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赏识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爱满天下,知行合一。

——陶行知

01

妈妈善用表扬,将女儿送进大学校门

1977年10学21日,中国各大媒体披露,中断了10年的高考即将恢复。那时候的老黄还是一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

那时候家家住的都是平房,大多数的妈妈们都是家庭妇女。除了冬天(因为北方的冬天很冷,不具备室外聊天的条件),每天晚上七点钟左右的时候,是孩子们在外疯玩的时候,也是家庭妇女们站在房头,聊家常的时候。

老黄的妈妈是医院里的会计,白天要上班,晚上做家务,自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家庭妇女们“东家常西家短”,不过出来丢垃圾或者倒脏水的时候,也会偶尔参与进去聊一会儿。

老黄的妈妈总是说:“我家晓晶学习可好了,每次看见她的老师,老师都表扬她。”

久而久之,“晓晶学习好,老师经常在晓晶妈妈的面前,表扬晓晶。”这样的话,就通过那些妈妈们,通过那些玩伴们传到了晓晶的耳朵里。

老黄说:“我其实一点也不聪明,可能还有点笨,就是因为我妈妈的表扬,我格外努力学习,可以说,是表扬这颗糖衣炮弹,把我送进大学的校门。”

老黄就像小品《粮票的故事》里那位老人一样,不断地重复这段经历。特别是,当当小青年们抱怨孩子不听话,推搡甚至打孩子的时候,老黄都要给他们讲一遍她的故事。

老黄的成长过程中,她妈妈很自然地使用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法。

02

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它从何而来?

善用“赏识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是周弘,中国南京市人。初中文化,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起著有《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

百度百科概念有一点枯燥,看了之后有一点是懂非懂的感觉,没有一点儿温度。下面让我们看看周弘校长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时,对赏识教育的解释。

周弘校长这样说到:现在所有的教育都在谈方法,我突然发现,错了。因为方法再多,方向错了,离目标会更远。我说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你想一想,我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有那位家长找别人请教方法?没有!他们打心里为孩子骄傲!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他们言谈举止、他们的每一个细胞,换一句话说,都是太好了!孩子有了安全感、自豪感、幸福感,都在像小鸟一样欢乐轻松地飞!

所以重要的是“态度”,你要让孩子感受到爱,这种爱是看得起。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孩子们不怕被批评,怕的是受委屈,被看不起。

03

如何把赏识教育落实到家庭教育的实处

第一、家长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任何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雯雯还不到三岁,在她还不到一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雯雯跟着妈妈住在姥姥家。雯雯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到了超市里,什么东西都想要,就没有她没要过的东西。

几十年的老邻居们,私下里经常会跟雯雯的姥姥说:“雯雯这个孩子,长得是好看。见什么要什么,是不是随了她爸爸,好吃懒做。这样的孩子可得好好管教,一个女孩子,这样可真不好。”

雯雯的姥姥听着也很不舒服,又不想给女儿添堵,就回家跟雯雯的姥爷嘟囔。雯雯的姥爷听了之后说,我观察观察。

雯雯的姥爷就每天傍晚带着雯雯溜达,做公交车去市里最大的超市,进超市前跟雯雯约定,只能买一样东西。

一周之后,雯雯的姥爷跟雯雯的姥姥说:“看到没,这一周来,雯雯每天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我还发现,雯雯在选择这样东西的时候,是做了比较的,选了她最想要的。我觉得雯雯是好奇,她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别人说别人的吧,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她们可能也是好心,也没想到你不舒服,不要在意。”雯雯的姥爷是不是超级厉害。

做为家长,看待孩子,你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表扬。

第二、眼睛里散发出欣赏的目光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写进百度百科,能够写进360百科?这里面可是有一部部血泪史的?

善用“赏识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受着“别人家孩子”的困扰,很多网友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夙敌”,只因为自己一直被父母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过来的。

有些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比,小学比、初中比、高中比、大学比、恋爱比、结婚比、甚至孩子生了孩子还在比,比“别人家的孙子”。

有些家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眼睛就放光,好像葛朗台看到了金子;看着自己家孩子,就紧闭嘴,眉头一皱,眼光斜视。你知道吗?那是一种绝望的眼神,难道你觉得孩子看不出来吗?有一个孩子跟他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黄鼠狼又要给鸡拜年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曾经说过,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当有的家长要带着孩子来找她的时候,她都告诉那位家长,不用带孩子来,你自己来就行。

既然如此,那就别再比了,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善用“赏识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用欣赏与尊重的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吧!你要相信,只有把自己家的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就真的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三、必要时说谎也不是不行的

我有个学生,我叫他小龙吧。

小龙上学时要骑自行车,一月份的北方滴水成冰,一处消防上水设备故障,马路就成了冰场,自行车在冰上打滑,小龙就摔倒了,双腿骨折。

那时候正是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小龙只参加了两科。

家长会后,老师把小龙的爸爸留了下来。老师委婉地表达了她自己的意思。主要观点就是:伤筋动骨105,何况还有一条腿是膝盖骨折。虽然孩子可能会恢复得快一点,但是这3和半月下来就连“五·一”都过了,考普通高中肯定是没有希望了,做好思想准备,报职业高中,或者技校吧。

小龙的爸爸回到家,兴致勃勃地跟小龙说:“儿子,你老师说了,期末考试你只考了两科,就没给你排榜,但你考的这两科成绩比平时好。如果你每一科的成绩都这么好,你肯定上重点高中。虽然你腿骨折了,不能到学校听老师讲课,但自学也是可以的,你老师相信,你在家也一定能够好好学习,中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善用“赏识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小龙爸爸的谎言,激励着小龙刻苦学习,那年的中考,小龙顺利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小龙的爸爸继续说着美丽的谎言:“你老师说了,在普通高中好好学,也一样能上大学!”

还真让小龙爸爸说着了,小龙不仅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还考上了研究生,现在在一个研究所工作。

小龙的爸爸绝对就是演技派。

04

总结

总之,做为家长的你,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抽丝剥茧、能够沙里淘金;你的眼睛里要散发出欣赏的眼神,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真实的爱;必要时还要说个谎,做个演技派,被看出来就前功尽弃了。

也许你会说,我这也太委屈了吧!

没错,好像是哈!但请别抱怨,因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委屈的职业,谁让你选择了呢?

只有学会欣赏,你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