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創業晚嗎?感覺會對不起家人咋辦?

業界之窗


不晚,35歲創業,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歲數,社會閱歷有。既然你有創業的想法,你應該早就關注過創業的一些經歷,對於創業雖然沒有做過,但是應該說也是有些經驗(觀察別人的創業)。我們年齡相仿,我們這個年紀的再去創業,會比較穩,還有就是耐力比較持久。不會輕易放棄,成功的概率應該會大些!

如果真去創業的話,去嘗試著找幾個信得過的朋友一起,有合夥人的創業團隊,力量更大!也從側面說明了,你的創業項目能夠得到你身邊人的認可,說你們你的項目和你的人緣都還可以,創業的成功是大大加分的!

杜絕你創業的目前是因為你現在工作做的很爛很不容易,而想出來的創業!創業本應該是把工作做的足夠很的已經昇華式的轉折!而不是工作失敗的退路!

年齡不是問題,馬雲,馬化騰,俞敏洪等等上市公司的成功大佬們創業的時間都和我們年齡類似。依次看我們的成功概率更大[呲牙]


一起去優秀邵長城


我覺得創業跟年齡沒有多大關係,只要自己覺得該去做,那就去做,不要思前顧後的,不要給自己找太多理由,認定了這個方向,就勇敢地往前走,就算失敗,也是一段很好的經歷,也會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收穫,我也是30出頭,也在準備創業了,加油共勉


果部電影


多少歲創業才不算晚?什麼時候是創業的黃金年齡?35歲創業已經晚了嗎?福布斯排行榜告訴你,是35歲。

18歲上大學,22歲工作,30歲有車有房,現在很多人難以達到,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好像就被擰緊了發條,哪個年齡階段做什麼樣的事情,早已被“看不見的手”安排妥當。

如果35歲還沒有自己的事業,你就被劃歸到 “中年危機”的隊伍裡了,特別是當“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概念橫空出世,焦慮的年齡又提前了10年。從25歲起,似乎每個年齡的人都能找到一個有歸屬感的群體,為你打上“Loser”的標籤。

但是我們大可不必如此焦慮,儘管很多人在20歲時就獲得了巨大成功,比如馬克·扎克伯格、沃倫·巴菲特、唐納德·特朗普等等。但30多歲還沒有開闢自己的事業的人也無需灰心,看看福布斯排行榜上前100名創始人的資料,你會發現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始者創業的年齡是35歲。

比如寶潔公司創始人威廉·波克特、索尼公司創始人井深大都是35歲開始創業,馬雲也是在35歲時創立了阿里巴巴。而40歲以後才開始開闢自己事業的人也不在少數:柳傳志40歲時創立聯想集團,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創業時也都是40歲後才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

年逾花甲才開始創業的也大有人在,比如61歲創立IBM公司的查爾斯·弗林特、66歲的肯德基創始人山德士上校,以及75歲創立“褚橙”品牌的褚時健。

所以答案是:什麼年齡都是剛剛好。


思維講座


只要走出第一步,創業永遠不會晚。下面說幾點我對35歲創業的看法。

1.35歲是人生中黃金階段,無論是精力還是知識,無論是閱歷還是人脈都達到了一定層次,35歲創業無論在資歷,人脈,思維成熟度等要比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更有優勢,更容易取得取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不要在年齡上焦慮。

其實,很多成功者都是35歲以後創業,比如,EvanWilliams35歲創立了推特,

馬雲35歲創立了阿里巴巴

柳傳志41歲創立了聯想

2.創業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首先,創業前得想好自己優勢和特長,選擇自己有把握有經驗的行業。其次,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心態上調整好,創業者要有堅韌的毅力,堅定的信心。再則,需要一份完善的可行性計劃。最後,還有創業團隊等等。

