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在五大联赛停摆期间,停球不停更。小编依旧会带大家重温经典赛事。2013年01月13日,英超联赛第22轮,一场双红会重新吸引了小编的眼球。这场比赛是弗格森爵士最后一次参加双红会,在2012/13赛季,曼联和利物浦在联赛中的首回合交锋中,曼联在客场2比1战胜利物浦,回到老特拉福德之后,曼联依旧没有给利物浦任何机会,以同样的2比1的比分结束比赛。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2012/13赛季结束后,曼联如愿拿到了联赛冠军奖杯,而功勋主帅弗格森爵士也急流勇退,选择退位让贤。在那个曼联至今最后一次捧起联赛冠军奖杯的赛季里,很多人说曼联之所以最终能够捧杯,是范佩西成就了弗格森,其实,也同样是弗格森成就了范佩西。

当曼联阵容不再具有统治力时,高效的高位逼抢和反击成为了球队的致胜法宝,曼联也在老爵爷之后,4任主教练的战术尝试中,终于重回初心,翻看老爵爷执教曼联末期的比赛,你会蓦然发现,索尔斯克亚带领曼联重新有了复苏迹象的战术打法皆来自于老爵爷当年制造出的战术雏形。

曼联的近代战术踢法中,边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曼联得以驰骋疆场,全部依赖于4-4-2阵型的两翼齐飞,而中场中路两名球员的踢法更像是8号球员,他们攻守兼备,但又没有传统前腰球员的细腻。他们是一种硬核的存在。

回忆往昔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曼联(4-2-3-1):

主教练:弗格森

门将:1-德赫亚

后卫:2-拉斐尔、5-费迪南德、15-维迪奇(12-斯莫林,第80分钟)、3-埃弗拉

中场:16-卡里克、23-克莱维利、18-阿什利-扬(7-瓦伦西亚,第46分钟)、19-维尔贝克、26-香川真司(4-琼斯,第77分钟)

前锋:20-范佩西

利物浦(4-3-3):

主教练:罗杰斯

门将:25-雷纳

后卫:47-维斯多姆、37-斯科特尔、5-阿格、2-约翰逊

中场:8-杰拉德、21-卢卡斯(15-斯图里奇,第46分钟)、24-乔艾伦(14-亨德森,第80分钟)

前锋:19-唐宁、7-苏亚雷斯、31-斯特林(29-博里尼,第62分钟)

【老爵爷的4-2-3-1战术雏形显露,罗杰斯的4-3-3还缺兵少将】

不同于曼联以往的4-4-2阵型,本场比赛最大的变化是维尔贝克的后撤,他出现在了前腰位置,曼联在本场比赛的4-2-3-1阵型也是4-4-2阵型的一种变种和衍生。由于鲁尼和纳尼的因伤缺阵,老爵爷被迫做出改变,而这一变化也为曼联未来的4-2-3-1的阵型打下基础。传统10号球员香川真司离开10号位拉边的操作在之后的曼联频频出现,马塔就是最生动的例子,马塔在加盟曼联后,他的位置一直被安排在右路,很少让他回到熟悉的10号位。

曼联辉煌后期的球队阵容相对以往已经明显下降N个档次,中场除了卡里克还在苦苦支撑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竞争力,而边路的瓦伦西亚和阿什利-扬已经开始位置后移,而他们在曼联辉煌期间也并不是核心球员,彼时被称为曼联暗黑四大天王的阿什利-扬、纳尼、瓦伦西亚和维尔贝克,有三名球员出现在了本场比赛中。可见曼联在联赛统治力下降的有多么明显。

反观利物浦,罗杰斯的球队也好不到哪去,在主打球队传统的4-3-3阵型下,在中场虽然有杰拉德坐镇,但是控制力依然不足,而锋线还太过年轻,彼时的斯特林还没有进化到现在曼城这般模样,那一年他才18岁。

但利物浦整个中轴线还是非常不错的,门将雷纳、中卫组合阿格和斯特科尔、中场杰拉德和锋线的苏亚雷斯。论球队首发实力和当时的曼联还是有的一拼的。只不过,罗杰斯还是太嫩了一点,开局战术设置的错误,让利物浦只能苦苦追赶丢分。

曼联前场位置洗牌,让进攻威胁最大化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前文提到了维尔贝克位置的后移和香川真司的拉边,按照整个前场配置,传统站位应该是香川真司占据10号位,而维尔贝克和阿什利-扬分居两侧。而且,阿什利-扬应该出现在左路,维尔贝克出现在右路。但是,他们三人又同时拥有在前场左中右位置踢球的能力,这极大的增加了曼联前场人员部署的变化性。

老爵爷将维尔贝克安排在范佩西身后是具有极大的战术意义的,这对于曼联的高位逼抢会起到积极的效果。这里先说香川真司的作用,日本球星在多特蒙德时期是球队绝对的10号位核心球员,虽然他在本场比赛中出现在了左路,但是他拿球后依然会选择进入到中路,边路的走廊会让给埃弗拉,当香川真司进入到中路后,这样可以很好的弥补维尔贝克作为前腰球员无法更好的出球问题。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曼联在进攻的过程中,前场球员的站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前场球员频繁的换位能够打乱利物浦防线的部署,维尔贝克的拉边,香川真司的内收和范佩西的后撤,当曼联打出一套太极拳之后,利物浦根本找不到防守的侧重点,边路、肋部和中路的空当也就出时不时暴露出来。

