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希望学生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护好奇心这几点非常重要


钟南山希望学生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护好奇心这几点非常重要

没有好奇心的人,虽生犹死。


最近,钟南山院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除了聊到疫情之外,钟南山还谈到了自己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见解,并寄语莘莘学子。


关于学习和教育,钟南山说:我经过了至少七十几年的学习,我关于学习的最大体会就是学好基本功,同时还要保持好奇心。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以及这几次抗击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都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和敢于提为什么的精神。

钟南山希望学生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护好奇心这几点非常重要

好奇心太重要了,因为它是人去探索的驱动力,而探索又是人进步的一大主要驱动力。


每个人几乎都是带着好奇心出生的。


举个例子举个例子:有10袋金币,每袋10枚,其中只有1袋是假币,真币每枚重10克,假币重9克。请问最少必须秤几次,才能找出哪袋是假币?


这个时候,如果具备好奇心的话,就会开始想答案。


然后我告诉你答案:


其实是“1次”。


你又会好奇为什么是1次。


不给答案是一种折磨。给答案,却不告诉说是怎么算出来的,是另一种折磨。


为什么会觉得被折磨,因为人天生具备好奇心,想知道答案。


一、两类好奇心


好奇心其实有两类,分为: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对一切新奇事物着迷,无止境的喜新厌旧。激励人们去发现新事物,让人视野更宽。但也让人在走马观花中浪费精力和时间。


我们经常说的三分钟热度,就是消遣性好奇在起作用。


认知性好奇相对更深入和专注,激励人向一个方向深入的探索,激发创造力,使好奇心产生真正的价值。


认知性好奇需要在一个方向了解足够多,直到做出了一些成果才会产品。


一个自己仅仅是感兴趣的,另一个是自己擅长且持续热爱的,两者的差别就是一个只是单纯的感兴趣,另一个是需要积累了足够多的相关知识,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


从“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二、好奇心与生俱来,是进化给我的财富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当中,身边各种毒蛇猛兽。对他们来说,对周围的环境了解的越充分,生存的几率就会越大。


人本能的恐惧不确定性,因为这种位置就是那个时候生存最大的阻碍。所以好奇心其实是我们消除不确定性的一个工具。


为了更好的生存,好奇心会驱动人走出去了解环境,所以人天生就有探索的欲望,想要了解更多。


好奇心是我们个人进步,甚至整个人类进步的一大驱动力。


在科学领域,因为好奇心带来的发现不胜枚举。牛顿因为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烧水壶研究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


达尔文发现海鹦特征的不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研究物种的遗传与变异,提出了进化论。


钟南山希望学生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护好奇心这几点非常重要


爱因斯坦因为好奇光速能否叠加,经过研究提出了相对论。他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商业领域,迪士尼刚刚工作的时候对动画制作的新技术产生了兴趣,他就开始着手尝试,制作了动画短片《小欢乐》,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娱乐帝国。


钟南山希望学生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护好奇心这几点非常重要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对世上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比如包豪斯运动、垮掉派诗歌、东方哲学、商业的运转方式、鲍勃·迪伦的歌词、消化系统的生物学原理等。乔布斯在大学期间上了一门关于字体的课程,不为了别的,仅仅出于自己感兴趣。


三、好奇心与生俱来,但也是脆弱的


人有探索的本能,这会促使人行动。同时也有偷懒和怕麻烦的本能,这会促使人逃避行动。如果一个东西,我们理解起来太困难的话,那人就会倾向于放弃。


比如我现在问一个问题:8×18等于多少?


这个时候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算出答案,那你就很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但是如果我问你88×18等于多少?


那这个时候,心算起来就会觉得比较困难,我们不想要去算这道题了,想要放弃。


一个东西我们稍稍努力就能解决,好奇心就会驱动我们去想,但是如果太复杂,大大超出我们的认知和能力范围,这个时候就会很想逃避和放弃。


所以人的好奇心是非常脆弱的,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


四、怎么保护自己的好奇心


1、不强迫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事情


一个朋友立志开始读书自学经济学理论,选了一本《国富论》,导论都没有看完就放弃了。如果想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可以读一些简单的开始。


我学琴的时候,刚开始也是很难,但是后来我告诉自己保护好兴趣很重要,然后降低了难度,每次练习只学一个八拍,反倒进步得更快了。


2、保持开放的心态


乔布斯说: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要对新知保持饥渴和敬畏,而不是只要看到和自己观念不一样的事物就本能的排斥。


很早之前就有一个朋友拉我一起学习写作,但是我们没去,觉得写作没啥意思,回过头来才发现错过了很多。


3、广泛的涉猎


人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已知的去理解未知的。比如我看书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字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其实就是很多概念自己不了解,没有背景知识。


如果有广泛的涉猎,在接触到新的东西的时候,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让知识在大脑里面产生复利。


就像看《国富论》那个朋友,因为没有基础的背景知识,很多概念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读起来就会异常困难。如果之前有涉猎这方面的一些东西,有一个基础认知,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4、保持质疑、追问原理


小时候我们经常问“为什么”,那是我们对世界认知进步最快的时候。不过后来慢慢的就没有了这个习惯,因为经常问这个问题会显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很笨。


常见的行为和理论我们可以保持质疑,常见的事物我们可以学着多问一下为什么,找找原理。


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里吃饭,发现他们的凳子很高,平常我也不会去问为什么,但是那天突发奇想查了一下,才知道凳子高一点,客户吃得更快,而且吃完倾向于走开,而不是坐在那里闲聊。原理一般比较小的店面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客户流动的效率,提高收入。


5、知行合一,平衡思考和行动


很多问题是需要在做的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


比如我在学写作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就只是学没有写,然后很快就觉得写作不就那么几个要点么,挺简单的,看到一些写作的技巧也不削一顾。


但是后来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写个开头就要折腾半天,这才又激发我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继续去学习写作方面的东西。


所以呢,学了东西一定要行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才会暴露出来,让问题促发的好奇心引导你去学习,是非常好的方法。


结语:


拥有好奇心的人,眼睛会发光,照亮进步的方向。


爱因斯坦说: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


好奇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必须好学会保护我们的好奇心,保护好奇心有5个方面:不做超出能力太多的事,保持心态开放,广泛涉猎,追问原理,平衡思考和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