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近期豐田系多款混動車型出現“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已成為汽車圈焦點,致使豐田車主們紛紛打開引擎蓋,檢查愛車是否也存在此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該現象對車輛有哪些影響?車主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既是車主們心中的疑問,也是準車主們心中的顧慮。為此,水滴汽車APP連線清華大學工程系副研究員仇斌,通過技術角度解讀機油乳化的原因。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仇斌表示:“機油乳化實質上是水跟油混在一起後,產生的一種白色乳化物。其成因,可能是發動機內部的密封出現問題了,如果是新車,且批量出現此現象,一定是設計和製造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冷卻液進入發動機的潤滑系統。”

而據豐田官方工作人員透露,截止目前,並未出現由於機油蓋乳化或機油增多導致發動機故障的案例。只不過豐田在美國市場因缸體問題實施了召回,時間相近,加深了車主們的焦慮情緒。事實上,美國市場召回部分車型,是由於當地工廠生產過程出現的質量缺陷,與國內機油增高現象沒有直接關係。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關於外部進溼氣或進水也可能會發生的乳化現象,仇斌表示:“發動機機油存在的空間,一個是曲軸箱,另一個是氣門室,剩下的就是缸體缸蓋的機油道了,這些存有機油的空間會通過曲軸箱強制通風閥(PCV閥,應該電控的電磁閥)接到進氣管上,所以這套機油系統應該是密封的,長時間不運轉導致的凝結水進入機油的可能性不大。”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不過,水滴汽車APP瞭解到,通過涉水路面或洗車時從空濾處發生輕微滲漏,可能發生乳化現象。另外,當渦輪中冷器吸入高溼度空氣時,缸內可能會因為燃燒不充分形成水汽溼壁。若發動機存在活塞環與缸體密封不嚴的情況,也可能會被活塞帶入曲軸箱。

考慮到混動車型與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工作邏輯有所不同,仇斌向水滴汽車APP表示:“混動車型發動機是間歇工作,機油溫度肯定沒有油車高且穩定,如果2.5L這款發動機機油溫度在日常工作中的溫度不高的話,混合到機油中的水就不容易排出去,積攢多了就容易乳化。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到高速公路上長途高速行駛,讓發動機連續工作較長一段時間後,乳化現象就能明顯緩解,豐田也可以通過調整軟件的方式,解決乳化現象。”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此外,水滴汽車APP還了解到,如果是油標尺出現機油變成白色,則說明發動機艙內的機油已經變質,需要車主引起注意,該現象比機油稀釋的問題還要嚴重。畢竟水本身有腐蝕性,加上乳化機油潤滑性能降低。但水滴汽車APP注意到,網絡上熱傳出現“機油乳化”的圖片,均為“機油蓋”存在乳化現象,而非油標尺檢測到乳化現象。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機油蓋內表面存乳化物,並不能說明機艙內機油乳化。發動機內的水分一般會以水蒸氣形式存在,發動機進入工作狀態後,水蒸氣會隨熱氣流上升到發動機頂部,即機油蓋處。由於機油蓋內側是發動機內部,外側與外界空氣接觸,存在較大溫差,導致水蒸氣會在機油蓋內表面冷凝成水,而機油蒸汽也彙集於此,冷凝成油滴。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乳化物,屬車輛正常現象。因此,通過機油蓋內表面的乳化物就斷定“機油乳化”,是不科學的。

豐田車主莫要慌,“機油乳化”或許沒你想的那麼糟

車主如何應對“機油乳化”?

如果是通過機油標尺發現機油顏色與平時存在差異,比如變成了乳白色,水滴汽車APP建議您一定要到4S店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如果只是機油蓋出現乳化現象,可以通過多跑長途,或改變駕駛習慣來解決。譬如冬季用車,可以先進行熱車,使發動機儘快達到工作溫度。其次,減少短距離行駛次數,如果避免不了短途行駛,可以適當提高保養頻次,縮短保養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