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近日,滞留英国的1.5万名、平均年龄只有14周岁的小留学生的去留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因为学校关闭,寄宿家庭又拒绝收留,回国的机票动辄几万、十几万一张,还一票难求,致使这些小留学生的境地非常尴尬。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孩子恐慌、家长担心。于是,166个家庭联名写信,请求中国政府安排包机把孩子接回国。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这引发了许多网友的不满:

“祖国有难的时候,没看见你们;现在国外有难了,就想到了国家,太现实主义了吧”;


“谁让这些有钱人把这么小的孩子就送出国留学,现在出了事情,就该自己担着,别给祖国添乱”;


“很多留学生就是冲着外国国籍去的,既然都不想待在祖国了,那现在就不值得国家救助他们,反正也不指望他们以后回来报销祖国。”

甚至有网友爆料“英国十年永久居留权加一年,就可自动获取英国国籍”,来反推为什么现在的出国留学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也有网友表示,再怎么样,错也不在孩子,看着他们一双双担惊受怕的眼睛,真的有些心疼。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地隔离是不是比大动干戈地包机回国要好一些呢?

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还真不知道中小学生留学的群体有这么庞大。

根据美国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留学的中小学生数量,五年增长了3倍,其中有些人只有10岁。

而《2019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美国仍然是中国留学生首选的国家,25%的中国留学生都在美国就读; 其次是英国,占比为19%。

撇去其他因素不说,留学低龄化真的值得我们关注。

不管当初他们的父母是如何考虑的,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外留学,真的就是对他们好吗?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为什么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

1、年龄小适应能力强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年纪越小,语言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越强。反正以后也是打算出国留学的,不如现在就送出国,赢也要赢在起跑线上。

2、避开国内的高考大军

不少家长认为国内的应试教育太辛苦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还要面临考试、升学、排名等。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每周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而且,即便是大学毕业,就业的压力也会非常大。

而国外的学业压力相对来说较小,与其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不如趁早做其他的打算。而出国留学,就是一条看起来更轻松的捷径。

虽然这些父母的想法是好的,但因此产生的弊端也不得不一并承担。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低龄留学弊端多:

1、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型,培养效果难说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父母的亲子陪伴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三观形成最重要的时间。

这么重要的阶段,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很好的监督和引导,孩子处于“失控”的状态,不仅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还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容易影响孩子的性格

对于小孩子来说,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拥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自信、独立。

而出国留学,不仅面临环境的变化,还有语言障碍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孩子年纪小,离开父母本来就已经非常没有安全感了,还要努力融入其中,或许还会碰到一些对其他民族有偏见的外国人,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敏感、自卑。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3、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化,容易导致观念问题

我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小留学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接触不到,又如何期盼他们长大后会对祖国有情感,会回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呢?

说到底,那些早早就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长,其实是对祖国的教育和实力不认可,觉得孩子在国外才能发展得更好。

于是,有的家长即便是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出去。

可事实是,这次疫情,让中国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中国的科研力量和防疫措施、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以及那些奋不顾身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警察和快递小哥……无一不让世界动容。

小留学生回国避疫,网友愤慨: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不要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祖国!

希望这些小留学生回国后,能看到祖国的强大,也能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不管走到哪里,都能以炎黄子孙的身份而骄傲!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