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鍾繇(151年-230年 ),字元常。

豫州潁川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

以功累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

曹魏建立後,歷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職,累封定陵侯。

在魏文帝時期,與華歆、王朗併為三公。230年,鍾繇去世, 243年,配享曹操庭廟。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的發展,被尊為“楷書鼻祖”。

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

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評其書法為“神品”。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199年命鍾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將後方事務委託給他,特別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權力。

鍾繇到達長安後,致信馬騰、韓遂等人,為他們陳述利弊禍福,馬騰、韓遂都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200年,曹操在官渡與袁紹相持,鍾繇送去兩千匹馬供給軍用。


曹操在給鍾繇的信中說:


“得到送來的馬匹,很是應部隊的急需。關右地區平定,朝廷沒有憂,都是足下的功勳。當年蕭何鎮守關中,糧草充足,以至大軍獲勝,也不過與您的功勞相當。”

205年,衛固與張晟、張琰及高幹等人一同作亂,鍾繇又率眾將將其擊敗。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211年,曹操征討關中的馬超、韓遂等人。因為鍾繇充實了人口,得以用來保障供給,曹操便上表任他為前軍師。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213年,魏國建立,以鍾繇任大理,又升為相國。


曹丕在為魏太子時,賞賜給鍾繇“五熟釜”,在釜上銘刻文字說:


“堂堂魏國作漢室屏障。可作相國的人惟有鍾繇,實在像心臟脊骨一樣重要,整夜畢恭畢敬,不知怎樣安處,您是百官的師長,記在這裡以為眾人的楷模。”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220年,曹丕即王位,鍾繇又任大理。同年,曹丕稱帝,改任鍾繇廷尉,進封崇高鄉侯。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鍾繇進爵為定陵侯,增邑五百戶,連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戶,又遷為太傅。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鍾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當時華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進見時都讓他們乘車坐轎,由衛士抬著上殿就坐。

230年,鍾繇去世,享年八十歲。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弔唁,諡號“成”。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在完成漢字的這個重要的演變過程中,鍾繇繼往開來,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一方面他能適應時代潮流,善於學習民間出現的新書體;另一方面他勤奮學習,善於思考與鑽研。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說:


蔡邕受於神人,


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


文姬傳之鐘繇,


鍾繇傳之衛夫人,


衛夫人傳之王羲之,


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鍾繇臨死時把兒子鍾會叫到身邊,交給他一部書法秘術,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訴鍾會。

他說,自己一生有三十餘年時間集中精力學習書法,主要從蔡邕的書法技巧中掌握了寫字要領。

在學習過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地點,有空就寫,有機會就練。與人坐在一起談天,就在周圍地上練習。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紙張,結果時間長了被子劃了個大窟窿。見到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自然景物,就會與筆法聯繫起來,有時去廁所中,竟忘記了回來。這說明了鍾繇的書法藝術確實是自己勤學苦練的結果。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六帖”指《墓田丙臺》(簡稱《丙舍帖》)、《昨疏還示帖》(簡稱《還示帖》)、《白騎帖》、《常患帖》、《雪寒帖》、《長風帖》(其後半部分又名《安厝帖》)。


“六帖”全部為臨本,《丙舍帖》、《還示帖》,成就較高,也較接近鐘體,是上乘之作。至於《白騎帖》等四種則經多人輾轉臨摹,已遠離鐘體。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三碑”是《漢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簡稱《乙瑛碑》)、《魏上尊號碑》、《受禪碑》,這些全為刻本。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和東漢的張芝被人合稱為“鍾張”,又與東晉書聖王羲之被人並稱為“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所收錄的鐘繇的作品有:《賀捷表》、《請許吳主委質表》、《力命表》、《薦關內侯季直表》、《請復肉刑代死刑疏》、《上書自劾》、《處士君號諡議》、《謝曹公書》、《報太子書》、《又報書》、《答太子書》、《與人書》、《詰毛玠對狀》、《雜帖》、《隸書勢》。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蘇先生讀史|鍾繇:曹魏書法家、政治家,與王羲之被稱“鐘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