總之,想好再行動,不打無準備的仗。

3.創業過程中切忌患得患失,遇到困難不退縮。

創業前建議把你的創業計劃和家人分享,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很重要。不要老想著,對不起家人怎麼辦。做任何事都有風險,即使打工也有可能被辭退,困難一直會出現,你得學會克服困難。

我同學去年創業,整整一年,天天被創業中發生的種種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一直跟我說,不應該把每月一萬五的工資辭退,他自己也很內疚讓家庭財務陷入困境,和家人的關係也很僵,現在面臨公司和家人雙重壓力,陷入兩難境地,苦不堪言。

創業沒有回頭路,一旦開始就勇往直前,即使再難,也要走到底。

創業只要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


666本大爺最6


年齡在考量是否適合創業的因素當中,不是最重要的,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年齡、身體,資金、資源、家人的支持、合作伙伴、創業項目的評估以及創業的決心等等:

1.如果單純只從年齡上講:35歲不晚。35歲正是幹事業的年齡,心智較為成熟,具有一定的事業心,家庭的責任感也會激發較強的創業決心,這些都是有利於創業的因素。仔細觀察,身邊一定不乏你這般年齡的創業人士,華為的任老爺子,40多歲創業,褚時健70多歲再創業,這些都是我們的榜樣。

2.你目前的工作狀態和你對未來生活的期許,以及你的性格是你需要重點考量的。如果你現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很愜意舒適,而你性格又是追求安穩的,那建議你不要選擇創業。如果你現在沒有一份好工作,或者即使有一份好工作,但是你不甘於現狀,希望通過創業來改變自己和家人未來的生活,那你可以嘗試創業。

3.除了上面需要考慮的因素外,你的身體,資金,資源,創業的項目,家人是否支持,也是需要認真去權衡。創業一定是個系統工程,不能簡單去做選擇,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各種因素的利弊,利大於弊就可以做,弊大於利,則不適合創業,這是方法論的問題。

至於你說的感覺會對不起家人,一方面說明你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但同時也反應了你對放棄現狀或者對萬一創業失敗會給家人帶來傷害有著深深的擔憂,這是可以理解的心情,如果在全面分析創業利弊的前提下,最終決定選擇創業,我相信你的家人也會支持你的,所以,你應該把對家人的不安化作一股動力,全力以赴,獲得成功。祝你好運!





保保講法商


35歲創業晚嗎?感覺對不起家人怎麼辦?

一個人真正想創業,我覺得什麼時候都不晚。

有的人無所事事,整天就只會幻想,我要如何如何創業,又各種擔心,怕苦,怕累,怕失敗。更有甚者,我年齡大了,不適合創業,或怕連累誰誰誰,這不是無稽之談嗎?

大家最熟悉的創業者,褚時健,71入獄,74歲二次創業,85歲成億萬富翁,創立自己的品牌——褚橙。

也許有人會說,褚時健有基礎,有條件……,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是藉口,因為74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創業這件事想都不敢想,更別說幹了。

35歲,正直而立之年,無論從經歷或心智來說都已經成熟了,對社會也有一定的判斷力了,這時候創業剛剛好。

綜上所述,如果真正想創業,只要能夠吃苦耐勞,不畏艱難險阻,不怕失敗,什麼時候創業都不是問題,35創業那是最適合不過來。


賞金獵人K29


不晚,正是時候,35歲是比較適合創業的年齡,學識有社會經歷有,但是創業也是不容易的,只要自己盡力了,不管成不成功都不要有自卑感,不成功便成仁。要有自信,但是創業也會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的,第別是第一次創業的人,成功率不高,要有心理準備,不要一下子投入太多。下面講述第一次創業的人容易犯的錯誤:

第一次創業的人基本都會犯很多錯誤,下面我說幾個常見的:

