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滿清十大酷刑之一的“腰斬”是如何被雍正廢除的?

BeYourGuy


滿清十大酷刑並不都是滿清所發明的,只是滿清用的比較頻繁。

而十大酷刑也只是一個名目,實際上所涉及的酷刑遠遠不止十種,比如有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宮刑、活埋、鴆毒、鋸割、彈琵琶、騎木驢等等。

腰斬指的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為兩截,因為人體的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腰斬後,還會保持神智清醒,得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如果有人跟犯人有仇,想讓他多受點罪,就會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部位動刀,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極。


腰斬在周代就已經出現,到了雍正時期就被廢除了,這跟一個叫俞鴻圖的文人有關。

俞鴻圖,浙江海鹽人,康熙五十一年進士及第,入選庶吉士。

雍正十年,俞鴻圖被任命為河南學政,也就是負責河南的教育和文化學術之類的事情,俞鴻圖為官清廉,辦事小心謹慎。

俞鴻圖抓科考作弊抓的很嚴,不過他的僕人貪圖錢財,就和俞鴻圖最寵愛的小妾林氏串通,收取考生賄賂,幫助考生作弊。


具體的手段是:在舉行院試前夕,先由林氏偷偷把試卷貼在俞鴻圖官服的後背裡面,等俞鴻圖來到學政衙門,僕人就伺候他脫下外褂,隨後把試卷揭下來,再傳遞給考生。

簡單來說,就是洩題。

因為洩題,就錄取了不少一竅不通的考生。

久而久之,人們就發現了蹊蹺,就說俞鴻圖以權謀私,販賣秀才。消息傳到河南巡撫王士俊那裡,就彈劾俞鴻圖。

雍正得知後大怒,派人前去調查。

因為證據確鑿,俞鴻圖百口難辨,雍正當即下令腰斬俞鴻圖。


前文也說過,腰斬是一種很殘忍的刑罰,當時家屬一般會給劊子手“規費”,有了“規費”,才可以砍利落點,讓犯人迅速死去,少受點痛苦。

因為俞家涉事的人太多,家中一片混亂,加上事先又沒有得到通知,自然就沒有“規費”給劊子手。

行刑當日,劊子手毫不留情,俞鴻圖被砍成兩段後,神智依舊清醒,痛得在地上滾來滾去,隨後他用手指蘸著自己的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實在令人目不忍睹。

雍正聽聞他的慘狀後,覺得此法過於殘忍,於是下令廢除此酷刑。


金兔歷史


這其實是個流傳很廣的謠言。

歷史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滿清十大酷刑”,這只是影視劇的作品。所以,雍正也就不可能去廢除腰斬了。

早在清朝以前,腰斬就被廢除了。

那麼,為什麼會傳出雍正廢除腰斬的謠言呢?

這還得歸功於後人的演繹。例如,在通俗歷史作家林濤撰寫的《正說清朝三百年》中,煞有介事地提到雍正廢除腰斬的經過——

據說是在雍正十二年(1734),河南學政俞鴻圖被判腰斬。

在行刑的過程中,俞鴻圖用手指蘸著自己流淌在地的血,並在地上寫了七個“慘”字,隨後痛苦死去。

消息傳來,雍正覺得於心不忍,變決定廢除這個酷刑。

然而,這只是個後人瞎編的故事。

林濤的靈感,來自於民國初年小橫香室主人編寫的《清朝野史大觀》,書曰:

俞君(俞鴻圖)既斬為兩段,在地亂滾,且以手自染其血連書七慘字。其宛轉未死之狀,令人目不忍睹。

歷史寫作,最重要的一點是鑑別史料。

民國人寫的野史大觀,沒有任何可信度,把它當成真事宣揚,完全是不專業的體現。

俞鴻圖確實是被雍正判了死刑,但刑罰是斬立決。

什麼是斬立決?就是砍頭!

