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貴州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的文化之城、還是一座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思南更是山和水的生態福地。思南花燈深邃的文化內涵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五年前,為全面貫徹落實蘇黔兩省的對口支援的合作精神,兩座城市締結了兄弟情緣。隨著杭瑞高速的通車,架起了連接東西南北互動的橋樑,同時也開啟了人流物流的大通道,讓精準扶貧對口支援駛入“快車道”。

歷史記載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巴國南境,後屬楚巫黔中地。秦,隸黔中郡,漢屬巴郡涪陵縣。漢末,分涪陵縣地置永寧縣,治今思南。

晉,萬寧縣仍殊涪陵郡,郡治漢復縣。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年),以萬寧縣地置費州,亦名涪川郡。開皇五年(585年),於費州地置涪川縣(思南)。

貞觀四年(630年),分思州的涪川、扶陽2縣置費州。貞觀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樂2縣來屬。天寶元年(742年),改費州為涪川郡。

乾元元年(758年),複名費州,州治涪川縣(今思南)。宋大觀元年(1107年),田祐恭歸順,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年),廢思州。紹興二年(1131年),務川縣轄今思南縣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年),稱清江城為思州,而稱故思州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思州安撫司為軍民宣撫司,隸湖廣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為二。

明洪武四年(1371年),思南宣慰司改隸於四川行省。明洪武六年(1373年),升思南宣慰司為思南道宣慰使司,隸湖廣佈政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移治水德江(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屬貴州布政司。

順治十六年(1659年),領安化(原為思南府城郭,光緒八年遷大堡)、務川、印江3縣及沿河佑溪、朗溪、蠻夷3長官司和隨府辦事長官司。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康熙二十年(1681年),思南府屬貴東道。乾隆七年(1742年),改屬古州兵備道。嘉慶八年(1803年),廢隨府辦事司。

道光十七年(1837年),增設紅絲塘巡檢1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廢蠻夷長官司。民國三年(1914年),思南府改為思南縣,隸黔東道。

民國十二年(1925年),廢黔東道,思南由省直管。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隸屬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次年改隸銅仁地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隸鎮遠專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隸屬銅仁專區。1949年以後隸屬銅仁專區,1970年屬銅仁地區,2011年11月,屬銅仁市。

截至2015年,思南縣轄3個街道、17個鎮、9個民族鄉。縣政府位於貴州省銅仁地區思南縣府後街政府大樓。

鄉鎮與街道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大河壩鎮,思唐街道、關中壩街道、雙塘街道;鎮:塘頭鎮、許家壩鎮、大壩場鎮、文家店鎮、鸚鵡溪鎮、合朋溪鎮、張家寨鎮、孫家壩鎮、青槓坡鎮、甕溪鎮、涼水井鎮、邵家橋鎮、長壩鎮、板橋鎮、香壩鎮、亭子壩鎮;

鄉:思林土家族苗族鄉、胡家灣苗族土家族鄉、寬坪土家族苗族鄉、楓芸土家族苗族鄉、三道水土家族苗族鄉、天橋土家族苗族鄉、興隆土家族苗族鄉、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

地理與環境

思南縣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07°52″-108°28′,北緯27°32″-28°10′,黔東銅仁地區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的中心地帶,東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淨山,西倚遵義,南靠泉都石阡,北順烏江達重慶涪陵。總面積2230.5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思南縣境處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大斜坡地帶的北部邊緣,居武陵山脈與大婁山山脈之間。河流和山脈沿這些構造線發育,烏江干流由西南角進入縣境,沿北東向至塘頭江口折向北流,將縣境分為東西兩部分,因烏江干流及其支流的強烈切割,思南縣境形成東南和西北邊緣高,中部烏江河谷低的“V”字型基本輪廓。

東緣最高海拔1481米,西北部最高海拔1302米,而中部烏江入境處海拔388米,出境處海拔340米,相對高差達1141米。從地貌形態來看,思南縣以山地為主,1081.71平方千米,佔48.5%;丘陵次之,887.35平方千米,佔39.78%;壩地較少,261.44平方千米,佔11.72%。

氣候與特徵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縣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具有春夏較長,冬秋較短,夏熱冬暖等特點。年平均溫度17.3℃,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熱,極端最高氣溫為1972年8月27日40.7℃,極端最低氣溫為1970年1月30日零下5.5℃,烏江河谷一帶氣溫較高,西北、東南及邊緣地區氣溫較低。冬春季節較夏秋季節氣溫要低。

思南縣以東南風和偏南風為最多,風力一般2~4級,最大可達8級,最大風速每秒18米。年水面蒸發量510.8~935.3毫米之間。思南縣屬災害性天氣較多的縣,主要災害有乾旱(春旱、夏旱)、冰雹、大風、倒春寒、凝凍及暴雨等。危害嚴重的乾旱有春旱和夏旱。

