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簡介:如果小行星真的向我們襲來,我們該怎麼辦?文章給了幾種選擇:用足夠硬的航天器撞擊它使其偏離軌道,用核武器爆炸,用重力牽引機拖拽它,甚至用集中的陽光減慢它的速度。並討論了其可行性。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依據小行星自身及其在太空中的路徑計算出最佳作用點。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預想圖:一枚火箭射向一顆太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一架偵查探測器在小行星附近繞行。

倘若有個巨型天體眼看著即將撞擊地球,人類有幾個破解之道:利用宇宙飛船將其撞離軌道,用原子彈炸飛它,用重力牽引機把它拽開,甚至聚焦陽光使其減速。我們必須考慮到底是先發射一枚偵察火箭探一探行星情況,還是直接發動全面攻擊。

生死存亡之際,以上是能做的一些決策,這也是為什麼麻理工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宇航學報》雜誌發表了一份未來小行星偏轉方案。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電影中描繪的小行星撞地球通常發生在最後一刻:一顆巨大而致命的岩石像子彈一樣劃破黑暗,朝地球疾馳而來,從發現它到預計撞擊只有幾周甚至幾天時間。據美國航天局行星防禦辦公室生命科學部門發表的講話稱,這一威脅真實存在。但美國航天局認為,他們已經確定了大部分即便只有一丁點撞擊地球可能性的巨型致命天體-也即行星殺手。(當然,可能還存在大量體積較小的-依然大到足夠摧毀一座城市-太空岩石未被發現。)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地球鄰近的大部分大型天體都已被密切監視,所以在地球被撞之前人類會收到大量預警。一旦這些星際天體靠近地球,天文學家就密切關注看看它們是否會穿越某個“鎖孔”。每一個對地球存在威脅的小行星都在不同位置圍繞太陽運行,與地球漸行漸近或漸行漸遠。靠近地球的軌道上就存在鎖孔。在下一次靠近的時候,小行星必須穿過這一空間才能撞擊地球。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鎖孔就像一扇門,一旦開啟,小行星極有可能很快撞擊地球”,Sung Wook Paek,論文的主要作者、三星工程師在發佈會上說到。這篇論文發表時他剛從麻省理工畢業。論文提到,阻止天體撞擊地球的最佳時刻是在天體穿越鎖孔之前。這將從一開始就阻止天體朝著撞擊地球的路線運行---若非如此,拯救地球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和能源,風險也更大。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Paek 和共同協作者不假思索的剔除了大多數更奇特的小行星偏轉方案,僅保留了核爆炸和撞擊器作為正式選擇。他們寫道,核爆炸其實也存在問題,因為不確定小行星在核爆炸後究竟會怎樣運動,同時,對核武器的政治擔憂也會給任務帶來麻煩。最終,他們敲定了3種方案,若觀測到地球殺手小行星往鎖孔飛來,這些方案按理可在短時間內響應:

  • “0-型”任務:發射一臺重型宇宙飛船撞擊襲來的天體,

旨在運用目前已掌握的有關天體組成成分和軌道的信息來將其撞離軌道。

  • “1-型”任務,首先發射一枚探測器蒐集更詳盡的行星數據,然後再發射宇宙飛船撞擊器,以便更好的瞄準,獲得最優效果
  • “2-型”任務,同時發射一枚探測器和小型撞擊器,負責將行星軌道撞偏一點點。然後利用探測器和第一臺撞擊器搜索到的信息對第二臺小撞擊器進行微調來達到偏轉小行星的目的。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研究人員寫道,“0-型”任務的問題在於,地球上的望遠鏡只能獲取行星殺手小行星的粗略信息,那些天體離地球較遠,體積相對較小,比較晦暗。若沒有有關天體質量、速度和物質組成等詳細信息,撞擊任務要完成將不得不依靠一些不精準的信息做出測算,極有可能無法準確將襲來的天體撞離它的鎖孔。

研究人員還寫道,“1-型”任務相對更易成功,因為它能夠更精確測算出襲來天體的質量和速度。但這需要消耗更多時間和資源。“2-型”任務比“1-型”還要好,但要開啟的話仍然需要更多時間和資源。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研究人員找到一種選擇最佳任務的計算方法,主要基於以下兩點:任務開始到行星殺手抵達其鎖孔的時間,偏轉這小行星涉及到的困難。研究人員將這一計算方法應用到地球兩大熟知鄰近的小行星殺手---阿波菲斯和貝努上。並據此提出了一套複雜的操作手冊,萬一將來某一小行星朝鎖孔逼近,人類能依據此手冊將其偏轉。

他們發現,若時間充足,2-型任務總能最好的偏轉貝努。但若時間不允許,0-型任務可作為應急方案。而1-型任務僅在有限的情況下方能奏效。

如何才能趕跑“不速之客”——小行星?科學家提出了多種方法

對於阿波菲斯,情況又不一樣了,會更復雜。時間不多的情況下,1-型任務通常是最佳選擇:迅速蒐集數據以精準撞擊。時間充裕的話,2-型任務會更好,這取決於將行星從其軌道擊偏的難度有多大。對阿波菲斯來說,0-型任務不太適用。

兩個案例中,若時間太短,研究人員發現任何一種任務都不能成功偏轉小行星。行星之間的不同之處歸結於他們質量和速度的不同,以及它們的內部物質組成會怎樣影響撞擊。研究人員寫道,以上基本原則亦可用於研究其他潛在行星殺手,未來的研究也會應用其他選擇來偏轉小行星,包括核武器。選擇越多越複雜,意味著需要做的運算也越複雜。他們寫道,最終,訓練機器學習這類基於現有數據來做決策的算法將極為有用。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FY: 塗小圖

作者: Rafi Letzter - Staff Writ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