比砍頭更重的酷刑,其實是凌遲。此外,沒有“腰斬”這種介於砍頭、凌遲的十大酷刑之一。

事實上,腰斬這種刑罰的最後一起案例是在唐朝,此後的幾百年間,基本上沒有再見過這種刑罰。因此,腰斬早在清朝入關前就被廢除了。


HuiNanHistory


很多人對於“滿清十大酷刑”的印象,應該是來自於這部電影:

但實際上所謂的“滿清十大酷刑”是謠傳,我們也可理解為是藝術加工,電影中所展現的“酷刑”,其實早在滿清之前就已經出現,而且絕大多數的酷刑並非滿清獨有。

早在秦朝時期,甚至是更為久遠的殷商,就已經有腰斬這種慘絕人寰的酷刑出現,而且最初的腰斬酷刑是用“刀”,後來由於青銅所鑄的刀太過柔軟,不利於切削,因此才做成了“斧鉞”。

《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

(圖:商朝斧鉞)

後來秦朝時沿用腰斬為五刑,著名的丞相李斯,正是被腰斬處死於咸陽,後又夷滅三族。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李)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至於問題中所問的“雍正廢除腰斬”,據我查證後得知,這件事只是野史記載,尚未明確,說到最後一次腰斬,網上流傳甚廣的版本,正是雍正朝的官員俞鴻圖,因營私納賄而被雍正處以腰斬,據說雍正在親眼見到腰斬的慘烈之後,動了惻隱之心,遂將腰斬廢除。

然而真實的歷史記載卻直言俞鴻圖是被“斬立決”,而非網上盛傳的被處以腰斬。

《清世宗實錄》裡就有明確記載:

雍正十二年三月,丙申,刑部議奏,參革河南學臣俞鴻圖,受賄營私,應斬立決。得旨,俞鴻圖著即處斬。——《清世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一》

所以通過上段史料可知,俞鴻圖所受的真正刑罰,其實是斬刑,即斬首之刑,而非坊間謠傳的腰斬之刑。

至於腰斬何時被廢除,目前尚不可考,而歷史上最後一次出現有史可考的“腰斬”,是在唐太宗貞觀年間,由於名為“辯機”的和尚與高陽公主私通,唐太宗發現二人的私情以後,大怒之下便將辯機處以腰斬。

《資治通鑑》: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

此後腰斬酷刑便未再見諸史料,據我推測,可能也是因為此刑太過慘絕人寰,於人理所不容,便在潛移默化中被逐漸廢用。


錢品聚


腰斬並不是滿清發明的,這種刑罰在周代已經出現,之所以被納入滿清十大酷刑之一,是因為在滿清使用最為頻繁。主要用於滿清大屠殺,針對汗、蒙以及其他南方民族。

腰斬非常殘忍,行刑者用斧頭把犯人腰部砍成兩半,因為人的主要器官在上半身,被砍成兩半後,不會馬上死去。人被斬完以後還會神志清醒,過一段時間才會氣絕身亡。

從周代開始,受到腰斬名人有很多,一直到雍正年間才被廢除,據說跟一個叫俞鴻圖的人有關。

俞鴻圖,字麟一,浙江海鹽人。雍正十年時被任命為河南學政,是負責一個省的學校教育和各種文化學術之事,舉人考試也是他負責。按照現在來說,他的官職相當於教育廳長,還是很大的。俞鴻圖在位時工作認真,很有責任感,從未出現任何差錯,卻被自己的僕人和小妾連累,導致丟了性命。

有一次科考時,俞鴻圖囑咐在考場外值班的僕人,務必防止有人偷送考試資料給考生。萬萬沒想到的是,僕人受到賄賂,和他的小妾串通好,幫助考生作弊。小妾把考試的資料貼在俞鴻圖的官服裡面,俞鴻圖穿上進考場脫下後,僕人又把資料撕下來傳給考生,以此收取賄賂金,可憐大老爺對這件事並不知情。

沒多久,這件事被鬧得滿城風雨,民間都在傳俞鴻圖洩露考試資料。此事傳到了其他官員耳中,直接對俞鴻圖彈劾。雍正大怒,命人徹查此事。一開始俞鴻圖否認自己受賄,直到小妾和僕人認罪後,他才知道自己被坑了,只能乖乖伏法。由於賄賂的金額有萬餘兩,雍正決定用腰斬處死俞鴻圖。

腰斬可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劊子手執行腰斬時,犯人若想少受點折磨,死得痛快一點,就給劊子手一些銀兩。不然的話,劊子手在動手時,會刻意往腰下面一點砍,讓犯人神志清醒疼痛至死。俞鴻圖被綁到刑場時鄒士恆才告訴他是腰斬,這時候已經來不及準備錢了,劊子手給了他慢死。俞鴻圖的上半截身體在地上翻滾,痛不欲生,用手指蘸血連續寫了七個“慘”字。

