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始版橋將打造 浙江“未來社區”的國際化樣板區

上城始版橋將打造 浙江“未來社區”的國際化樣板區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未來社區”,繼特色小鎮之後的這一概念被視為浙江“十三五”期間最具比較優勢、最能帶動全局的重大創新舉措之一。

其中,以高密度“舊城中心區改造”為代表的上城區始版橋未來社區,在規劃之初就對標“浙江‘未來社區’的國際化樣板區”來打造——該項目延承“139”總體頂層設計理念,以立體市井、立體花園、立體聯通為特色,提出“上城之上、空中坊巷”的設計思路,將打造“一主三副九街區”,建設鄰里中心、公園、人才公寓、安置房等。

去年,該項目被納入浙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公示的浙江省首批24個未來社區試點之一,是未來社區創建的省長聯繫點,也是上城區委全會“八大重點工作”之一。

“一主三副九街區”

上城區始版橋社區位於望江地塊,因畢昇在杭州發明第一塊膠泥活字印版而得名。

原本這裡是老舊小區集中區塊,自2016年以來望江地區開展城中村改造,投入資金380億元,徵遷數量已突破14000戶,其中始版橋社區就是城中村改造升級中的“核心樞紐”。而在全市打造杭港高端服務業示範區的當下,與示範區核心區僅有一路之隔的始版橋未來社區,其位置和意義更是不言自明。

未來社區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最小單元,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載體,也是探索新型社會治理、社會體系的一個重要嘗試和探索。“因此,未來社區並不是簡單的傳統意義上的造房子。”望江指揮部副總指揮魯軍說,這是一個大課題,在設計規劃時就應統籌考慮空間配置、資源集聚、治理機制三篇文章。

始版橋未來社區試點區域規劃單元150公頃,實施單元23公頃,總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92.9億元,建設工期2020-2022年,今年計劃投資24億元。其按功能結構將區塊劃分為“一主三副九街區”:“一主”即以城市年輪綠帶為串聯,以鄰里公園與鄰里中心複合形成鄰里核心,成為居民生活交流的社區公共客廳。“三副”指運動健康副中心、特色文化副中心、頤樂服務副中心,“九街區”即利用上城區豐富的文化、醫療、教育、商業等資源,聯合阿里巴巴等高新技術企業,精心刻畫“九大場景”,包括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能源、物業和治理等,刷新人們對未來社區生活的全新認知。

構建“空中坊巷”體系

和其他未來社區劃分了清晰的四至範圍不同,始版橋未來社區完全是一個社區的概念,並以“立體市井、立體花園、立體聯通”作為三大核心特色。

立體市井——多首層、高複合、人本化的鄰里與生活場景。“底層全開放,並設置一個個像社區商業服務、社區學堂、社區醫療網點的box,外面的人都能來,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化建築中可以恢復城市街巷的商業繁華。二層架空,做立體綠化、農場,還有慢跑步徑,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活動空間,居民可以開展交互式活動,營造一種市井街巷氛圍。”

立體花園——全綠色、自循環、生態化的建築與低碳場景。“通過屋頂的空中花園和牆面的垂直綠化實現立體綠化,並且採用‘呼吸式’光伏幕牆,配合立體綠化設置智能滴灌系統。同時,做一個新一代‘菜食場’,演繹昔日城南‘菜擔兒’的記憶,廚房垃圾則通過回收處理,轉化成綠化肥料。”

立體聯通——多通道、超時空、數字化的服務與治理場景。建築的生態化,服務的人性化,都需要智能化的支撐。在負一樓,將建設智能化管理集成系統作為整個社區實現智能化管理的“中樞大腦”。而且,以“TOD+”作為區塊設計的導向命題,打破時空壁壘,聯通婺江路沿線地下空間、城站東通道,實現城站火車站、未來社區、杭港高端服務業示範區“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

眼下進入始版橋社區地塊,舉目望去還是空地,但在不久的未來,這裡將發生天翻地覆的鉅變。可以期待,2年後,來自不同省市、甚至是不同國家的人們集聚在此,他們的居住環境是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智能、便捷的,文化氛圍是開放、和諧、友愛的……透過日新月異的城市版圖,他們“記得住過去,看得見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