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父亲含泪对孩子讲;早知大学毕业一月3000,不如出去打工,原因何在?

歌颂美丽乡村


我是达州小王,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老人辛辛苦苦供子女读书,想的就是可以光宗耀祖,也想自己的后人不要在农村生活了。想法dou没错,结果没有达到老人愿望,必然有些失望,也说明了老人还是有点思想封建,虽说家里条件在苦,既然供了教育,可读出来了,不可能一下就有好高的工资啊,也要慢慢来啊,如果都按老人的想法,是不是农村孩子都不读书了,全去打工,也许不止挣那么多,那么,作为子女的,应该劝老人,不要看眼前利益,要看未来,也要理解老人的心态,以上是我个人意见





达州小王


首先,农村的老父亲对孩子要求过高,忽略了人生历练的过程。

一个刚毕业的小子,进入职场,3000元也并不低,这只是开始,后面的前景谁知,大学生发展过程非常快,我工作20年,到手收入才4500元,如果按这种观点看,我不是不该去上大学,老父亲一定以打工的观念在看待儿子,的确,沿海地区打工进厂起新一般可以达到4000元,但这是加班之后的收入,也没有其它的收入了,而且,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可能几十年都这个样子。

其次,老父亲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前景。

不要看眼前的收入,也不要看到手的工资,要看这个行业,有没有发展前景,我上班20年,到手收入4500,但有其它的收入,加起来不会低于一万每月,旱涝保收,休息几个月同样拿满工资,现在退休的人都可以拿到7000多的退休金,其它行业有吗?

最后,老父亲没有看到读书的意义。

读书不是完全为了挣钱,也不是以挣多少衡量读书的价值,因为他们的小农意识只能看到眼前的苟且。不谈诗和远方,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要你拥有知识并加以运用,永远会比没有知识的人拥有的财富多很多。读书是个平台,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和有更宽的眼界,这是老农永远看不到的。


陈海底鱼


这就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寒门难出贵子。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本科遍地走,大专多如狗。

这说明什么?

无非就表明现在的环境不像从前那样,一个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待遇了。

我们再来算算现在读一个大学下来要多少钱,学费虽然每个专业不一样,但4年下来最普通的也要四五万吧,再加生活费,就算一个月1000,一年8个月,也要三万二,再加你实习的租房等费用,那又是多少?

毕业过后,找到一个和自己专业对口且待遇不错的工作有多难我就不说了。

就像问题中那样,一个月3000的工资,还要用于房租、水电气外加人情,3000工资真的够吗?

而外出打工,虽然可能一生就这样定了,但是至少给家里减轻了几年负担,让家里的日子过得不用那么紧巴巴的。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期望与现实的冲突,也才会有含泪这一幕吧!


向一针


这说明什么?

1无非就表明现在的环境不像从前那样,一个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待遇了。

我们再来算算现在读一个大学下来要多少钱

2学费虽然每个专业不一样,但4年下来最普通的也要四五万吧,再加生活费,就算一个月1000,一年8个月,也要三万二,再加你实习的租房等费用,那又是多少?

3毕业过后,找到一个和自己专业对口且待遇不错的工作有多难我就不说了。

就像问题中那样,一个月3000的工资,还要用于房租、水电气外加人情,3000工资真的够吗?

而外出打工

4虽然可能一生就这样定了,但是至少给家里减轻了几年负担,让家里的日子过得不用那么紧巴巴的。






闺女麻麻277


在农村老人眼里来说就是样子老人含辛茹苦的供养子女读书,只要孩子学习好考的上就是砸锅卖铁都要给自己的孩子上学,不就是能盼个以后孩子上高中考大学,有好工作,好的收入,不仅自己家在村里小有名气,有岀头之日,还光宗耀祖吗!结果没能达到老人家的心愿,必然会让老人家失望,失落,难过,伤心,虽说家里条件坚苦,既然学校提供了好的教育,可以读岀来,老人当然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想想终于读书出来了可没成想参加工作工资这样低,感觉白白的读了几年老人家心里委屈😞!上帝绐我们打开一扇门,就会给我们关上一扇窗户,沒有绝对好的工作机会,毕竟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加上感受到在希望实现工作(自我价值)和家庭的平衡,这也是我们职场的共回愿望。可见我们天生是平衡的高手,同样也是最爱纠结的家伙,绝对要完美的理想心态,绝对的追求每一方面都良好最终也会累坏我们。1.大学毕业找工作首先根据自已的学习专业找工作,对口工作最好,2.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工作,有兴趣的工作干起来更激情。3,如果自己的基础不好,就选择些门槛低的工作,比如销售工作,只要自己认頁努力的也会获得更好的收入。





乡村杨英


其实现在人们有一个偏差,总认为大学出来要找好多好多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恒量一个人找不找钱不是看他是不是大学生而也,而是要看他所学如何。

同样还是用大学生来比较学得好的大学生一出校门工资就是几大k上w,一般的也能踩在平均数左右。那些拖后腿的(本来拖后腿应该是我们这些没文化年龄又大的人位置)你们自省了吗?自己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心里明白吗?明白道理的人还有追上平均线的希望,不明白的人就只能生活在抱怨中永远都是拖后腿的人。

父母及家庭孩子是没有选择的,但是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改变,付出多大努力得到多大回报这是有定数的,只要把自己的位置找准、摆正心里就平衡了工作也就好做了,生活就有奔头了。


用户2540094881333


这要看在什么地方,有些地方可能工资从三千涨到一万时间不太长,但在有些地大学生从毕业参加工作至退休也涨不到一万,别说话太偏面了,一点代面,毕竟大中城市少。


太阳底下的君子兰


我是农民工。考入北京,在北京工作是肯定穷,但是下一代500分就能进北大。有些省份500分就没书可读了。眼光要看远。


健为贵


虽然说读书非要脱离农村,但不读书永远就在农村,人只要坚持奋斗过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奋斗中的人离幸福不远,不奋斗的人不管你是这一代还是下一代离穷人就不远了。


帅哥69435187


现在很多野鸡大学(民办专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