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石頭不簡單(二)

礦晶不僅“顏值”高,而且有“內涵”。作為大自然的神奇傑作,它歷經滄海桑田,記錄了地球的物理化學變化,具有很高的科研、歷史和觀賞價值。從本期開始,我們將走近礦晶,認識這些不可再生的“地球瑰寶”。今天為您帶來第二期。

石在很美 | 这些石头不简单(二)

特徵:雄黃單晶體呈細小的柱狀、針狀,但較為少見,通常為緻密粒狀或土狀塊體。顏色呈桔紅色。

形成以及分佈:大多數的雌黃和雄黃一起在低溫熱液礦床和硫質火山噴氣孔產生,所以雌黃是雄黃的共生礦物,有“礦物鴛鴦”的說法。雄黃還會與輝銻礦、辰砂共生。主要產於美國、中國湖南和雲南。

石在很美 | 这些石头不简单(二)

特徵:方解石常為菱面體,集合體常呈塊狀、粒狀、鍾乳狀及晶簇等,因敲擊之下會產生很多方形碎塊而得名。其色彩多為白色或無色。無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透過它可以看到物體呈雙重影像。

形成以及分佈:方解石是地球造巖礦石,佔地殼總量40%以上,其種類不低於200種。中國的方解石主要分佈在廣西、江西、湖南一帶。

石在很美 | 这些石头不简单(二)

特徵:

生石膏為二水硫酸鈣,晶體為板狀,呈白、灰、紅、褐等幾種顏色,玻璃或絲絹光澤。硬石膏為無水硫酸鈣,晶體為板狀,呈白、灰白兩色,玻璃光澤。兩種石膏常伴生產出,在一定的地質作用下又可互相轉化。

形成以及分佈:石膏礦以沉積型礦床為主,常產於海灣和內陸湖泊形成的沉積岩裡。石膏礦在各地質時代均有產出,以早白堊紀和第三紀沉積型石膏礦最為重要。中國石膏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各類石膏總儲量居世界首位。

石在很美 | 这些石头不简单(二)

特徵:晶體常呈菱方雙錐狀或厚板狀,但較為少見。通常呈緻密塊狀、粒狀、條帶狀、球狀、鍾乳狀集合體。自然硫為淡黃色、棕黃色,有雜質時顏色帶紅、綠、灰和黑色等。

形成以及分佈:全球一半左右的硫以自然元素即自然硫產出,自然硫見於地殼的最上部分和其表部。自然硫的形成有著不同途徑,最主要的是由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和火山成因的自然礦床。此外,由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沉積硫礦床,是在封閉型潟湖中由細菌還原硫酸鹽而成;在硫化物礦床氧化帶下部,由黃鐵礦氧化分解而成;在某些沉積層中由石膏分解而成,例如一些鹽丘頂部的石膏,由硫細菌作用被分解形成自然硫。此外,硫還可以直接由氣體冷凝(昇華)或硫化氫氣體之不完全氧化產生,如活動或休眠火山噴火口邊緣附近,由硫氣孔噴出的氣體轉化而成。

來 源: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文 字:黃遠峰 鍾琦 龔淼

編 輯:李 霞

美 編:杜 岷

初 審:程秀娟

審 定:湯小俊

  • 石在很美 | 這些石頭不簡單(一)

·END·

石在很美 | 这些石头不简单(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