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誤會”越少越好

21日,網傳一份落款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文件,要求從3月23日起暫時關閉單位集體食堂,不得將外賣帶到機關就餐,鼓勵幹部職工到餐飲企業用餐,以實際行動支持餐飲行業安全有序復工營業。消息一出,引發不少質疑。

  22日,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回應稱,網傳文件屬實,“不過不是強制大家,而是倡導、鼓勵大家去飯館消費”,“可能措辭上會讓大家誤會”。

  至此,“誤會”解開了。但也不能怪網友質疑,因為從網傳的通知本身,並不能看出“倡導”“鼓勵”的意思。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在此要提醒有關部門,在出臺政策文件時要慎之又慎,類似的“誤會”越少越好。

  當前,很多地方的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降至低風險,包括餐飲業在內的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然而受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和外出就餐需求大幅減少的狀況沒有實質性改變,堂食消費尚未恢復正常水平。有關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對遭受重創的餐飲企業進行扶持幫助,初衷是好的,但“暫時關閉單位集體食堂”這樣的刺激手段未免有些片面、粗暴,於法於理都有不當之處。

  事實上,讓大家想下館子、敢下館子,關鍵不在於用行政命令把大家“逼”進館子,而是要通過精準幫扶餐飲企業,打造放心的環境、提供舒心的飯菜,讓安全更有保障、讓服務更有溫度,真正提振群眾的消費信心。比如,對缺少資金的餐飲企業提供貼息貸款或小額貸款,落實好稅費減免政策;對餐飲企業復工所需的防護物資在調配上予以支持;對因人員短缺無法開工的餐飲企業提供用人指導等。

  正所謂,“有形之手”不可缺位,但也不能亂伸。地方政府部門一定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出合情合理的政策措施,把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好事辦好辦實,推動餐飲市場早日恢復“煙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