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冬瓜

腰斬,把人攔腰斬為兩截,這種刑法的殘酷,在於讓痛苦延長。不像砍頭,一刀下去犯人就斃命。現代的臨床上就有隻有上半身還活著的人。
遭受腰斬的人,是相當的慘的,忍著劇痛在地上打滾,眼睜睜看著僵硬的下半身就在身邊,圍觀的人看了也是”細思極恐“。
腰斬的刑罰,從先秦開始,歷時2000多年,最後被雍正皇帝廢除的。而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則是雍正手下的一個官員——俞鴻圖。
話說,俞鴻圖因為在朝堂上直斥八王黨,而受到雍正賞識。後來,俞鴻圖被雍正欽點河南學政,負責河南的鄉試巡查,沒想到他牽涉進倒賣科考試題裡面,雍正怒判他腰斬。
這種欽定的案子,行刑的劊子手也不敢打折扣,正正經經的給俞鴻圖行了刑。俞鴻圖被腰斬後,上半身在劇痛中翻滾,他用自己的血寫下“慘慘慘慘慘慘慘”七個字後方才死去。
在現場的親家鄒士恆,見此慘狀,那是冷汗淋漓、心如刀割,他在回覆給雍正的時候,真情流露說得雍正都不忍聽下去。最後,雍正就廢除了腰斬。
古代被判腰斬之人,為何卻要笑著賄賂劊子手?因為劊子手可以把握行刑的分寸,能夠讓犯人早點死,少受點痛苦。
如果你沒有親友用財物、人情賄賂劊子手,那麼至少你要在行刑之前跟劊子手關係搞好點,只要他肯幫你一下,你就能輕鬆很多。
其實,行刑的原理:劊子手的下斬處往下邊多一點,犯人就會痛苦多點,因為五臟六腑基本完好;劊子手的下斬處往上面多一點,犯人就可以早點逃出昇天,就變得像日本武士的”剖腹“了,死得速度就要快多了。
子屠龍
如果不賄賂劊子手,就會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腰斬酷刑
腰斬,從腰部把身體截成兩斷的酷刑。身體的主要器官都集中在上半身,當執行腰斬的時候,死刑犯並沒有立即死亡。據說這種酷刑執行完後,將上半身移到銅油板上進行止血,由於不會大量出血,會延續2-3個小時才斷氣。這個段時間是面臨著不得好死的慘痛過程,死刑犯清醒的遭受這種折磨。
殺豬徒弟
劊子手都有一套絕活,有的能一刀斃命,讓死刑犯來個痛快。舉個例子自己看過的例子。有一次村裡的屠夫殺豬帶了個徒弟,老師傅就琢磨的讓徒弟練練手,讓徒弟來殺。徒弟拿起殺豬刀,手不停的發抖,一刀下去,結果沒有殺死,豬的那慘叫聲,整個村子的人都可以聽到。連續來了好幾下,都沒把豬殺死,那些按豬的人破口大罵。這時候老師傅拿起那把殺豬刀,一刀進去,總算了事。其實想想死刑犯就像帖板上的那頭豬,如果沒有賄賂下劊子手,不曉得這死的過程得多受多少罪,想想都可怕。
來個痛快
賄賂後,劊子手稍微往上偏一偏,這死刑犯就可以死得痛快一些,不需要忍受死亡時候的那種黑暗。在臨近鬼門關的時候,還得使勁痛苦的掙扎,久久咽不過去,在這段時間簡直是活受罪。雖然知道要死,但是還是希望痛痛快快的死。
歷史過程
腰斬應該從周朝就開始有了,起初使用的銅製的斧鉞,由於銅比較軟,會做成比較厚,這個一斧下去才能一刀兩斷。從執行的力道、角度、姿勢,就像苞丁解牛一樣,能找到置命的關鍵部位,讓死刑犯儘快死去。要不就像殺豬徒弟一樣,好幾刀都死不了,想想都可怕。到鐵器逐漸的普及後,開始用刀了;再後面發展成鍘刀,更便於操作。
所以說,雖然知道要死,打點下可以讓自己死得痛快一些。
從0到一
腰斬位居中國古代殘忍酷刑之首,犯人除非是觸犯什麼大罪,不然不會被判腰斬之刑。最可笑的是腰斬的發明人李斯卻死在自己的傑作上。
在古代為了維護國家法律和權威,方便劊子手操作,行刑時大多讓犯人跪著。那為什麼會有死刑犯笑著去賄賂劊子手呢?難道是為了讓劊子手對他們手下留情,放他們一條生路嗎?
