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之魂及其祭祀

在壯族民間,巫師稱跳舞為跳神,凡請神祭鬼,都必須跳舞。為了取悅於某個鬼神,他們又用色彩將臉部塗抹為花臉,穿長袍,裝扮成某個鬼神。後來又用木頭雕刻成某個鬼神的面具,戴在臉上,跳神驅鬼,或歌舞以悅神。在他們的心目中,鬼神也同人一樣,有吃、穿的要求與慾望,有喜怒哀樂,祭神時上供品可滿足鬼神的食慾,跳舞則可以悅神。因此,壯族師公都必須能歌善舞,否則就請不到神。

禾之魂及其祭祀

壯族民間流傳的一些宗教祭祀舞蹈,大多是為了頌揚祖先、圖騰或神靈的豐功偉績,溝通人神關係,以求保護氏族部落的平安或人們在採集、狩獵、戰爭中取得勝利和成功。如跳神,在廣西部分地區又稱“跳嶺頭”。明人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說,“橫人專信巫鬼,有一尊稱為鬼童。其地家無大小,歲七八月間,量力厚薄,具牛馬羊豕諸牲物,羅於室中,召所謂鬼童者五六人攜楮造繪面面具,上各書鬼神名號,以次列桌上。用陶器、杖鼓、大小皮鼓、銅鑼擊之,雜以土歌,遠近可聞。

禾之魂及其祭祀

一人或三二人各戴鬼神面具,衣短紅衫,執小旗或兵杖,周旋跳舞。有時奮身踴躍至屋樑,或撲於地,或忽踞中坐,自稱為某神,言人禍福,主人跪拜於下,謂為過神。少憩,復如之。如此一日,夜方罷。人有疾者,亦以此術祈禱。”明嘉靖《欽州志》卷一《風俗》也說:“八月中秋,假名祭報。扮鬼神於嶺頭跳舞,謂之跳嶺頭。男女聚觀,唱歌問答,因而淫樂,逐假夫婦,父母兄弟恬不為怪。”清道光《欽州志》卷一《輿地志·風俗》也說:“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各鄉宰牲祭太倉神於嶺崗,延巫者著花衣裙,戴鬼臉殼,擊兩頭鼓,狂歌跳躍於神前,村男婦於壇戲歌,互相唱合,名曰跳嶺頭。曰不如此則年不豐稔。”這種為祭神而舉行的“跳神”活動,不僅是單純的祭神,而且有歌、舞、樂、面具、服飾,已帶有一定的表演性,應視為歌、舞、戲劇的雛形。

禾之魂及其祭祀

分佈於廣西左江流域一帶的崖壁畫,可說是壯族原始初民在宗教禮儀活動中所表現的原始歌舞的生動寫照。這些崖壁畫主要以人物圖像為主,僅寧明花山一處,就有上千個人物圖像。其造型均為兩,手向上彎舉,雙腳向下屈膝叉開,似歡呼,像歌舞,情緒熱烈,應為古代壯族先民在宗教禮儀活動中的舞姿。在廣西紅水河沿岸一帶居住的壯族,至今仍有崇拜青蛙的習俗。每年夏曆正月初,村民們都要成群結隊到田峒去找青蛙,將它捉住後放到一個小棺木中,擇日安葬。下葬前,人們敲銅鼓、鳴地炮,祭祀青蛙,青年人在巫師的帶領下戴上青蛙面具,在銅鼓、嗩吶的伴奏下,模仿青蛙的動作、形象、姿勢,跳青蛙舞。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討好青蛙和雷神,從而普降春雨。這些模仿青蛙而歌舞的巫師,其本身就是神的象徵。最初,這種舞蹈與宗教禮儀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是宗教儀式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後來,隨著壯族社會歷史的發展,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提高,舞蹈才逐步從宗教禮儀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