官員將俞鴻圖的慘狀上奏後,雍正帝覺得此刑太過殘忍,於是下令廢除。


南書歷史


何為“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劊子手用重斧在犯人腰上猛砍一刀,將犯人截成兩半。

腰斬最早出現在周朝:周朝的死刑有三種,車裂、斬、殺。其中斬就是腰斬。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季龍志在窮兵,以其國內少馬,乃禁蓄私馬,匿者腰斬。”《秦並六國平話》卷下:“李斯、李由雖無罪犯,枉受其罪,只得枉招……遂具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三:“元璋知道《上梁文》又是高啟的手筆,舊恨新罪一併算,把高啟腰斬。”

處於腰斬的歷史名人:

1、李斯:始皇帝去世後,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帝、迫使扶蘇自殺。後與趙高爭權,被誣告李斯與兒子謀反,被二世腰斬於咸陽鬧市。

2、晁錯:西漢時期,晁錯提倡“重農抑商”政策,提議削藩損壞諸侯利益,諸侯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為儘快平亂,景帝將晁錯腰斬於東市。

3、欒大:漢武帝時的方士,因漢武帝好神仙,欒大以能通神、且能令武帝長生不老為噱頭取得武帝信任。後武帝發現欒大的方術大多不驗,欒大並不能通神,皇帝的信任換來的是欺騙與失策,還因此耽誤了長公主,憤怒的武帝將欒大腰斬。

4、辯機:唐代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人。十五歲出家,師從大總持寺著名的薩婆多部學者道嶽。並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與唐太宗之愛女高陽公主私通,後來高陽公主相贈之金寶神枕失竊,御史庭審之時發案上奏,發現高陽公主與辯機的姦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

5、俞鴻圖:雍正年間,科考時,他的僕人欲得舉子賄賂,與他的妾林氏串通,收受金銀幫助他們作弊。雍正十一年河南巡撫王士俊彈劾俞鴻圖納賄營私,雍正帝遣戶部侍郎陳樹萱查明屬實。劊子手執行腰斬,犯人要想快死,必須給錢。但由於俞鴻圖綁赴刑場時才得知自己被處以此種酷刑,所以沒有準備銀兩。劊子手給了他一個慢死,俞鴻圖被腰斬後,上半身還能在地上打滾,鮮血滿地,他用手指蘸上自己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慘”字,才痛苦地死去。雍正帝也以此刑殘酷至極而下令封刀,腰斬之刑自此廢除。


林大陸楊


對民間壓制最深的最深的雍正王朝怎麼可能廢除如此“酷刑。

關於雍正最早廢除酷刑“腰斬”的消息來源於俞鴻圖科舉舞弊案,因為一名官員目睹了俞鴻圖因為腰斬痛苦死去的畫面於心不忍,向雍正建議廢除殘忍的酷刑腰斬,事後雍正正式廢除了腰斬酷刑。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而且可以看到還有比腰斬更殘酷的凌遲都沒有被廢除,腰斬怎麼可能廢除。乾隆時期的文字獄,對待不聽話的文人首犯都施以凌遲加以警告。到了滿清末年,清政府更在鎮壓農民起義運動時,更是對俘虜的農民起義運動的首領施以凌遲。即使投降也不放過,其中著名的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在大渡河投降清軍,遭到了當時清軍將領駱秉章就地處以凌遲之刑。

而清朝真正廢除酷刑還要等到1905年,法學家沈家本奏請清廷廢除酷刑,這才得到朝廷響應從官方文件上廢除酷刑,但是根據外國人拍攝的照片來看直到1920年這種凌遲酷刑還有施行。因該說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徹底斷絕了酷刑的施行。


陸棄


到了清代,刑罰種類更為繁多。為人熟知的滿清十大酷刑並不是清代的專屬,而是從古代承襲而來。滿清十大酷刑其實是泛指,並不是單單的十種刑罰,而是代表滿清的酷刑,它包含了: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滿清十大酷刑中,腰斬赫然在列,但"腰斬"的廢除也是在清朝。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用利器從腰部位置將犯人斬成兩段。由於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所以處以腰斬後,常人是不會立刻死去的。那麼這段時間,留給犯人的將是錐心之痛,那情景可想而知,簡直慘不忍睹。腰斬起源於周朝,這種殘忍的刑罰,在古代一直沿襲了千年之久。因而,很多人都死於此等酷刑之下。著名的有秦朝丞相李斯,漢景帝時期的御史大夫晁錯、唐太宗時期與高陽公主私通的和尚辯機、建文帝時期的名士方孝孺。這些名人志士,無一例外的死於"腰斬"之下。而最後一位死於腰斬之刑的人是誰呢,此人乃是雍正年間的河南學政俞鴻圖。