古代的腰斬最開始用重斧,重斧是由青銅製作而成的,因為青銅不夠鋒利,所以只能做成斧鉞。等到鐵普及後,刀成為了主要的刑具,刀雖然鋒利,但是容易磨損。所以行刑時要看劊子手的技術了,即便是力氣很大的劊子手也不能一次搞定,如果找不準位置,會給犯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那些被判腰斬的死刑犯希望劊子手下手又快又準。不過後來刑具有所改進,改用鍘刀,鍘刀可比大斧鋒利多了,而且可以避免二次加工。
腰斬之酷刑不能立刻讓人死亡
近代醫學說明,腦死亡才能算真正的死亡,人的器官都集中在上身,如果劊子手從腰部及腰部以下的部位砍成兩段,犯人是不會立刻死亡的,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多受點罪,會選擇腰部以下的部位,這樣犯人可以存活一段時間。
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受盡折磨,可以把犯人的上半身放在桐油板上,這樣犯人可以存活幾個時辰,讓人痛不欲生,有些犯人嗷嗷慘叫,悽慘之極。
這麼殘忍的酷刑是誰發明的呢?
李斯出生於公元前284年上蔡縣(河南上蔡)的貧窮人家,是秦朝著名的丞相,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忠臣。
李斯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人,為了幹出一番事業,來到秦國,秦相呂不韋非常器重他,在秦國還當上了小官。秦王下定決心統一六國時,李斯為秦王出謀劃策,得到秦王的重用,所以說李斯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臣,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
秦始皇有個非常寵信的權臣趙高,趙高是出了名的奸臣,他獨攬朝綱,把秦朝的暴虐政策推向巔峰,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秦朝滅亡跟他有非常大的關係。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想擁立胡亥(秦二世)為帝,所以想拉攏李斯,李斯是開國元老,又跟隨秦始皇多年,在朝廷有良好的聲譽。趙高認為想要篡位,必須得到李斯的支持。公元前210年趙高與李斯發動“沙丘之變”,篡改秦始皇遺詔,逼迫公子扶蘇自殺。
後來趙高與李斯爭權,趙高設計陷害李斯,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被滅三族。趙高是非常殘忍的,迫害同僚李斯,用丹藥迷惑秦二世,最後讓李斯受腰斬之刑,腰斬的酷刑就是李斯發明的。
衛長公主受腰斬之時,由於太美劊子手不忍下手
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劉徹與衛子夫的女兒,也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女兒,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腰斬的公主。
衛長公主家族勢力雄厚,舅舅是衛青,表兄是霍去病,衛長公主非常有福氣,他的兩任丈夫都是俊才,所以她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漢武帝晚年疑心病非常重,總是覺得有人要殺他,而且還相信鬼神,詛咒之類的事情。
一次漢武帝做了一個夢,夢裡很多人用木頭棍打他,漢武帝認為是有人在詛咒他,就派人去查,結果查出來是衛長公主幹的,漢武帝腦袋迷糊覺得衛長公主在詛咒他,所以下令將衛長公主腰斬,劊子手在行刑時,發現衛長公主太美了,下不了手,換了三個劊子手才腰斬成功,為了讓美女公主不受折磨,劊子手下手既快又準。
後來漢武帝發現是自己迷失了心智,錯殺自己的女兒,不過關於衛長公主被腰斬,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後來酷刑腰斬被雍正廢除。
小龍談歷史
沒辦法,疼啊,死也有個快死和慢死的死法啊!賄賂賄賂劊子手,讓自己少受點罪直接死去,比飽受疼痛,折磨致死強太多了!
