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服役后为何却不全速量产?

西芒


歼二十大规模量产是急不得的事情,从国防部去年宣布它正是服役,到现在都装备量估计也就12~16架左右,并且还都集中在空军实训基地,进行包括:编写飞行大纲、飞出歼二十的极限包线、训练飞行教官...等工作。

一型新式战斗机在试飞院完成试飞任务是不够的,还需进入到部队通过训练基地的飞行员较长时间的飞行,才能暴露出来某些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再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研制单位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使战斗机更加的完善,为将来较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目前的歼二十就处在这样的状态,需要在训练基地至少进行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行...既然是“暴露问题”就暂时不需要生产太多。
第五代隐身重型战斗机


的制造是全新的,使用的材料、飞控系统、电子设备、发动机、武器配套...都大幅度超过第四代战斗机,越发复杂化!这就需要在组织生产上要下功夫,从一个铆钉、一块蒙皮开始直到一架飞机总装完成,需要上千家生产零部件的企业和几十万的职工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是一条生产链,在这条生产链上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滞后这架飞机的最后的总装时间,所以生产链要必须全部打通才行!

目前歼二十的生产链已经打通,低速度制造不会出现问题,但还要看能否增加总装线,如果增加到四条“柔性总装线”,那么一年就可以生产48架,重型隐身战斗机一年生产48架已经是很大的数量了!美军的F–22重型隐身战斗机十年间也才有183架服役,所以歼二十也用不着每年产量太高。
第五代重型隐身战斗机具备高性能和高战斗力,根据多次的模拟空战,1架五代隐身机可以同时对抗3~4架四代机,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也就不需要五代机再像以前四代机那样有上千架的装备量,装备350~400架就能有过去1200架的作战能力。

还有一点,现代战机普遍采用“一型多机”的设计理念,就是说:发展一型战斗机要求它具备多种用途,比如:苏27和F–15系列,刚开始都是以“制空型”为主用于空战,后来都发展成多用途战斗机,既可以携带对地/对海攻击弹药,同时空战的性能又不低于现役的先进制空战斗机...到了五代机也得是这个趋势,目前歼二十以制空型为主,它将来也必须要携带大型航空弹药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所以它一个批次生产量也不宜过多,需要少量对批次逐步改进、升级、多用途化作战能力。
五代机是非常昂贵的武器装备,价格在17~22亿人民币区间(参照美军F–22的价格)这还只是飞机本身的价钱,它还需要各种弹药、地勤保障装备、专业维修工具,地勤机械师的再培训...都是巨款,叠加起来就是巨大的数字!在目前大规模战争爆发性很低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军种间的均衡发展(军费开支是有限的)五代机也不宜过多的装备,否则会给资金带来很大的压力。

总之,歼二十生产多少架,什么时候较大批量生产要根据国防需要和它的技术完善程度而定,不会它的性能太好就大批量装备部队。


皇家橡树1972


2011年,当美国防长盖茨应邀到中国访问时,我们严格保密的四代机项目,广大网机戏谑的`黑丝带",掀开神秘的面纱一一一 一飞冲天!以致于懵逼的美国国防部长亲自向我领导人求证!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这位`中国要2o2o前不会有五代机"的防长,收到访华"最神秘"份量最重的”大礼包“!



我们在密集性的试飞`黑丝带"歼20,边飞边反馈,边修正。直至2015年11月份出现编号为2017的歼20。终修成正果。歼20列装空军试飞基地。接受空军部队的飞行包线,性能测评。为空军探索隐身战机战法编写教材。



当在珠海航展上歼20向世界首秀的2分种,当歼20与歼l6在阅兵式上的自信组合。"当今天下殊"!中国战机首次与世界同步!器不如人的历史终结了!

拥有与量产。当歼20装备部队。美军F22,F35对我们原先巨大的心理压力,威摄恫吓云消烟散。我军得以从容地探索三代,三代半与隐身战机对抗,四代机对预警机,加油机等体系空战中重要节点的屠杀与反屠杀。研究"一根针刺破一张网"。

再则,飞行员的培养。决定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是飞行员,需要培训一定数量的隐身战机飞行员。隐身战机代表我军现役装备的最前沿。不可能需要大量的隐身战机"真身",只用"模拟器"即可培训。

价格。一架苏35,8000多万美元。歼16据传也要一个多亿。在满足脉动生产线低速正常运转下,没必要大量生产,装备。

发动机亦是制约歼20大量装备的一个因素。虽没现采用ws10B作为歼20的动力。但此型发动机在三代机上也大量需求。毕竟ws15也是正选!

三代及三代半能够应对周边绝大多数国家。歼20对美国也形成威摄。毕竟F35现爆出是"和平鸽"一一一美自爆不能发射导弹!F22隐身对机库环境相当依赖!歼20有后发优势。

当祖国的天空需要歼20更有担当时,只要开动生产线,源源不断的歼20会天高任"歼20"飞!