據史料《正說清朝三百年》記載,雍正朝的科舉考試,防範極嚴,對於科場舞蔽者,雍正皇帝顯然是絕不姑息的。俞鴻圖此人,治學嚴謹,頗有官聲。作為河南學政,他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員,相當於現如今的教育廳廳長級別,是一位響噹噹人物。可惜的是禍起蕭牆,壞就壞在他有一個貪財的小妾。

俞鴻圖的小妾與僕人串通起來,收受賄賂,大肆斂財。這一次,兩人又盯上了科舉考場。俞鴻圖的僕人暗地得知考題後,將試題資料貼在了俞鴻圖的官服後。等俞鴻圖穿著衣服出去後,僕人再輕輕撕下資料,送給應試者。這一出暗度陳倉可害死了俞鴻圖。



此次科場舞蔽大案,不久就東窗事發了。雍正皇帝得知後大怒,不由分說,將俞鴻圖判處"腰斬"極刑。由於此案的判決執行神速,俞鴻圖還沒打典好一切,就被推上了刑場。本來,俞鴻圖可以託人給劊子手送上一點小費,這樣"腰斬"時,劊子手就會將施刑位置稍往上一點,俞鴻圖也就分分鐘撒手歸天了。事出有因,俞鴻圖和他的家人並未來得及佈置,劊子手也就沒有格外開恩。俞鴻圖被處腰斬,不得嚥氣,一直在地上寫了七個慘字,方才歸天。


雍正皇帝聽聞後,大感"腰斬"之刑太過殘忍,於是便下令將"腰斬"廢除了。雖然腰斬被廢除了,其他酷刑卻依然留存於世,而且一直延續至清王朝覆滅之時。滿清十大酷刑,是封建社會殘忍與落後的真實寫照,這樣的歷史讀起來,不得不令人感觸良多阿。

歡迎分享吐槽關注


風雪夢不逝


腰斬這個酷刑自古就有,據史料記載,出現於周代,至雍正年間廢除。腰斬,就是從腰部將犯人的身體斬為兩截。最初的腰斬是用斧或鉞行刑,後來鐵器出現,刀逐漸成為腰斬的主角。古代的“斬”主要是指腰斬,“殺”才是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殺頭。


腰斬是在清朝雍正年間因俞鴻圖案被廢除的,雍正十年,俞鴻圖出任河南學政一職。俞鴻圖並不是膽大包天之人,一直是謹小慎微的。但是俞鴻圖有個愛財的小妾,偷走了俞鴻圖主管的考題,高價賣給了考生。最終東窗事發,河南巡撫王士俊就此事彈劾俞鴻圖。第二年,雍正派戶部侍郎陳樹萱和河東總督調查此案,其小妾林氏和僕人認罪後,俞鴻圖不得不為此事承擔責任,憤怒的雍正下令判俞鴻圖腰斬。


行刑的時候,俞鴻圖被劊子手斬為兩截,並沒有立刻死去,而且依然神志清醒,痛苦萬分,他蘸著自己的血寫下了七個“慘”字,最終痛苦的死去。監斬官將這一切稟告雍正,雍正十分震驚,認為腰斬太過殘忍,於是下令廢除腰斬。自此,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這一酷刑,被徹底廢除。


樂基盈語


“腰斬”被雍正廢除是個謠言,之所以晚清沒有腰斬的記載,是因為這種酷刑太過於“雞肋”了。

咱們先說說這個謠言吧,民間傳的很火。

話說雍正年間,有位福建學政名叫俞鴻圖,教育科考之類的事情,都是他負責。這個差事確實還不錯,名利雙收。不過俞鴻圖的運氣不好,他做主考官的時候,小妾竟然和僕人合夥,偷竊試題材料,販賣出去。而這一切,俞鴻圖都被矇在鼓裡。

時間一長,福建科場舞弊的事情,就傳了出去,直接傳到了雍正的耳朵裡。雍正大怒,派鄒升恆前去督辦行刑。這個鄒升恆和俞鴻圖是兒女親家關係,所以不敢透露任何消息。

於是,可憐的俞鴻圖稀裡糊塗的就被問罪,押往刑場腰斬。據說行刑之前,劊子手向俞鴻圖索要銀兩,可以讓他死的快一點,但是俞鴻圖沒有給他。於是劊子手讓他緩死,被腰斬後的俞鴻圖並沒有馬上死去,掙扎了很長時間,用自己的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才氣絕身亡。