腰斬,古代慘無人道的刑法之一,正常人看過一次行刑現場,一個月以後還會覺得噁心難受!據說腰斬是李斯發明的,可笑的是他最後也享受到了腰斬的待遇,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作孽不可活!腰斬大約是在雍正時期才被取消的,原因好像雍正現場觀看了一次腰斬行刑,覺得太過於殘忍了!
人活一世,明知必死,深受折磨還不如早死早超生為好!
你想吧,有人打你一下,疼嗎?疼!可是疼這一下便慢慢緩解疼痛了!有人一直打你,你便會一直疼!腰斬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知道人體的主要構造都位於上半身,腰斬時,刀具越偏上人死的越快,越早脫離折磨!倘若你沒賄賂劊子手,劊子手從腰部著手,刀具還專門慢慢下落,就像切豆腐一樣緩緩的,你雖痛苦,越是越清醒,你在痛苦中看到自己身體分離,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伴隨著血留了一地,精神刺激加上身體折磨,這是何等的遭罪!
最近的一則新聞,臺灣的一位主持人飽受癌症折磨,選擇了安樂死,也是同樣的道理!其明知必死選擇了體面的死法!而被實行腰斬的罪犯明知要“享受”最慘無人道的刑法,當然也想死的痛快一些,最好是剎那間自己就死去知覺,一了百了!
總結:中華上下五千年,從野蠻到文明的人類進程!
我們是瀚海自媒體工作室,歷史的記憶由我們為您講述,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希望留下您的點贊+關注,謝謝!
瀚海說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古代在執行各種刑法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很多時候被行刑者如果想少“受罪”,就要看行刑者具體是怎麼操作的了。
比如說古代的庭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打板子,把犯人的褲子扒開,露出屁股,然後拿著板子往屁股上打。比如明朝的時候如果某個大臣在朝堂上讓皇帝不爽,皇帝就會把那個大臣拖出去打板子。
這個時候往往就要看那個大臣和執行的太監以及行刑人的關係了。如果被打的大臣和執行的太監關係不錯,執行太監往往就會腳呈外八字開,看到了這個情況的行刑人就會心領神會,意思就是別當真打。於是表面上看起來被行刑者被打的皮開肉綻,但實際上並不很疼,回家以後敷上藥過些天就完全好了,仍然可以活得生龍活虎一般;但是如果被打的大臣和執行太監關係不怎麼好,執行太監在執行的時候腳就會呈內八字開,看到這個情況的行刑人也心領神會:往死裡打。於是被打的大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受傷不嚴重,但實際上是往骨頭裡打,屬於嚴重的內傷,搞不好就能把人給打死。
而被打的大臣和執行太監以及行刑人的關係好不好,還是看平時的“孝敬”是否到位了。
所以在古代最為黑暗的地方就是監獄,執行刑罰的人也是一個有很多油水的工作。
再比如凌遲,如果行賄給劊子手,往往一二十刀就能結果了你,讓你少受痛苦。如果沒有行賄的話,那就會按照規矩來不會一刀殺了你,而是在你身上割上千刀,讓你活受好幾天的折磨才讓你死去。
再如絞刑,也是看你能不能賄賂行刑者,如果你沒賄賂,基本就會故意拖延你死亡的時間,讓你受盡痛苦而死;如果你賄賂了行刑者,他可以一下子讓你死去,速度很快,痛苦很少。
但是如腰斬這樣的刑罰,要求本身就是一刀,沒有什麼“操作空間”行賄不行賄痛苦都一樣。但是即便這樣也還是有操作的空間的,就在於在處決犯人之後,劊子手會把犯人的屍首留下,如果家人想要回犯人的屍首替他收屍,就需要賄賂劊子手,不然劊子手也不會把犯人的屍首交給犯人的家人。
