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为什么被比喻为“苦吟诗人”?

天香云外飘


【春影】

鱼游浅拽影,

行微查易惊,

垂花着色暖,

穗柳风摆轻;

春意入远岭,

近岸闻流莺,

莲芽掬弱水,

天蓝韵波平。

青鹏.2020.春分

【注】

泊舟静岸,俯身窥群鱼浅游,日光映照鱼影于水底随行,看来比鱼本身要清晰的多;任何风吹草动皆可令其惊觉,动静一瞬;徐风暖阳,岸畔早已花开柳绿,倒影湖面的艳花浓色与摆动的柳穗枝条莫要惊扰到她们才好。深邃的蓝天,碧空如洗,静怡的湖面,风轻波平,近岸密林花丛中 偶有莺燕执韵幽鸣,寻而不得。浅滩的荷莲,芽叶萌发,心急者业已擎露水面,掬几颗明珠晶莹于怀;举目远眺,高山远岭处亦着了春意,世界漫是充满生命力的绿意盎然。

得益于浅滩的浅,游鱼才能留影随行,莲芽方得分水露叶,故言”弱水有三千,知足取一瓢饮。”取舍间,浅现深藏,怀远近行,抱酬鸿志自当由浅入深,先尽心做好眼前事吧。





青鹏1978


“苦吟诗人”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

代表人物:是以“苦吟”著名的孟郊(751?——814?)、贾岛(779~843)和姚合(775?~855?)。

他们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其诗多写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内容比较狭窄,有佳句少佳篇。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贾岛

被称为“苦吟诗人”的主要原因是推敲的故事。

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


国学日知


贾岛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据说在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违规外出,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还俗参加科举,累举不中,在韩愈的调教和帮助下,得以担任低职。后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类似今天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后又任普州司仓参军(也是科级干部),在普州去世,算是郁郁寡欢的一辈。

贾岛作诗可谓废寝忘食,不论是行走坐卧还是吃饭,他都忘不了吟咏作诗。曾经骑着驴打着伞,横截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当时正是秋风劲吹,黄叶满地,贾岛突然吟出一句诗来“落叶满长安”,因为急切中想不出对应的另一句诗来,忘记了回避,冲撞了大京兆尹刘栖楚的轿子和仪仗队,被抓起来关了一个晚上才放了。足见其对诗作的痴迷程度。贾岛对诗作的自我要求甚高,他的《题诗后》写道: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贾岛的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也成就了他的人生。

贾岛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多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7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和及门弟子多人,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韩愈曾有一首诗《赠贾岛》,对贾岛的诗歌成就做了充分肯定,诗曰:

孟郊死葬北邙山,

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

更生贾岛著人间。


平潭老兵曾7089889


“苦吟”是指在词句上不惜耗费时间和心血,用心锤炼反复推敲的诗人。比如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这不仅仅是高兴,当然也有心疼自己的成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浅影暮雪


贾岛,唐朝诗人,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释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他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市长”大人车马,被拘一夕。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神思恍惚,结果又撞上韩愈的车马。传说虽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痴迷,则是有根有据的。

但是大凡艺术创作都是苦吟派尤物。诗词与诗人,仿佛一盆花卉,须慢慢修剪;仿佛一块璞玉,须细细雕琢;又仿佛一件首饰,须反复锻打。比如王安石的绿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不过,在苦吟上,要数贾岛为最。是为代表,后代楷模!


大海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诨号“诗奴”的唐朝大诗人贾岛,对诗的痴迷可谓谦卑到了极致。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典故,当数最有名的“推敲”,从此看来,贾岛对诗语的推敲炼字,到了非常精准,出神入化,并为此不惜一切的地步,他无亏于“苦吟诗人”称号。



杜彩萍


来时的路,去时的路,都在唐朝。据说,当年贾岛在一个月夜,骑一头瘦驴去长安城外拜访友人李凝。清夜之景,让他起了诗心,即兴吟了一首 《题李凝幽居》。当他吟到“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时,不知“推”和“敲”哪个字更妙,在驴背上反复思索之际,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队。从此,与韩愈结下知遇之恩,贾岛开始走进长安诗坛,极负才名。

贾岛的一生,为僧不免思俗,为俗又难弃禅心。枯寂的禅房生活,让他总想起京城的繁华。而身处闹市,他又会怀念山林寺院的淸净。在长安期间,他和友人孟郊、韩愈酒中寻雅,后来二人先后病故, 只留下贾岛,独自一个人常常醉倒在长安古道某个阑珊的角落。

其实,自古文人墨客的故事大都相同,多是不受君王赏识,满腹才学却落魄不得志,只得踌躇旷野,浪荡江湖。所以,贾岛被后来比喻为“苦吟诗人”。





文旅揽胜


苦吟,指即着意于韵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苦吟诗人指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句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因为贾岛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功夫,所以后人把贾岛视为苦吟诗人的代表。我们从贾岛一个关于作诗的故事可以看到贾岛作诗的“苦吟”功夫。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浪花李


贾岛是唐朝著明诗人,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名句。贾岛对诗词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逐字斟酌,逐句揣摩,直到满意为止。历史上“僧敲月下门”中“推”与“敲”的的选择已成为诗坛佳话,因此,贾岛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苦吟诗人”。

醉花阴《苦吟》

是推是敲哪个好?

这得问贾岛。

两句磨三年,

逐字斟酌,

还未划句号。

偶得一吟泪啕啕,

可以把笔撂。

僧推月下门,

敲字更妙,

于今苦吟少。


用户9781122475018


贾岛,唐代出家为僧。皆因仕途无望才走向这一步。一次夜晚化缘行至长安街中,偶得诗句:僧推月下门。后又觉推不及敲好,反复吟诵,误闯长安"市长"韩逾的行街陣队。韩得知实情后,劝其反俗。但日后几次参考不中,被韩逾留用。贾岛虽有才华,但命运不佳,固后来被人称作苦吟生。大至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