水文,思南縣境內除烏江干流外,共有大小溪流601條,均以烏江為排洩基準面呈網絡狀遍佈思南縣,隸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積達20千米2以上的河流28條,河道總長535.3千米,加上烏江思南段計613.4千米。境內較大的烏江支流有7條。

土地與資源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縣土地總面積223050.00公頃,耕地82037.60公頃,園地341.89公頃,林地61335.53公頃,灌木林地5567.91公頃,疏林地4545.40公頃,未成林地1569.04公頃,跡地、苗圃78.06公頃,牧草地25651.84公頃,荒草地1888.04公頃,裸岩、石礫地18618.91公頃,田土坎18249.22公頃。

植物與資源

思南縣有森林面積764687畝,其中用材林337085畝,防護林338344畝,薪炭林43809畝,特用林38畝,經濟林44311畝,竹林1100畝,森林覆蓋率23.08%,根據境內植物群落的組成形式,思南縣自然植被主要有農作物植被,人工林植被和園林植被等3種。

思南動物資源

思南縣境內有野生動物61種,其中有穿山甲、水獺、雀鷹等7種Ⅱ級保護動物。有大杜鵑、紅腹錦雞、棕腹啄木鳥3種省級保護動物。

礦產與資源,

重晶石礦為低溫熱夜型礦床,主要分佈於大河壩鎮及大壩場鎮。

汞礦有砂廠汞礦床、六井汞礦點,為熱夜型礦床,砂廠汞礦及六井汞礦點分別產於天橋鄉及長壩鄉境內,砂廠汞礦床位於大壩場背斜。

鐵礦大理石煤礦資源,鉛鋅礦

位於大河壩背斜軸部,賦存於次生斷裂帶中,為熱夜型礦床。人口,截至2019年末,思南縣總戶籍人口680057人,常住人口50.0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9.8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4‰。

民族,思南縣主要民族為漢族,其中少數民族有土家族、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

交通與運輸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縣境內外有公路總長3841多公里,銅遵公路貫穿全境,連接川黔,湘黔鐵路,326國道從縣境北西附近經過,303、304省道,西接326國道,東至印江縣,也是遵義至銅仁的主要交通幹線。G56杭瑞高速(杭州—瑞麗)思遵段、大思段,S25沿榕高速思劍段已經建成通車。

思南縣有通航水域137公里,500噸以下客貨輪可順江直達重慶、武漢、上海等地,隨著渝懷鐵路、銅仁鳳凰機場、杭瑞高速公路、思劍高速公路的建成運行。境內運以烏江為骨架,通航水域137公里,其中烏江思南段78公里,水面寬200-340米;已建成500噸級思南新港一座,另有客貨碼頭8座,各類船隻數百艘,500噸以下貨輪暢通無阻,經沿河至涪陵入長江。

教育與成就

自古以來,思南就一直崇文重教,唐代開學塾、元明建私塾、設儒學書院,經儒學洗禮,耕讀傳家在思南薪火相傳,詩書繼世世代傳承。思南文韻醇厚悠長,穿越千年。

1978年,改革開放春雷響,時代大潮為教育發展推波助瀾,思南將最優資的資源、最大的財力投給教育。

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幾十年年來,思南起承轉合書寫教育傳奇篇章,萬千農家學子走出大山,改變人生命運,改變家庭命運,成為祖國棟樑。

“思南”文風昌盛,人才輩出,這與思南黨委政府重教興學的理念分不開。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思南,被重重大山所圍困,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屬國家級貧困縣。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儘管財政不寬裕,但思南投入教育的經費卻逐年增加。近年5年來,思南累計投入15.6億元完善全縣教育設施,各級各類學校達338所,7所高級中學中就有兩所示範性高中。

思南一方面不吝投入著力改善教育條件,還大力培育“德高、博學、仁愛”的德教雙馨的教師隊伍,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立德修身,弘揚教育“工匠精神”。

“窮縣富教育”的發展理念,讓思南崇文重教觀念深入人心。再苦,家長要供孩子讀書;再窮,學生不墜青雲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已成為思南廣大農村家庭的家風家訓。

文化與旅遊,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土家花燈,演唱的內容多是思南土家族人民群眾的生活內容,音樂輕快,悅耳動聽。從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從而成為戲劇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為人們喜聞樂見。

思南可以絲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一個養生天堂,高溫原湯溫泉和九天溫泉的最大特點,溫度達到75攝氏度。溫泉中含有豐富的硫離子、偏硅酸、鍶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皮膚、風溼、關節等有很好的理療效果。

思南是一個人才輩出,薪火相傳,山水共生,內外兼修的康養之都。

思南,是鑲嵌在烏江邊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座美麗的江邊山城;一座由烏江縴夫拖來的移民城市;一座歷史悠久的烏江文化古都!素有“黔中首郡,烏江明珠”之稱。思南有太多、好吃、好玩的等著您的到來!!

作者;青苗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