可以說古代的監獄確實是無所不用其極把,一般都是最為狠毒的人從事這個職業,所以古代的監獄一旦進去了,就不免要受很多的罪,也有很多人進了監獄以後基本給折磨死了,如獄卒不給你吃飯,或是各種虐待,等等。
老威觀史
古代的刑罰可以說十分的殘忍,各個都讓人很害怕,對於腰斬的酷刑,很多犯人會選擇去賄賂劊子手,主要一方面還是為了減輕自己本身的痛苦,如果不去賄賂劊子手,那麼被腰斬的人,很有可能會被劊子手用鈍刀施行,那麼犯人的痛苦就會加倍。
被實行腰斬的人,在很長的時間裡都不會死去,他們會忍受上下肢分離的痛苦,如果劊子手再使用鈍刀,無疑是加重了犯人的痛苦,所以犯人的家屬或者是犯人本人,都會選擇笑著賄賂劊子手,以此來減少行刑的痛苦,被腰斬的人最後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
在古代追求的是全屍,所以賄賂劊子手,讓犯人的上下肢可以不完全斷開,可以獲得一個全屍,全屍是古代死刑犯的追求,也是他們的唯一要求。
腰斬這一刑罰,直到雍正皇帝在位年間才真正的廢除,當時因為考試舞弊的案件,當時主管的官員俞鴻圖被雍正皇帝判處了腰斬,當時的監斬官告訴了雍正皇帝了現場的慘狀,雍正皇帝也是有點不忍心犯人受到這樣的折磨,就下令將這個刑罰徹底的廢除了。
歷史小呆呆
腰斬,是古代一種殘忍的酷刑,就是從犯人的腰部開始,把人砍成兩截。
大家都知道,人的致命器官集中在上半身。因此犯人在被腰斬時,不會立刻死亡,而是頭腦清醒,清晰感受到這種痛苦,過一段時間才會斷氣。試想一下,人在平時受到一點小傷都會感覺到痛,更何況是身體分離呢,簡直是生不如死。
李 斯,秦國的左丞相,腰斬於咸陽。
晁 錯,西漢時期的御史大夫,腰斬於東市。
欒 大,西漢時期的方士,欺君被腰斬。
方孝孺,明朝時期的大臣,腰斬於聚寶門。
俞鴻圖,清朝時期的文官,腰斬於東門。
腰斬一刑在清朝被雍正廢除。俞鴻圖被腰斬時,上半身在地上打滾,痛苦不堪,用沾著血的手連續寫下七個“慘”字。雍正知道後,感覺此刑過於殘忍,因此下令廢除。
南書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也許不知道,古代最黑暗的地方就是監獄。
劊子手則是油水非常大的工作。
滿清時期,死刑犯被處決之前,劊子手都會得到大筆的賄賂。
為啥?不想死前受苦。
比如絞刑,如果你行賄了,劊子手就一下把你勒死,速度很快,痛苦少。
如果你不給錢,劊子手就故意延長你死亡時間,折磨你半死不活。
在比如凌遲,如果你行賄了,劊子手割上一二十刀,就偷偷刺你的心臟,把你刺死,不讓你多受罪。
如果你不給錢,就按照規矩一刀刀慢慢割,割傷幾百刀也不讓你死。
再說腰斬和斬首,倒是沒有太多的說法,劊子手也沒太多勒索。因為行刑都是要求一刀,沒法勒索。但是劊子手還會要求留下屍首作為抵押,尤其是需要梟首的還要押下頭顱。
所以,一般腰斬和斬首的犯人也要提前打點,不然過不了這關。
其實大家看看小說水滸就知道,施耐庵是明代的人,曾經參加過監獄管理。
水滸裡面的監獄就黑暗之極,武松沒有行賄,差點小命不保。
再看看,如果不是李逵照顧入獄的宋江吃飯,怕是等不到行刑就餓死在裡面。
薩沙
腰斬是古代常用的酷刑之一,行刑過程比斬首更加的痛苦,受刑者大多是得罪皇帝的高級罪犯。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將人從腰部截成兩段,由於腰部沒有致命器官,受刑者在被截成兩段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掙扎,才會最終斷氣。因此被判處腰斬的犯人,在受刑前都會提前賄賂劊子手,懇求劊子手能夠在行刑的時候網開一面,將鍘刀儘量往上半身靠,讓受刑者能夠死的更快一些。
古代死於腰斬的名人非常多,秦國的丞相李斯在被趙高陷害後,和兒子一起被判處了腰斬極刑。在臨刑前,李斯哭著對兒子說:多想再和你一起牽著狗去狩獵野兔呀!