红梅快乐


据悉,已经有超过五十多架了歼-20了!

在2017年6月,中国建立了第三条歼-20生产线,当年的产量指标是20架。

2018年7月3日,第四条歼-20生产线投入生产,截止到2018年年底保守计算,歼-20已经生产了50多架。

在之前的各种论证中,已经证明了歼-20是一款符合我们国家发展需要的战斗机,而对战机的生产其实也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在空军的计划中,到2025年中国将装备超过200架歼-20战机,这样平均一年30架的产量恰好是可以达到计划目标的。


现在的歼-20,虽然还没有大面积的换装WS-15发动机,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发动机的换装其实已经是模块化的设计,即便后期更换发动机在产能上也不会造成产能的减小现象。

一个国家将一架战机作为主力战机的决策如果已经定义下来,除非这个型号的战机在部署过程中发现有硬伤,那么都会顺利的按节奏大量部署的。


所以说担心歼-20产量小其实在现在看来是一个伪命题。

之前大家热议的歼-20五机同框的照片,

其实发出来的时候已经是2017年的事情了,当时的歼-20 就已经不少于20架在部队服役。今年或明年或许我们就能看到歼-20版的大象漫步了。


军武数据库


▲曾有观点认为,歼20如今产量太少是因为其技术不成熟导致,然而如果技术不成熟,又如何在航展上进行公开表演呢?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第四代双发隐身重型战斗机,歼20一面世就吸引了许多世人的目光,尤其其在装备部队后,那关于它的各种看法也就络绎不绝了。

▲现在的歼20技术不仅是成熟的,且其自身飞行性能也是十分优异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在这些说法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歼20生产太慢或者是压根没有大量生产,然而这种看法就是对的嘛?其实不然,作为一种第四代双发隐身重型战斗机,从歼20本身的制造工艺来说,就比一般的三代机或者三代半战斗机要难很多,故而在单架的工时上,其耗费的也就一般三代机或者三代半战斗机要多得多;其次,目前对于我国来说,也就只有成飞集团在生产歼20,其厂房也就那么多,故而一时半会产量也是有限的;再者单价歼20的价格十分昂贵,而对于我国有限的军费来说,每年的采购歼20的数量自然也不会太多;最后,目前的歼20还是比较初期的版本,故而一开始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毕竟还要把采购的空间留给未来更加先进的歼20改进版(比如歼20B)。

▲打开弹仓的歼20,其内部弹仓挂载了4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两侧的侧弹仓则携带了2枚霹雳10近距格斗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而,综上所述,歼20的产量一时半会上不来也是在情理之中,同时也是合乎逻辑的事情,所以也就没啥好大惊小怪的了。


军武次位面


歼20作为我国战机中的代表作,自其服役以来却没有大规模生产,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是:

1.成飞的产能不足,不足以批量生产歼20!

2.配套的WS15至今仍然没有成熟,还未达到装机要求。导致现有歼20先天动力不足,因此当前也没有必要大批量生产这种先天不足的歼20

3.我空军面临一定的战机换装压力,当前空军里还有一大批二代战机等着换装,歼20这种工艺要求高,生产难度大的战机只能先缓缓了,产能优先配给更容易生产的三代机,用于老旧战机换装。

4.我国周边主要对手的空军装备技术优势不在。周边主要对手国的空军装备主要以三代战机为主,并且部分机体服役超限,机体老化严重。仅有的四代机型号为F35这种中型多功能战机,其对空作战能力不占优势,而美军F22以我国现有空军作战体系可以对付。所以,整体技术层面的压力不大。

现在,歼20虽然已经服役,并且担任战备任务,但我国空军的战力仍然由三代和三代半战机组成。歼20无论是数量还是现在的质量尚不能成为主力机型!歼20的成功,要等到WS15装机才能论定。




零七零七3


歼20已经服役了,为什么不快速量产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看别的项目。歼16产量已经超过100架,052D、055都在下饺子,说明已经是目标武器,可以量产了。但歼20不是,虽然在隐身,远距离攻击,信息感知各个方面都很先进,但仍然不是目标隐身战斗机,肯定在等涡扇15。

歼20的发动机现在是涡扇10B,应该能够超音速巡航,但是刚过音速,所以不是目标机。中国希望歼20能够达到甚至超过1.5倍音速巡航,那更意味着大机动性。从歼20的表演来看,肯定没有加矢量喷口,推力也没有达到空军目标。涡扇10B只能说勉强够用,根据有关资料,涡扇10B都推重比达到8.5,144千牛,如果加上矢量喷管,力量肯定达不到。因为根据传统经验,加上矢量喷管,推力会下降5%左右,增强的机动性属于得不偿失。还要解决解决红外问题,也要等大推力发动机。包括海军航母舰队的舰载机,也是在等动力,不管歼20还是FC31,都是同一个理由。