一、太過自信,第一次創業的人大都是看到別人賺錢很容易,錢很好賺,實質並不瞭解,只看到表面的東西,看到別人好賺錢就什麼都不管就上手做了。

二、太盲目,對所要做的事情一知半解就敢放棄工作去投資。

三、太貪,起步階段還沒走向正軌就敢下重本,只想著一下子就可以賺到大錢,沒想過後果。

四、容易放棄,事業過了所謂的新手期,生意淡了就想著放棄,看著其他行業的人賺,就想著改行做其他行,半途而廢。

五、不能吃苦,現在創業哪有那麼順利的,只想坐在公司數錢,不跑市場不做調研不向經驗豐富的同行請教,自以為是。

六、不學習,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得很多,不願意放低姿態去學習。

七、知錯不改,推卸責任,做錯事總找藉口,不會從中總結經驗。

其實第一次創業的人通常會犯的錯誤可能還有很多,但是有一點,有錯不怕,怕的是知錯不改,不會總結經驗,其實創業都不容易。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成功!


農村保險人


咱倆年齡相仿,上有老,下有小,也有過這方面想法,簡單說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第一個問題,35歲算晚嗎?當然不算,褚時健老人在世的時候,70多歲開始創業,已經成為一段傳奇。

第二個問題,感覺會對不起家人,說明心有牽掛,顧慮較多。

下面咱就將兩個問題結合起來分析:

個人認為,要想創業,需要把一些因素仔細分析考量一下,比如資金狀況,是否已有穩定工作,人脈背景,經濟環境,家人是否支持,是否做好最壞打算,如果失敗是否會負債等等。另外,創業是什麼項目?靠一技之長?靠人脈關係?靠吃苦耐勞?也就是說你認為自己會創業成功靠的是什麼?

年輕人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氣勢是好的,但是不應該是一時衝動,一時工作不順利而做的魯莽決定。

拿我自己舉例,我在國企工作,比較穩定,前幾年覺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沒意思,萌生創業想法。我工作沒有辭掉,而是用業餘時間做可以做的事情,拿出了20萬(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作為全部資金,啟動創業。開始的時候確實很興奮,覺得突然間有很多事情做,很充實,也學到很多東西,項目啟動之後,突然覺得自己時間不夠,沒有更多富餘時間用在創業上,也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所以項目一直進展緩慢,儘管不會虧多少,但也賺不了太多。

這個時候我就盤算,自己付出的這些精力,到頭來換得的收入不太成正比,所以現階段就是不再投入更多精力了,停留在現階段也挺好。

後來自己分析了一下,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創業,去願意做更有興趣的事情,其實和自己主業一點都不矛盾,分配好主業的精力,你仍然可以很好的去做副業,只要你能力夠強,超過主業的收入一定沒問題。

我現在副業收入要遠遠高於主業,但是主業仍然沒有放棄。能力夠強,可以有多個副業。

所以,找到一條屬於你自己的創業路線是很重要的,這個路要適合你自己,與你的家庭,生活,教育背景等等相匹配。不要被那些自媒體中的雞湯洗腦,哪裡到了全民皆創業的時候了?哪有那麼多成功的例子在等你模仿?那都是稀罕的個例被無限放大,給廣大老百姓造成的一種錯覺。

再說一下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你覺得現在比以前賺錢容易了嗎?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清楚。在這種大環境下,你比別人強在哪裡?你憑什麼會逆勢起飛?咱不是偏安一隅,而是要時刻準備著。

這次YQ帶來的衝擊也不小,很多人感慨辛辛苦苦創業十幾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也有很多人感嘆,有一份穩定工作是多麼的幸福。

當然,我們年紀還不算大,機會多的是,我們要做的是時時刻刻準備著,不讓機會從身邊溜走,而不是刻意去把不是機會說成機會,逼迫自己相信,衝動下海。這樣的教訓,相信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不少。

總結:我覺得能看見上面這段話的你是幸運的,這是我30歲以後自己多次總結,得出的適合自己的路,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最起碼會給一些有創業想法的你一些參考。當然,我們還是要正能量的看待問題,積極的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不要吝惜你的手指,覺得我說的真實客觀的請點個贊。[玫瑰]



小城大策



接下來我一一解釋。


01 為什麼說35歲創業不晚,甚至正是時候?


