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戰役風波,有一種操控叫“倖存者偏見”

作者丨金微觀察


韓紅基金會舉報事件過去一月。3月20日晚,韓紅微博發文,致謝疫情期間幫忙採購、捐贈的明星志願者團隊。


韓紅稱,“韓紅基金會”的物資衝進危難中的武漢,已有57天,這期間採購、捐贈從未曾停過,“人們把讚美獻給了韓紅,而我要一次又一次地說,這個韓紅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合稱。今天我要感謝我們的明星志願者團隊!”


據她透露,明星捐款名單共有216位。其中,郭曉冬、程莉莎、張歆藝、袁弘、易烊千璽是第一批捐贈者,“我們購買的第一批消毒用品,用的就是郭曉冬,程莉莎的錢。”

韓紅戰役風波,有一種操控叫“倖存者偏見”

當天, 韓紅轉發了基金會的項目彙報以及總結,彙報中表示收到的共計3.29億善款,已經支出2.53億,其餘善款將用於後續援助工作。這些善款購買的口罩物資、防護服及時地投入到疫情重災區,而且沒有收取任何管理費。


公開信中,韓紅隻字不提舉報事件,只是意味深長地表示“在這段悲傷而艱難的日子裡,是同行戰友們給了我力量和安慰”,感謝了所有捐贈者的信任。


一個月前,正值疫情高峰之際,韓紅忙於武漢疫情慈善行動時,基金會遭到了舉報並引發巨大輿論風波。她這些天也算是忍辱負重地做著慈善,相比於疫情中的各種網紅,有時我更喜歡韓紅這樣的行動者。


大概是好事不出門,韓紅的3億善款並沒有引起主流社會太多的關注,反而是一個月千的舉報風波沸沸揚揚,這讓我想到一個詞:倖存者偏見。


如今,這起事件還在繼續。


當初,舉報韓紅的始作俑者正是所謂的微博大V司馬3忌,這個人我並不陌生,崔永元事件他充當了碰瓷攪混輿論的角色。對於韓紅的粉絲來說,可能不瞭解這個人,更多的是對他的舉報行為不解、憤怒。


最為關鍵的是,這次舉報成功吸引了政府的關注。


韓紅戰役風波,有一種操控叫“倖存者偏見”


2月13日,司馬3忌高調舉報韓紅基金會到北京民政局,北京民政局及時作出了回應,調查結果大體上說韓紅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總體上運作比較規範,但也發現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在未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前有公開募捐行為。


21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回應稱,有一項募集行為存在法律認定與當時的認知存在差異已停止,對北京市民政局的認定予以認同。基金從政府和當事方的回應看,韓紅的基金會是大體上合法合規的,至少沒有挪作他用,沒有收取收續費等。


而司馬3忌當時舉報的主要內容:第一是韓紅基金會沒有逐年報告;第二條是募集的資金沒有公開,並用於投資;第三條是在沒有獲得募資資格時就開始募資。


這些舉報有些屬於對慈善基金的不瞭解,存在著不實舉報。正是因為這次的舉報事件,輿論炒了起來,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和心懷鬼胎的人對韓紅基金集體攻訐,其中就包括主持人鄭環宇等大V。


疫情期間,每天有各種大事發生,有些明星跑出國避難,反而是踏實做慈善的韓紅躺槍。行善者、正義者會遭受更苛刻的指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司馬3忌此時的出擊是搶國難的熱點,舉報屬於蛋裡挑骨頭,且影響救災,波及到無辜的人。


韓紅戰役風波,有一種操控叫“倖存者偏見”

但舉報之後,司馬3忌不依不撓,各種挑刺。舉報事件之後,他不服北京市民政局的《通報》,又選擇了行政複議,後來收到政府的“不予受理決定書”,司馬3忌又表示要上訴之類的,把自己打扮成對抗體制的“現代公民”。


在韓紅髮出感謝信的當晚,司馬3忌同樣沒閒著,繼續找茬,他發文暗諷說韓紅感謝了一大堆明星,引來了無數粉絲,這些粉絲都是來支持慈善事業的嗎?並轉發了質疑韓紅髮感謝信目的不純的聲音,“表示韓紅是要拉上所有明星,曝光這些明星,綁架明星造勢,這樣她就能沒有後顧之憂了。”


他一邊暗示政府的處罰不公,把自己打扮成公民監督者的角色。說什麼如果我們公民不去監督,公權力就永遠不會有進步,也有些應和者。


很多人可能後來才看清他的本質,就這麼一個碰瓷小人,卻能在當時掀起輿論的風浪。


為什麼?


很多媒體在報道時給予其莫大的地位“大V”,我當時都不屑於去說去評去轉。這裡存在輿論的操縱,一個事件一旦成為輿論熱點、公共事件時,就會吸引眾多的社會目光,還會轉移原本事件焦點。韓紅基金會+舉報,單單這兩個關鍵詞就足夠的吸引力。


有一個詞叫“倖存者偏見(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當你在分析某個事物時,大多數人通常只注意到顯式性的樣本和證據,媒體通過議程設置則呈現了此功能。讓“倖存者偏見”出現在標題裡,通過轉述、解讀、暗示等手段,形成一種輿論導向。


所以,“倖存者偏見”的邏輯在輿論場上經常翻雲覆雨,一些勢力在背後操縱個人、影響媒體,打壓合理質疑、放大不合理的聲音,使不合理的聲音成為倖存者。


舉報事件中,司馬3忌的聲音無限放大,這種不合理的聲音最大化,而無視韓紅所做的慈善工作。當輿論全部聚焦於此,讓你覺得韓紅基金會是有問題的,讓你不自覺地受到引導、受到控制,產生情緒,所謂同情心或憤怒即來於此。有時這種情緒節奏,會成為一種難以察覺的陷阱,沒看當時有那麼多大V攻擊韓紅。


儘管事後證明,舉報很大程度上屬於無中生有、存在誣陷。但是,輿論目的達到了,傷害的是當事人、還有慈善事業,也波及到疫情中的無辜者。


我們的社會有著各種規則,在明星圈中,韓紅是個另類,她的各種慈善之舉,可能會影響一些人、一些人的利益。如果媒體宣傳這種獨立和自由、宣傳這種非交易性的公益,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舉報事件,另一個目的是實現了輿論的對沖。


當時,韓紅受到猛烈的攻擊,這種攻擊手法並不新鮮,此前司馬3忌同樣的手法攻擊崔永元。一個司馬3忌真的掀不起太大的風波,你看他現在又是申請行政複議、又是上訴,又把自己打扮成對抗體制的公民,沒有多少理會他了,關鍵是輿論背後的勢力暫時不用他了。


有時,對付司馬3忌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唾棄、不要理會。但有時,這種輿論控制又不是你所能左右的,下一次類似的事件還會重來。


金微觀察,由財經媒體人、科技工作者打造的財經+科技平臺,關注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事可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