雍正聽說這個消息之後,覺得腰斬確實過於殘忍,於是下令廢除了。


民間傳說確實很精彩,但是漏洞太多了。

首先,俞鴻圖這人並非福建學政,而是河南學政。小妾洩露試題的事情確實有,俞鴻圖也因此被查。但是雍正派出去的是戶部侍郎陳樹萱,會同當地官員審查此案。俞鴻圖並不是毫不知情,相反,一開始極力否認的他,後來也承認了收受賄賂。

正因為如此,雍正批准了俞鴻圖的死刑。

但是,正史所記載的,俞鴻圖是“斬立決”,不是腰斬,所以也根本不存在在地上寫“慘”這件事。

對了,還有劊子手索賄這件事,更是不合常理。腰斬的殘忍之處,就是把人攔腰斬斷,犯人還可以掙扎一段時間才死去。不管給不給錢,都不可能死得“很快”。再說了,押往刑場執行死刑的犯人,身上不可能有銀兩的,要索賄,也應該是找犯人的親屬。


實際上,正史當中從沒有雍正廢除腰斬的記載。

我們之所以覺得清朝腰斬的記載並不多,主要還是太雞肋了。歷來酷刑的目的,主要就是給犯人帶來痛苦,震懾百姓。

雖然腰斬相對於砍頭殘忍一些,但是和凌遲相比,又差得遠了。既然要折磨人,那不如選擇更具“觀賞性”、更殘忍的凌遲了。

所以不要覺得雍正很仁慈,他要是仁慈的話,應該廢除的是凌遲。

怎麼說呢,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腰斬不解氣,凌遲才過癮。


七追風


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屆王朝,不管是奴隸時代,還是封建時代,作為統治者都花費了大量心思思考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於是一大批國家的暴力機關應運而生,而與之相伴的則是一些殘酷刑罰的誕生,這些刑罰讓人不寒而慄,恐怖至極,就比如題目所說的“腰斬”。



腰斬作為一項酷刑,實際上他的歷史非常悠遠,就是將犯人從腰部將人斬為兩段。在《史記-尚君列傳》中就有記載: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



史記上在周代以前,對於犯人的死刑是沒有采取腰斬的一說,如殷商時代的死刑多帶有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習俗,如醢,將人剁成肉醬,脯是把人做成肉乾,炮把人進行烤炙,鑊烹把人煮成肉羹等等。而到了周代,砍斫逐漸取代了殷商的“烹飪式”死刑,成為死刑的主流,而周代的死刑有車裂、斬和殺等三種,其中的斬就是腰斬,而殺是斬首。



而對於實施腰斬的工具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改變的,最初的腰斬行刑時用的是斧或鉞,但材質都是銅質,但是銅畢竟沒有鐵質的鋒利,待鐵器普及後,刀逐漸成為斬刑的主角,但是面對的畢竟是人體,其中包括骨骼,對於用刀斬給行刑者帶來了很大的考驗,也給受刑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最終隨著發展,腰斬的行刑工具最終發展到用鍘刀,至此行刑的工具才一直沒有改變。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被處以了腰斬,比如秦國的李斯、西漢的晁錯、唐朝的辯機、明朝的方孝孺等等,他們或者被對手陷害而死,或者是被反對派殺死,或者不聽從新君的旨意而被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點,那就是他們都遭到了對方最深惡的痛恨。



而至於題目所問,腰斬之刑最終是在雍正帝的時候被廢止的,實際上在正史的記錄中是沒有的,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就在於林濤的《正說清朝三百年》,裡面提到河南學政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個被實施腰斬刑罰的人。因為他的小妾與僕人私通,將考試材料貼在了俞鴻圖官服背後補褂之上,俞鴻圖出去,僕人輕輕地揭去給應試者,而他一點也沒察覺到。事發後,雍正帝判處俞鴻圖腰斬,劊子手對腰斬的犯人一向是索取好處費的,得了前下手快點死的快沒有痛苦,沒有錢的就緩緩下刀使其慢慢的死。俞鴻圖當然不知道此事,也就沒有給劊子手錢財,所以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鍘刀往上身那邊挪了挪,這樣犯人被鍘後一般會死不了,因為人的器官大多數在上半身。

所以俞鴻圖被腰斬後仍然沒有死,他在地上連寫七個“慘”字方才死去。雍正帝看到此刑如此慘不忍睹,最終下旨廢除腰斬之刑。

實際上腰斬之刑究竟什麼時候廢除的,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俞鴻圖這個故事成分過高,俞鴻圖被處死不是因為科考,而是因為納賄營私,而且判的是斬立決,而不是腰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