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有些人天生就是演員,比如:劉若英。這是我看完張艾嘉執導,劉若英主演的《少女小漁》後的第一感受。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影片的故事背景在美國紐約,講述了一對中國移民情侶小漁和江偉,為了得到綠卡,在美國光明正大的生存下來,“鋌而走險”的故事。

所謂的鋌而走險,也不過是江偉和小漁辛辛苦苦攢了一萬美金,並用這些錢讓小漁和美籍落魄老男子馬里奧假結婚,以便在一年後順利入籍,得到綠卡。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對少女小漁來說,男朋友江偉就是自己的天。江偉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小漁性格的轉變,源於和馬里奧的同居生活。為了應付移民局的檢查,小漁搬到了馬里奧的兩居室。於是兩種文化的碰撞融合便正式開始了。

馬里奧本是個脾氣怪異,性格暴躁的古怪老人,他年輕時當過反越戰記者、坐過牢、寫過書;老了以後酗酒、抽菸、偷鄰居家的報紙、以賭博為生。

在和小漁的相處中,小漁身上迸發出來的堅強、樂觀、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德開始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馬里奧;同時馬里奧身上表現出來的坦然,對女性生命的尊重和坦誠,也在循序漸進的影響著小漁。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確切的說,在江偉和馬里奧身上展現的男人對於女性的兩種態度。

在江偉的認知裡,小漁是自己洩慾的工具,是自己成為貨真價實美國公民的敲門磚;而馬里奧卻在無時無刻尊重小漁,讓小漁認識自己的需求。

江偉和馬里奧:男性的兩面

與人到暮年的馬里奧相比,江偉年輕、健康、有活力。他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到魚市賣苦力。他在跟小漁的愛情裡,始終佔據著主導權。

但是他自私、衝動、暴躁,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女性。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好惡展開。作為小漁的男朋友,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他顯然是不合格的。

說兩個小細節:

影片中,小漁下班後買來一隻大閘蟹想改善生活,在就餐過程中,江偉吃了蟹身,只將不值得一啃的蟹腿給了小漁。

在馬里奧問江偉“小漁知不知道自己要和一個糟老頭結婚”的時候,江偉只是淡淡地說:"She has no choice."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可見,小漁在江偉的心目中就如同一件物品,她沒有選擇的權力,她生命的意義全部來源於自己。

與自私自利的江偉相比,馬里奧顯然就要睿智、紳士、民主許多。年過半百的他早已褪去浮華,因而更加懂得如何去尊重和理解小漁。

他會紳士的選擇在適當的時間為小漁打開廊燈,以免她在黑暗中打不開門;也會悉心為她準備晚餐或者認真誇獎她做的中餐。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對於少女小漁來說,認識馬里奧也許是一件幸事。他像父親一般給予她恰如其分的關心和照顧,也充分的給予她尊重和做選擇的權力。

江偉和馬里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男性的兩面,一面稚嫩、衝動、自私,從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一面成熟、深沉、優雅,能充分的給人信任和尊重。

也正是在這兩個不同個性的男性身上,小漁得到了成長和醒悟。

小漁的覺醒:由沒有自我到發現自我

小漁處事善良,善隱忍,她和江偉的相處模式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一個無止盡付出,一個無節制索取。

可以說,在認識馬里奧之前,她是沒有自我的。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一次,馬里奧問小漁,“你來美國的理由是什麼“,小漁答:“江偉”。

在小漁的認知裡,她似乎就是屬於江偉的,江偉是她來美國的理由和最終歸宿。只要是江偉開口的事情,她會不辭辛勞的照做。

在跟馬里奧的相處中,雖然小漁還是活的唯唯諾諾,時不時把“thank you, sorry, I am sorry掛在嘴邊;但是在最後江偉催促她離開馬里奧的時候,她看著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馬里奧,還是堅決的掛掉了電話,陷入了沉默。

這對小漁來說,的確是思想覺悟上的一大飛躍。若是放在以前,她是絕不會逆江偉而行的。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張艾嘉在談及電影《少女小漁》時說,“這是她最喜愛的作品之一,影片讓她感受到,每個人都卡在生活的某個邊緣,對什麼都不信以為真,對什麼東西都會保留一個質疑的、側目而視的姿態,這是一種讓人清醒看待人生的感覺。

從對江偉的言行全聽全信,到開始懷疑江偉對待感情不忠,到曾打算放棄得到綠卡,到主動選擇去移民局面談拿綠卡,到對江偉的威脅不再妥協和言聽計從,這是少女小漁的覺醒,也是一個女孩在經歷過尊重後的醒悟。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在《少女小漁》這部影片裡,小漁可謂經歷了一次從沒有自我到發現自我的蛻變。在蛻變過程中,她開始逐步擺脫江偉的禁錮,開始有了話語權,有了對外界、對他人的評判標準,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思想。

這是馬里奧的功勞,也是小漁成長路上的自我覺醒。

從他我到自我:認知的升級

看完電影,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我又去找了嚴歌苓的書來看。

書中的少女小漁,似乎比影片中的小漁還要淡然。她不主動追逐愛情,她和江偉的感情更多的只是江偉的一廂情願。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然而,不管是書裡的小漁還是影片中的小漁,她們都在被動的接受著江偉希望的一切;也都在和馬里奧的相處中慢慢的有了自己的主見。

在認識馬里奧之前,小漁活在江偉的設定裡,她的所言所行並不是自己的真實所求,只是因為江偉需要她這樣做,這時候的她幾乎是活在他人的期許裡。

在和馬里奧的相處中小漁也慢慢的把關注點從他我回歸到自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陳述,所謂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自我追求的是自我實現。

從追逐愛情到迴歸自我,是少女小漁內心需求的覺醒,也是走出擺脫江偉,走出女性桎梏的必然選擇。

劉若英熒幕處女作——《少女小漁》,女性自我覺醒的典範

就像馬里奧對小漁說的:Here is your life, and you have your choice.

也許,對於小漁而言,在體驗過尊重和愛護後,江偉給的殘缺不全的愛已經不是生活的全部。

愛情固然美好,若是你想要白頭偕老的人,給不了舉案齊眉的愛,那麼何不給自己多一個選擇。

有時候我甚至會想:拿到綠卡的小漁,才應該是愛情裡的主宰者啊!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