既然涡扇15还没有很成熟,可以等一等,不全力生产。因为歼20已经可用,各方面已经很优秀,虽然发动机性能稍微差一点,但性能无论如何也不会低于F35,这个小肥电。歼20是猛禽和闪电2的综合体,F22的感知能力是短板,F35的机动能力是短板。

所以,歼20能用,还在等更先进的,然后量产。以中国的生产能力,三年100架,随着工艺更加成熟,10年500架歼20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有没有需要的问题了,也可能中国空军正在用着这一代,展望下一代战斗机,中国空军会越来越好。



大志远思想空间


首先,歼-20战机代号威龙,已经在我国空军服役和列装,首个歼-20战斗旅也进入战斗值班状态,而且歼-20战机正在稳步推进列装和生产线正在扩大。据说,成飞已经建立四条歼-20战机生产线可进行快速的建造。作为我国军工战机的最高杰作,也代表着我国科技最高的水平,歼-20战机一直我们的骄傲。

歼-20战机频频亮相航展和国庆阅兵,这是对歼-20战机最高的肯定,这说明歼-20战机符合我国未来空军隐身作战,再加上歼-20战机高起点和作战出色,很容易跟美俄两国五代战机进行对抗。但是,歼-20战机既然已经列装为何无法迟迟大规模的建造,其中因素有多方面。

前几天,网上还流传歼-20战机黄色涂装的验证机,据说就是在验证WS-15发动机。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这对歼-20战机未来提升作战实力非常有帮助。

发动机因素:

歼-20战机的动力心脏依然是俄制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依然在我国歼-16和歼-11战机列装。并且,我国无法获得俄制发动机的生产线,只能引进和购买俄制发动机,这也就限制我国战机的规模。毕竟,战机的机体可以建造,如果无动力心脏,再好的战机也是无法飞行。虽然,歼-20战机在进行空军隐身及反隐身作战演练对抗体系中,有绰号“横扫三代机”,其中就包括括歼10系列、歼11系列、苏30等战机。但是,发动机依然是最大限制歼-20战机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原因。

歼-20战机采用俄制AL-31F发动机,跟俄罗斯苏-57战机装备的117型发动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跟别说跟美军F-35战机装备F-135发动机的差距。发动机的差距和发动机的掣肘都导致歼-20战机无法大规模列装的原因。如果WS-15"峨眉"发动机装备到歼-20战机,我国隐身战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更有实力跟F-22战机相抗衡。

费用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引进的苏-35战机成本在8000万美元上下,而我国装备歼-11战机和歼-16战机成本很可能更低,应该在4000万左右。毕竟,我国具备完整的战机生产工艺,再加上成本相对低廉,这也是我国武器出口到国际军费市场的优势。而歼-20战机据说单价成本在1.5亿-2亿美元之间。可见,一架歼-20战机成本如此之高,这对我国歼-20战机规模也是一种限制。何况,财大气粗的美军,F-35战机每年装备也是百架左右,据说要到2040年全部F-35战机列装。因此,战机性能越优异,制造成本相对就非常高。

对标美俄:

既然,歼-20战机是防御作战飞机,就必须有克敌制胜的法宝,在面对美俄等国家的先进五代战机之时,就必须保持着自己特点和作战实力。如果在面对F-22和苏-57战机的时候,歼-20战机如果无法正面对抗,很容易让其失去先机,导致被对手反制。再加上我国空军对歼-20战机寄予厚望,需要保持着夺取制空权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强大的主动式电子对抗能力,特别是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超视距能力,再加上近距格斗能力。所以,歼-20战机不求超越美俄,但求做到匹敌的本领。只有这样精品的歼-20战机才是最好的战机。

因此,随着歼-20战机装备WS-15发动机,彻底解决歼-20战机"心"问题。到时,歼-20战机必定在隐身战机领域呼风唤雨,强大我国的空中防线。


沐风谈兵论道


歼20已经进入部队服役2年多时间,迄今为止只有两个部队曝光批量装备了歼20战机,一个是试训基地,一个是东部战区空军某部队,这些歼20的编号分别是7820X和6200X,这两个批次歼20是歼20的小批量生产型。

图为编号为7820X的首批量产型歼20战机。

歼20依然没有进入稳定的大规模生产阶段,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毕竟美国都已经装备了500架左右的五代机,俄罗斯的五代机也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2019年装备了2架苏57,我国的歼20到现在也就服役了25架左右,算上试飞飞机也不到35架的规模,确实令人感到难以理解。不过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生产线还没有成熟,第二个是技术状态还没有完整。