說完這句話,父子兩人相互望著對方哭泣,最終都死在了劊子手的屠刀下。明朝的方孝孺也死於腰斬之下,方孝孺為人耿直正義,不肯屈服於朱棣的淫威,最終被判處誅殺十族,方孝孺本人也被判處了腰斬極刑。
在押赴刑場的途中,方孝孺不停地辱罵朱棣,被朱棣將嘴巴割爛。由於方孝孺的案件特殊,劊子手沒有敢於收取賄賂。
行刑後的方孝孺爬行了很長的距離,在地上寫下了十二個半“篡”字,才氣絕身亡。
由於受刑者知道自己必死,即使賄賂劊子手,也要承受極大地痛苦。因此受刑者在賄賂劊子手的時候大多都是淚流滿面,能夠笑著賄賂劊子手的人,必定是看透生死的高人。
在被腰斬的人中,還真出現過一位世外高人,這個人就是辯機和尚。辯機和尚是唐朝時期的高僧,在玄奘法師編撰《大唐西域記》的時候,曾經找了9名才學兼備的高僧來共同研討,其中就包括辯機和尚。辯機和尚被腰斬,是因為他犯了“色戒”,辯機和尚和李世民的女兒私通,給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戴了“綠帽”。
公主同和尚私通的事情敗露後,李世民丟盡了臉面。為了皇家的顏面,李世民將辯機和尚腰斬。辯機和尚不愧是一個高僧,在被腰斬的時候一聲不吭,還把鍘刀上的螞蟻取了下來,拯救了一個小生命。
腰斬作為一項酷刑,在提供震懾力的同時,也加大了受刑者的痛苦。我國古代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是俞鴻圖,俞鴻圖被判處腰斬,實屬一件冤案。
俞鴻圖是一個老實本分的科舉官,從來不肯收取學子們的賄賂,做官兩袖清風。然而他的小妾卻偷偷收取了學子的賄賂,在俞鴻圖前往考場的時候,小妾將答案貼在俞鴻圖的官服上,又讓僕人在考場取下來傳給了學子。俞鴻圖是一個愚鈍的人,沒能發現這一過程。
後來其他學子告發了俞鴻圖,俞鴻圖被押到京城由雍正皇帝親自審訊。清朝科舉作弊是大罪,最輕也要斬立決,雍正皇帝審訊當天心情不好,從重判處了俞鴻圖腰斬。
皇帝下旨腰斬的人,不需要經過任何等待,當天就能行刑。俞鴻圖沒能來得及賄賂劊子手,劊子手故意讓俞鴻圖慢慢死去,痛苦中的俞鴻圖用手指蘸著自己的鮮血,寫下了7個慘字。這件事最終觸動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下旨廢掉了腰斬,腰斬這個酷刑才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總探長
古代被判腰斬,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因為,斬在腰部以下,當時不會死的,最多也就昏迷了過去,醒來後,犯人的心和腦都還是清醒的,看著自己身體上的血,慢慢的流乾,忍受的那種無以言表的痛。一時半會的死不了。每個劊子手,都有自己的一套絕活,決定犯人死得快慢。如果死的慢,犯人,則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犯人的痛苦就會長一點,如果死得快,那麼犯人的痛苦就會少一點。
腰斬和斬首,倒是沒有太多的說法,劊子手也沒太多勒索。因為行刑都是要求一刀,沒法勒索。但是劊子手還會要求留下屍首作為抵押,尤其是需要梟首的還要押下頭顱。人體的重要器官都在身體上半部分,所以當犯人被腰斬時,越接近上半身,死的也就越痛快。反之,犯人需要承受的痛苦也就越多。如果犯人想要少受痛苦,那必須要笑著賄賂劊子手,尋求一個比較痛快的死法。
所以會經常賄賂劊子手,期望可以少受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