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撰文 | 蔡邇一

今天的話題,是“健康碼”。

最近(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曾經部署了這麼一個任務:

“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採取隔離措施。”

這兩天,《湖北日報》刊登了“艱難時期,搭把手拉一把”的專題。其中的一篇文章提到,跨區域的人員流動,是對接性的工作,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幾則新聞

這幾天,有不少新聞都與健康碼有關。

比如,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開會的次日,3月19日13時24分,G4368次列車緩緩駛離荊州站,近600名荊州籍務工人員乘專列踏上赴粵返崗之路,標誌著湖北省赴省外務工人員返崗全面拉開序幕。

這趟車,由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業升親自送行。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到站迎接。

當時,應勇曾叮囑大家,積極展現湖北人民“健康乾淨、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良好形象。

他還呼籲請求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農副產品

據當地媒體稱,行前,務工人員都接受了健康篩查,持健康碼“綠碼”方可返崗

這是則好消息。

但還有兩則消息。

一個是不少媒體報道,湖北一家五口拿綠碼到廣東,被強制要求到酒店自費隔離。

對此,廣東省衛健委稱,3月20日前,從湖北到廣東的人員需要去酒店隔離,3月20日晚已下發新文件,從湖北來的人員不用再去酒店隔離。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還有一個新聞是,3月18日至3月19日,多個湖北縣市的點對點大巴包車,到達上海市附近高速收費站或高速公路後,遭遇無法進入上海的囧境。不少人為此等待至深夜甚至只能在大巴車中過夜。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這些問題的背後,是“健康碼”的互認。

和湖北互認的地區有哪些?

目前,湖北省對外省健康碼認可度很高,但各地對湖北健康碼的認可還在推動過程中。

在中央開會的次日,湖北方面就發佈了通知,稱擁有外省健康碼的人員,在湖北境內“亮碼通行”,小區(村組)、防疫卡點查驗健康碼、測溫正常即予放行,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得要求另行提供健康證明(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除外)、流動證明、流入地申請審批表或接收證明、車輛通行證等。

不過,據《長江日報》報道,截至3月22日,湖北健康碼與部分城市健康碼互認,這些城市包括杭州、深圳和廣州市白雲區。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截圖自《長江日報》

另據《法治週末》報道,3月23日,長沙市對持湖北健康碼為“綠碼”的人員出臺新規,湖北省(武漢市除外)返回長沙的人員,其健康碼為“綠碼”的人員不再進行居家隔離,也不用做核酸檢測,直接可以正常復工。

湖北呼籲:艱難時期搭把手

最近這兩天,《湖北日報》的頭版都刊登了“艱難時期,搭把手拉一把”的專題。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在今天的專題中,發表了名為《“搭把手拉一把”凝聚前進力量》的文章。文中提到:

湖北是勞務輸出大省,龐大數量外出務工人群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生計,妥善解決好他們的務工問題,就是解決好特殊時期的重大民生問題。跨區域的人員流動,是對接性的工作,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全國多地對湖北“搭把手、拉一把”,這是對處於艱難時期的湖北伸出的援手,是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了極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湖北人民的關愛善待,是對疫情防控鬥爭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的真情厚意。

衛健委:各地政策不同

健康碼互通,是很多返工人員期盼的事情。

不過,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有兩個痛點未解決,一個是和湖北互認的地區少,還有一個是健康碼沒有形成全國一盤棋,成為制約復工復產的重要因素。

高層也在推動問題的解決。

據新華社3月21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會同有關方面,推動各省(區市)全面建立了“健康碼”信息跨省互認機制,升級了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及時完成各省(區、市)“健康碼”技術對接和數據匯聚,可支撐跨地區互通互認功能,可實現健康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可支撐“一碼通行”實際應用。

3月20日,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健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不過,推進過程中也確實存在難點。

毛群安提到,“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目錄。

各省進展情況不同

政知君注意到,其實,在中央提出要求之前,一些省份就已經開始部署健康碼互通工作。

比如先行者長三角地區。

2月27日,長三角三省一市視頻會議召開,明確提出建立長三角健康碼互認通用機制。

上海率先宣佈,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健康碼效力與上海“隨申碼”等同,持對方省份“健康碼”人員,可參照本省“健康碼”規則,予以亮碼通行,無需採取隔離措施。

在中央提出相關要求後,省際健康碼互認也被按下了加速鍵,比如勞務輸出大省四川3月19日報道稱,四川與所有省市區“健康碼”互認。

湖北呼籲“搭把手”:跨區域人員流動,只靠一方難以實現

山東和河北等地也在推進。

截至3月20日晚7時,山東省健康通行碼已與13個省份實現互認,分別是四川、新疆、江蘇、廣東、上海、海南、浙江、吉林、安徽、內蒙古、福建、河南、青海。

就在3月22日,河北省長許勤還專題調度加快推進“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工作。

許勤要求,大力推廣應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健康碼”,加快推進“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省有關部門要主動聯繫京津兩地,加快實現京津冀健康碼互通互認。”

最近,澎湃新聞曾發表過一篇評論,其中提到:

  • 現在關於健康碼、健康證明的政策差異,遠遠不止體現在省和省之間,不同的社區可能也千差萬別。因此,不僅要解決健康碼跨省互認的難題,對一些基層地區增設管理門檻,過度限制人員流動導致的“堵點”,同樣需要儘快疏通。

資料 | 湖北日報 長江日報 各省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 人民網 澎湃新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