創業需要兩方面的條件:主觀和客觀。


主觀指的是,你自己的心智是否成熟,考慮問題是否周全,想法是否完善,行業經驗和能力的儲備是否足夠,等等。


客觀說的是,你的人脈夠不夠,資本積累是否到位,你可調動的資源有多大,等等。

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創業的成功率相對來說就會高一些。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但35歲的年齡,從概率上來講,這兩方面應該是有一定積累的。


但是,並不是說這兩方面有積累就一定可以去創業,或者說應該去創業。


你提到了“對不起家人咋辦”,這正是我要說的。


02 創業的失敗率很高,你要提前做好準備。


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創業成功率不會高於2%,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創業都不會成功。


但為什麼感覺滿世界都是創業成功的例子呢?這就是倖存者偏差,也就是成功的被關注,被宣傳,而失敗的不再說話,也會被自動忽略。


在你決定創業之前一定要知道這個基礎比率。


那麼接下來,你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自己成功的概率,以及一旦失敗怎麼辦?


  • 創業不是選擇題,而是解答題。


提高成功概率的前提是,不要為了創業而去創業,創業不是選擇題:我厭倦了打工,選擇一個新的方向。


創業是解答題:我可以解決某個群體的具體問題,他們願意為我付費。


找到這樣的問題,並努力去解答它,這才是創業的切口,正確的創業姿勢。


  • 不要背水一戰,要做有得選的創業者。


創業分兩種,一是沒得選,一是有得選。


沒得選,不計成本,背書一戰,市面上流傳的都是這類成功故事,但要知道,這就是倖存者偏差,大部分這樣做的都失敗了,你看不見。

有得選,就是創業失敗也能保證自己家庭生活不受大影響,這是底線。否則,一旦出現問題,牽連家人的生活,你大概率是扛不過去的。


沒得選的創業者,博的是小概率,一旦失敗,再無未來。有得選的創業者,才能屢敗屢戰,連續創業。


03 總結


第一,35歲創業不晚,甚至正是時候。


第二,創業失敗率很高,要提前做好準備:

1 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正確的創業姿勢。

2 不要背書一戰,守住創業失敗也能保證家庭生活不受大影響的底線。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桑榆仁,12年銷售實戰和管理經驗,從普通銷售做起,兩年成為集團中國區最年輕部門經理,升任銷售總監,團隊業績穩居第一。

不管是產品、創意還是想法,每個人都是銷售!都必須學會銷售自己,關注@桑榆仁,學習銷售思維,全面打造並升級你的個人銷售力!


桑榆仁


35歲創業不晚,但我的建議很重要……

我建議在做創業決定之前,先權衡利弊,看自己是否具備創業條件,是否能承擔創業帶來的風險。把這些都想明白之後在做決定,不要一股腦跟風。

那麼很多創業者在開始創業之前,都是要經歷與家庭矛盾鬥爭。尤其是35歲以上的人,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能找個安穩工作,對於家庭來說是長期飯票。那麼如果你要打破這種平衡,那就看你對創業是否足夠肯定,是否可以魄力決定。如果覺得自己具備創業條件,並且對即將要做的項目有信心。那你不妨大膽試試,萬一成功了呢?

那麼如果你對自己創業沒方向,只是看到這個時代創業潮想去嘗試,想多賺錢的,不建議你冒風險。要知道創業會賠錢,而且不是人人都合適創業。那麼創業成功與否,絕大部分人是看到才相信,所以死的快。而小部分人是因為相信才看到,所以成功。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邏輯思維和看世界的方向角度不同,所以這個世界才有了二八定律。

創業路上都挺擁擠,但我們需要找到合適自己的道,時間成熟我們也可以彎道超車。但如果走錯道,一定會翻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