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大刀闊斧”強黨建“繡花功夫”謀脫貧

(通訊員:楊曉桐)阿勒泰市汗德尕特鄉堅持以黨建為抓手,以“脫貧攻堅”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示範作用,努力把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相結合,不斷提高各村扶貧“造血”能力,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


飛針走線創增收


汗德尕特鄉結合阿爾恰特村實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建促脫貧模式。在阿爾恰特村成立專業刺繡合作社,將民族手工產業與貧困婦女增收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企業出料下單,貧困婦女出工生產,企業統一回收的方式,吸納待業青年和家庭婦女就業,按照多勞多得給予相應薪資報酬,為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婦女提供了一條脫貧增收的渠道。截至目前,已招錄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婦女21名,人均增收2000餘元。

新疆阿勒泰:“大刀闊斧”強黨建“繡花功夫”謀脫貧

阿爾恰特村的沙依蘭古麗·胡木爾現如今已經是合作社裡的得力員工,從剛開始的簡單縫補到現在刺繡各種複雜的花紋,她每個月至少能拿到1800元的工資。“現在我們既不耽誤農活,又能照顧小孩,每個月掙錢、顧家兩不耽誤,家裡生活好了,我們很滿足。”沙依蘭古麗·胡木爾說。


通過黨支部引領建立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抱團發展,把群眾緊緊凝聚在產業鏈上,形成了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的發展格局,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左右。


藉助旅遊促致富


角沙特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依託216國道旅遊線路,結合該村特色,研究制定以旅遊業促進農民創業增收的路子,通過創立易創市場、培植家庭特色旅遊、加大功能區設施建設等方式,扶持村民開農家樂和鄉村旅館,並投入80餘萬元建設40個攤位,實現農牧民穩定增收。


“天天有巴扎”“每週趕集市”。每當易創市場開業的時候,村民們以家庭為單位,將自家生產的酸奶、奶酪、駝奶、土雞、庭院蔬果等特色食品拿到市場上進行售賣。漸漸地,易創市場也有了一定的小名氣,吸引了周邊鄉鎮的村民來購物,同時也拉動了周邊小餐飲業的發展。

新疆阿勒泰:“大刀闊斧”強黨建“繡花功夫”謀脫貧

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再古麗·巴巴胡馬爾以前經營的小飯館,由於人流不大,生意一般,直到村裡創立了易創市場,他的小飯館生意也跟著紅火了起來。“現在一天收入能有六七百塊錢,這些多虧了村裡和工作隊,是他們轉變了我的思想,是他們發現了我做飯好吃的特長,還送我去培訓,幫我對接場地,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意。”再古麗·巴巴胡馬爾說。


分享紅利得雙贏


汗德尕特鄉積極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在加大對企業幫扶力度的同時,要求企業充分吸納貧困群眾就業,最終實現“企群雙贏”。


該鄉積極爭取中央扶貧資金300萬元,對該鄉某酒廠進行投資,每年按投資額8%的比例進行分紅,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無法依靠產業就業脫貧的貧困人口進行保障兜底,剩餘分紅資金按貧困戶分佈情況分配至各行政村,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為貧困戶提供了開發就業崗位的資金。


該鄉黨委制定“特殊”政策,堅持把“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貧困家庭成員”作為“特殊”優惠政策,全力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全覆蓋,截止目前,共向該酒廠轉移勞動力10餘人次,貧困戶佔70%。同時以全民素質提升培訓為契機,依託企業駐鄉優勢,邀請專家免費對有意向種植青稞的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引導企業採取“定單農業,高價回收”的模式,確保貧困戶收入增加。

新疆阿勒泰:“大刀闊斧”強黨建“繡花功夫”謀脫貧

汗德尕特鄉黨組織推出“黨建+項目+企業”扶貧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宣傳引導服務保障作用和企業的行業發展優勢,以“紅娘”的身份,為企業農戶提供雙向選擇。切實提高貧困戶的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能力,拓寬致富渠道。

新疆阿勒泰:“大刀闊斧”強黨建“繡花功夫”謀脫貧

汗德尕特鄉黨委書記韓榮華說:“汗德尕特鄉結合各村實際,因地制宜開展脫貧工作,積極探索‘黨建+項目+企業’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引進刺繡公司發展刺繡行業、建立創業市場發展旅遊業等方式,在產業發展、技術指導、勞務派遣、就業、旅遊業等領域開展多方位合作,逐步完善利益鏈接機制,助力群眾增收致富,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雙贏和多贏的目標,為汗德尕特鄉今年脫貧出列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