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不忍睹!A股成沒媽的孩子,只有爹(跌)?

慘不忍睹!A股成沒媽的孩子,只有爹(跌)?

本文首發於蘿蔔投研,蘿蔔投研是一個選股軟件,擁有海量行業數據庫,監控全網研報信息,縮短信息處理成本,讓你投資決策快人一步!

一、一行三會集體表態,資金將隨時殺“回馬槍”

看全球股指又做俯臥撐了!週四美股三大指數收漲,週五又大跌;週五滬深股指收漲,本週一又大跌,彷彿A股又變成沒有媽,只有爹(跌)的孩子了。

如果打開K線圖就會進一步發現,美股三大指數自2月28日以來,基本上是跌一天漲一天,A股前期雖然走出獨立行情,但是在滬指跌破2900點之後,總是跟在美股後面玩,然後就看不到身影了。

細心的股民會發現:美股總是在A股收盤之後上漲,等A股開盤了,美股指數期貨又大跌或者熔斷,直接給A股潑冷水,所以A股很尷尬。

說多了都是命……

目前來看,週一滬深股指跌幅分別超過3%、4%,根據跌一天漲一天的規律判斷,週二又是低吸機會:該收漲了!

當然面對外圍的大跌行情,高層也為A股股民操碎了心。週末央行副行長、銀保監會副主席、證監會副主席、外匯局副局長就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舉行發佈會,釋放出多個重要信號。央行表示,現在斷定全球進入經濟危機還尚早;證監會稱,A股展現較強韌性,外圍影響可控!

同時證監會還表態,槓桿資金下降80%,A股估值低,外資佔比不足4%,流動性合理充裕、A股改革開放不會停等。從這些信息可以得知,雖然北向資金近期流出較多,但是佔比低,如果放寬險資30%的權益性投資上限,完全可以對沖外資流出。

從以往慣例來看,伴隨政策底的出現,市場會有反彈。對比外圍市場,A股市場利好政策還有釋放空間,只要利好政策夯實了,就不怕A股漲不起來。

二、疫情下全球經濟前景難測,中國或成為重要增長點

雖然中國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全球範圍快速擴散將從供需兩端衝擊實體經濟,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已成必然趨勢。未來海外疫情還將複雜演化,這令全球經濟前景更趨複雜,短期內全球經濟前景變數加大,中國或成全球經濟增長重要支撐點。

一、新冠肺炎全球擴散迅速,歐洲已成海外疫情發展核心區域,各國疫情應對政策和能力各不相同,未來走勢尚難明確判斷。

雖然中國新冠疫情於2月下旬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確診病例驟降,但2月下旬以來海外疫情迅速擴散升級令全球疫情形勢嚴峻。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3月16日,新冠疫情已蔓延至全球151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病例16.7萬多例,死亡人數6606人(見圖1)。世衛組織於3月11日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大流行”。其中,意大利、伊朗累計確診病例超過萬人,韓國、西班牙、法國、德國、瑞士、英國、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千人。此次疫情全球蔓延,主要經濟體均未能倖免。

歐美疫情未來幾周或集中爆發,未來疫情走勢難以預料。從新增病例看,3月9日當週,歐美新增病例急劇上升,歐洲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已超過除中國以外世界其他地區總和,成為新冠疫情發展新的核心區域,美國新增病例漲勢迅猛不容輕視,參考中國疫情爆發以來的演化趨勢,未來幾周歐美疫情或將繼續呈現集中爆發特徵(見圖2)。同時,新冠疫情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且難以監測,歐美各國前期疫情應對遲緩,目前強制隔離和封城等嚴厲措施僅限於部分疫情嚴重地區,未來能否有效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區蔓延及升級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各國在新冠病毒檢測、公共場所聚集和跨境人員管控、公共醫療設施供應等方面的防控措施和力度存在明顯差異也增加了國家間和地區間的政策協調難度。基於此,短期內海外疫情發展走勢難以預料。

三、風險釋放後,市場有望進入右側機會

短期震盪的概率依舊存在,反覆磨底能夠使底部更加夯實。目前A股的擾動因素主要來自於外圍市場,市場的流動性趨緊,以及事件性因素導致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期增強,在不確定性落地之前,市場依舊存在震盪的可能。市場正處於階段底部,反覆磨底能夠進一步消化風險,使底部更加夯實。

連續大幅波動後,市場風險得到較大程度釋放,若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以及事件性因素擾動得以緩解,外圍市場將存在企穩預期,帶動A股出現反彈。需求回暖有望助推A股進入右側機會,看好二季度行情。隨著復工持續推進,復工效應初步顯現,前期受事件性因素擾動的相關行業景氣復甦值得期待,二季報業績可能存在邊際改善。一季報業績窗口期過後,資金有可能轉而配置一些二季報業績存在向好預期的板塊。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報業績窗口期臨近,部分行業存在業績風險,短期重點尋找確定性較高的領域。

推薦行業/標的:大基建、業績向好板塊

1、大基建:政策加持,業績有望持續兌現。基建穩增長成為增加政府投資的主要手段之一,資金介入低估值傳統基建交運、環保以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板塊有望成為趨勢。新基建代表著未來科技的主要方向,而且正在受到政策的支持,5G投資及運營商資本開支有望超預期,並將帶動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個股業績的持續兌現。

2、業績窗口臨近,關注業績向好板塊。受益於央行定向降準的大金融板塊。一方面,大金融具有較好的防禦特徵,尤其是券商的業績依然穩健,是配置的優選;另一方面,央行定向降準有利於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銀行板塊直接受益。事件性因素影響下業績向好的在線教育、辦公等板塊。前期積累了大量的活躍用戶,市場空間得到超預期擴增。隨著國內形勢企穩,企業復工復產逐步推進,企業業務向海外拓展,預計將會在業績窗口期實現估值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