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法院干警的下沉战“疫”记……

作为一名党员,初心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语,而是自己的一言一行。疫情面前,身着白衣赶赴一线是初心,顶风冒雨输送物资是初心,联防联控谨防人员流动同样也是初心。

下沉防疫以来,寒冷常伴,温暖随心,保证社区每名群众的平安健康是下沉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始终维护的初心所在。

乙亥岁末,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时,殊不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悄然而至。春节过后,新冠病毒自湖北武汉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联防联控措施不断升级,各省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北京作为首善之地,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大,防疫管控难,聚焦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无疑对此次防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月17日,因工作岗位调动,我正式从马驹桥人民法庭到民事审判二庭工作。2月25日,应区委组织部与院党组号召,我与其他51名同事共同报名参加通州区防疫工作,前往各社区协助街道、居委会开展出入口检查、宣传防疫知识、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发放出入证、对外地返京人员进行重点关注等工作。

2月17日,因工作岗位调动,我正式从马驹桥人民法庭到民事审判二庭工作。2月25日,应区委组织部与院党组号召,我与其他51名同事共同报名参加通州区防疫工作,前往各社区协助街道、居委会开展出入口检查、宣传防疫知识、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发放出入证、对外地返京人员进行重点关注等工作。

16号与18号楼均为老旧小区的两栋临街建筑,出入口本没有院门相隔,为应对疫情防控临时安装了简易门,旁边没有任何值班室、看护房等,甚至连一个临时帐篷都没有,孤零零的一张临时搬来的桌子上有序摆放着外地返京人员登记表、致外地返京人员的一封信、出入证办理流程、电子体温计等必备用品。我与共同来执勤的同事胡佳琦相顾无言,只有一个共同心声,“还是穿少了”。

果不其然,到22时执勤结束时,双腿、双脚已冻得生疼。但当我们看着院门被紧紧锁住,万家灯火逐渐熄灭时,心中一片温暖。

晚冬的天气风雨无常。3月2日,阴沉沉的天终于在夜晚进行了无情的宣泄。一顶孤零零的大伞既无法阻挡淅淅沥沥的小雨与呜呜咽咽的寒风,亦无法对进一步的寒冷产生任何影响。我原来带了一本书,希望在这难得的安静中得到知识的升华。但在这个天气中实在无法将手长时间按住书本,也无法使得书本不被雨水打湿。

风雨中,人们身影匆忙,但对我们执勤工作却格外配合,无论是扬起的出入证,还是伸过来测温的胳膊,亦或是一声声“谢谢”“辛苦”,无不展示着风雨无情人有情。

由于执勤地点与住处漷县镇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每晚22时执勤结束后回到家时已近23时,当我蹑手蹑脚推开房门时,有时听到的是女儿轻轻的打鼾声,有时她也会睁开朦胧的睡眼说一声“爸爸,你才回来啊”,然后又深深睡去。每当此时,我都会有些许的愧疚感,毕竟此前都是我陪她入睡。

但每当女儿问起时,我总是会骄傲的对她说,爸爸是党员,虽然不能像医生那样去一线打病毒,但也可以通过执勤保护大家啊!

夜晚执勤刚刚过去,此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疫情早日离去:让归者无测温之限,语者无口罩之隔,聚者无场所之忧,学者无延学之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