在上图中就能够看到,前场球员进攻换位的位置改变后,肋部空当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克莱维利的位置前移很大程度为香川真司创造了进攻和出球的线路空间。

老爵爷坚持高位逼抢,维尔贝克成点睛之笔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不同于利物浦在高位的防守策略,曼联的高位压迫非常强势,维尔贝克是曼联前场逼抢最积极的球员,他大范围的跑动逼抢让利物浦在后场的出球变得非常困难,而曼联前场球员在逼抢时的联动和配合也非常到位。仅仅在上半场,曼联在高位威胁区域就造成了利物浦出现了三次丢球。

除了范佩西、香川真司、维尔贝克、阿什利-扬之外,克莱维利也会加入到高位逼抢的行列,中场的防守任务全部交给位置拖后的卡里克。从动态图中可以看到,曼联高位的逼抢覆盖整个前场,不抢回球权决不罢休。和利物浦在高位「意思意思的防守」截然不同。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回看利物浦在高位的表现就没有曼联如此积极主动。虽然苏亚雷斯在前场依旧活跃,但是他更多地显示出了孤木难支的作用。由于利物浦中场三名球员位置靠后,锋线球员会将位置回落来帮助球队掌控中场,锋线只留下苏亚雷斯在隔靴搔痒。

利物浦更希望球队中前场球员对曼联后场的出球线路进行拦截,而非对球员的个人逼抢。这样的迷之操作让在腰位的卡里克获得了解放,在受不到身体压迫的情况下,卡里克成为曼联前场梳理进攻的核心球员。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从卡里克上下半场的传球示意图中就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卡里克在上半场完成了46脚传球,其中38次成功找到队友。而下半场利物浦加强了对卡里克的逼抢之后,卡里克的传球次数锐减到21脚,其中成功次数只有18次。

从卡里克的传球次数就能够反映出对球员逼抢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上半场利物浦在高位散漫的防守态度,让利物浦不得不成为被动的一方。虽然,全场比赛他们拥有54%的控球率,但是他们掉进了弗格森为他们设计的陷阱中。

老爵爷在面对利物浦时,非常聪明的让曼联交出控球权,安心踢起反击战术,而防守反击不可缺少的战术就是高位压迫和逼抢,二者缺一不可。曼联也在上半场完美诠释了老爵爷的战术理念,回看近期曼联在本赛季的强强对话中的表现,索尔斯克亚只不过是拿来主义,将老爵爷的战术复刻一遍而已。

罗杰斯半场后醒悟,4-3-3改为4-2-3-1收到效果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在进行完碌碌无为的上半场后,罗杰斯及时醒悟,将球队4-3-3阵型调整为了4-2-3-1,使用了和曼联上半场一样的战术策略,这一改变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罗杰斯的变阵最大看点是让杰拉德和乔艾伦出任球队双后腰,在高位贡献有限的卢卡斯被斯图里奇替换,苏亚雷斯位置后撤成为10号位球员,斯图里奇扛起锋线进攻大旗。苏亚雷斯位置的后移让卡里克和克莱维利的防守压力增大,这样简单的改变,瞬间可以对利物浦中后场进行解压,看似位置后移的杰拉德和乔艾伦,能够更多的发挥他们的进攻天赋。

老爵爷执教末期已为曼联未来做好战术模板,紧逼+反击缺一不可

罗杰斯的变阵也让利物浦在下半场开场后迅速打进一球,从动态图中可以看到,防守压力骤减的杰拉德获得了更多的进攻机会和空间,在切断曼联中前场的联系之后,杰拉德在前场的进攻中可以完成串联和梳理,他的赖以生存的远射功力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此消彼长之后,利物浦投入到前场进攻的球员不降反升,斯图里奇、苏亚雷斯和杰拉德的进攻三人组合发挥出了更大的威力。阵型的改变彻底激活了杰拉德和苏亚雷斯两人,上半场他们两人的表现可以忽略不计。

写在结尾

老爵爷的最后一场双红会,为以后曼联的战术打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本赛季的索尔斯克亚也现学现用,在强强对话中,利用反击和高位逼抢屡屡制造威胁,唯一不同的是,目前曼联的边路似乎有恢复以往曼联两翼齐飞的可能,拉什福德和詹姆斯的速度让人眼前一亮。

12/13赛季,在老爵爷强大的气场之下,阵容已经略显单薄的曼联依然拿到了最终的联赛冠军,这座冠军奖杯也是到目前为止,曼联的最后一座英超冠军奖杯,而利物浦当年仅仅以第7名完赛。

在渣叔入主利物浦之后,球队4-3-3阵容的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在边路强大的控场之下,中场的略势也可以被掩盖掉,不过,一切的赢球依据都是要有一个强大的防御体系,稳固防守后才能在进攻中取得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