活動需求,那些多出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

這就是“變胖”的原因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02. “開流 or 節源”,這是個問題!

下丘腦中存在著兩對與攝食行為有關的神經核。一對為腹對側核,又稱飽中樞;另一對為腹外側核,又稱飢中樞。飽中樞興奮時有飽感而拒食,破壞時則食慾大增;飢中樞興奮時食慾旺盛,破壞時則厭食拒食。二者相互調節,相互制約,在生理條件下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使食慾調節於正常範圍而維持正常體重。在基礎代謝率一般不變的情況下,變胖的原因,無非就是攝取的能量過多,而活動消耗量相對減少,使體內能量平衡被打破。因此,進食量和身體活動是維持能量平衡的兩個決定性因素,問題一下子似乎變得很容易解決,但誰也沒想到,這場抗爭要面臨的敵人有多麼的可怕。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①千萬年的進化史讓人類基因有了懶惰的烙印

遠古時代由於食物的匱乏,人類體內蓄積的能量往往決定了他們在食物短缺時存活能力的上限,隨著不斷進化,人類變得擁有更強的儲存熱量和減少能量消耗的能力,換句話說,人類基因裡刻上了懶惰。這種能力在物資資料十分豐富的現代社會,成為了人容易變胖的重要內因。想吃胖很容易,但想減肥就。。。

②你有顆想減肥的心,但你的大腦不答應

中國是一個飲食大國,餐飲業的繁榮背後也是因為有一大批吃貨在心甘情願地買單,這無疑又給提上日程的減肥flag添了層層阻力。從少不更事時就在形形色色的味覺誘惑中長大,現在卻要回頭吃清湯寡油的減肥餐,你有考慮過我胃的感受嗎?很多人不知道身體定點理論,當你開始節食,你的大腦會收到迷走神經傳遞的信號,提醒你進食,同時會動用原本儲存的能量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看似有效,但這只是大腦的權宜之計,你的基礎代謝會慢慢降低,直到適應你的飲食節奏,如果你繼續減少進食,那無非就是新一輪的調整,等到你發現自己撐不住了,整天無精打采,還時常因為低血糖頭暈而放棄的時候,結果就是強勢反彈,因為大腦害怕再來一波饑荒,會想方設法儲存更多的能量。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③邁開了腿,你以為在運動,看著更像養生

我們都認為運動是減肥的最佳方式。誠然,運動有益於健康,但對減肥並沒有太大幫助。事實上,與基礎代謝相比,我們用於身體活動的熱量實際上只有10%~30%,而運動所佔的比例更少,你在跑步機上一個小時消耗的熱量,有可能還比不上一杯可樂的作用。運動之後你覺得體溫較高,像是脂肪在加速“燃燒”。其實體溫的高低與代謝的快慢並沒有那麼明顯而直接的線性關係。運動後體溫較高,其實是因為停止鍛鍊後,身體的散熱效率大大降低了,導致身體裡蓄積的熱量散不出去。還有研究證實,身體在散熱時是不會消耗多餘的能量的,因為此時的新陳代謝率並沒有增加,機體只有在產熱的時候才會消耗能量。而且運動之後你會無意識地減少不必要的正常活動,並補充更多的食物,這稱為“代償行為”。或許是嚮往寧靜致遠,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許只是單純的懶,相比之下,散步和慢跑成為了國人運動的主流,近幾年的廣場舞,太極拳也深受歡迎,另外一些泡腳療法,中醫療法,刮痧排毒,減肥茶秘方等等只要加上了減肥的功效宣傳,一大群人趨之如騖,既能減肥,也不怎麼累,管它有用沒用,萬一實現了呢?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03. 如何減肥呢?

搞清楚在減肥中遇到的誤區,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重拾信心,找到正確的減肥方式,畢竟減肥如果這麼簡單,那世界上就不會有胖紙了。

①認真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養成低碳飲食,均衡飲食的習慣

“一個胖紙畢其一生的努力,都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飲食習慣”,無論是南方人愛吃的大米,還是北方人的麵食,這些高度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為了有更好的口感,加工過程中都提出了纖維質等成分,澱粉等糖類成分含量更高,而平時之所以提倡“少油少鹽”,主要是因為口味重的菜餚需要吃更多的主食來匹配中和,自然很容易吃撐了。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②順從內心,不要跟大腦對著幹

減肥者往往是思想上的巨人,非常熟悉各種減肥的套路,討論起來滔滔不絕,但往往都是行動上的矮子。把減肥當作一項自己本能抗拒的任務,效果自然微乎其微。不如學會改變自己內心,去學會好好吃飯,學會健康鍛鍊,感受從運動的過程收穫的快樂,而不要太關注結果,讓大腦慢慢接受正向積極的反饋。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③保持良好的情緒是減肥成功的基礎

減肥失敗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認為是我們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在減肥這件事上注入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按照意志力有限原理,在其他事情上不夠專注,導致不好結果又會帶給我們更多的負面情緒,會讓我們放鬆對飲食和運動的控制。這種情況下,減肥可能對你來說就是一種煎熬,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繼續自己瘋狂的減肥計劃。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肥胖症是由於脂肪代謝紊亂導致過度蓄積引起的體重異常增加,其病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下丘腦異常病變、棕色脂肪分佈異常等因素。肥胖症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並稱為“死亡四重奏”。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是不是胖?胖就得學習!—關於減肥我們不得不知道的小常識

  • 中樞抑制類:利莫那班、西布曲明、安非拉酮等

該類藥物通過作用於下丘腦腹內側的飽中樞使患者產生飽感,從而降低食慾,減少進食。但目前該類藥物發現有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利莫那班能夠增加抑鬱和自殺風險,西布曲明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二者都已被撤市。

  • 胃腸激素類:腸降血糖素、胰澱粉樣多肽等

該類藥物能夠抑制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達到控制血糖,減輕體重的目的。但容易引起腸脹氣、腹痛、腹瀉等,個別患者也會出現低血糖反應。

  • 作用於外周組織藥物:奧利司他,賽利司他等

該類脂肪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胃腸道和胰腺的脂肪酶,減少食物中脂肪吸收,促進脂肪水解,但容易引起胃腸道不適。

往期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