图为编号为62001的歼20战机。

歼20的生产线现在有3条脉动生产线,这一点我国在人民日报上已经说过,根据国际惯例,战斗机的脉动生产线可以做到每条生产线每周2架的生产速度,3条生产线每周就是6架战机,每年起码100多架。但是这属于理想状态,也就是生产线每天都开动,而且战机生产号不间断的状态。实际上生产线在初期运行中绝对不会这么顺利。

图为小批量产型歼20战机。

生产线的成熟需要生产队伍的技术熟练、生产流程形成定式、各种配合已经完成磨合,生产线自己的改进提升,以及生产人员的技术熟练都需要锻炼,美国的F35战机也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实际上,F35战机也是在进行了3年左右的低速生产后,才进入了完全释放产能的大规模生产阶段。歼20也需要这个过程,苏57也需要这个过程,俄罗斯的苏57在2019年才生产了2架,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速度,以后也会更快。

图为苏57战机,他的量产服役型只有2架。

第二个原因是歼20的技术状态不算非常完整。虽然目前的歼20已经非常强大,堪称世界五代机的前两名,从单机的实战性能来看,也绝对在苏57和F35之上,对比F22也有传感器优势和机动性优势。但是歼20一直也存在一个短板,那就是发动机的推力不足和没有矢量能力的问题。美国的F22有二维矢量发动机,单台F119发动机推力15.5吨;俄罗斯苏57有三维矢量能力,单台117S推力也有14.5吨。

上图为歼20战机大过载机动,掀起涡流;下图为歼20战机飞行中打开弹仓。

但是歼20装备的太行WS10B发动机只有14吨推力,对比苏57和F22都处于劣势,而且歼20的发动机暂时没有矢量能力,我国新研发的三维矢量发动机正在歼10B战机上进行测试,这意味着我国还需要继续对歼20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歼20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歼20现在依然不能完全释放产能,需要等到技术状态完整之后,再生产完整版的歼20,那样比先生产大量的歼20,然后再改进升级要更加节省经费,也节省人力物力。


海事先锋


歼20这架让世界都为之震撼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其综合性能都是结合中国现有掌握的科技的所有的结晶,第五代战机的出现不仅促使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上的提升,也为我国在国防建设上提供了高性能武器,有了歼20飞行员的底气才会更足,在战场与敌人战斗也会在心里上战胜对方。

截止目前世界能够研发第五代战机还只是少数,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美国的第五代战机早早就服役了,而中国的第五代战机也是近几年才服役我国空军的,俄罗斯也将在几年后交付空军使用。



歼20既然已经交付空军使用了,为什么不集中生产力,像下饺子一样生产歼20呢?

第一:首先歼20并非是正式交付空军使用而是给空军先试用一下歼20的性能如何,歼20的好坏最终还是掌握在飞行员的驾驶体验上即使歼20的武器再高端没人驾驶就是一架摆设机而已,并且飞行员提出出了合适性的建议,这样能够让歼20更好的发挥作战水平。

如果先不让一小部分飞行员使用,就直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并列装所有空军部队,即便产能达到了,送到了空军基地,飞行员试飞后如果感到不行,就要重新把这些飞机大规模返厂修改,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第二:国产涡扇15至今还没有正式列装空军部队,性能还处于正在验收之中,而现有的歼20装备的发动机都是进口于俄罗斯,我们国家的产物就应该实现全国产化,不应该把战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依靠别国,而是要自给自足,等涡扇15发动机正式列装后,歼20的的性能会更加的先进,到时候中国才能不为人所迫。

第三:美国这个早早就已经服役第五代战机,可能它们的第六代战机已经领先世界去研发了,我们中国当然不能把精力全部集中到歼20身上而是要超越美国,赶在美国之前研发出第六代战机,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才会有话语权。

歼20标志着祖国的强盛,清朝的我们脆弱又无能的一次次被别国伤害,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中国总结的教训,要想老百姓快乐平稳就必须国家强大。


钟cy


不全速量产是对的!现在的歼20不全速量产主要是有三个原因造成的。比如从机身材料上面,由于我们的合金钢材不过关,导致我们的机体材料也得从国外定制,假如现在全速生产,那么所有的订单就会全给了外国,我们的国内材料研究就会断了粮草,并且从此只能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那么强的国防压力,趁机修炼内功,提升我航空材料是正道。

其次,航发问题。我们的歼20正在试用我们国产的太行发动机,但是这款发动机目前还不合格,使用寿命只有800小时,这远远不够。我们目前还在试用新款发动机,争取赶上欧美的发动机。假如现在全速生产,那么就失去改进的机会了。

第三个原因,空军装备的循序渐进。空军不是一天建起来的,战机本身有使用年限,现在大量装备,那意味着在将来某一天就会同期退役,那将造成我空军装备的大幅缺口。比如美国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美国空军有1900架战机机龄超过27年,而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每年才能生产48架战机,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美军更新换代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