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引言

西欧中世纪,从时间角度出发——公元476年至公元1500年;从历史事件出发——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大航海时代来临,迎来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而纵观整个被黑暗贯穿的中世纪历程,由封建庄园的瓦解而带动起来的西欧城市兴起、农业的发展,以至于后期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的建立等等,都仿佛是一盏盏火光微弱的灯,为行走在中世纪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希望,指明前行的道路。

公元10世纪,也就是西欧中世纪中期,西欧诸国旧的城邦开始兴起,同时许多新城也在不断建立。由此,西欧城市崛起正式拉开序幕。从11世纪开始,法国北部城市佛兰德斯通过繁荣的商品贸易,更是一举成为中世纪西欧的经济中心之一。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佛兰德斯城邦标志

长期以来,有许多学者将中世纪描绘成“不曾沐浴的千年”、“黑暗的时代”,但是,西欧中世纪盛期城市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业兴盛,引起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推动欧洲结束了隔绝局面。

回顾中世纪盛期前夕的西欧,由于欧洲政治趋向稳定,粮食增产、人口激增、商业交往频繁、文化活动加强——所有这些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因而说中世纪盛期城市文化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其具有深刻背景,包括了经济、阶级、思想、对外交往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庄园经济的瓦解唤醒了西欧中世纪商业的发展

现代的西欧,广义上指出东欧以外的欧洲国家。而在中世纪的历史研究中,习惯上把除东欧、北欧以外的地区称为西欧,即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低地国家。这些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地区受到了罗马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日耳曼化,因而封建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在封建制度上比较类似。罗安时代,通过意大利和高卢的联系而繁荣与地中海沿岸的西欧各国商业,从地域经济上来说是一体化的。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公元十一,世纪西欧经济复兴,城市一派繁荣景象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西欧商业虽然得以保持,特别是地中海沿岸,依然十分繁荣。但是随着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又经丕平和查理曼的不断完善,采邑制成为制度,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再加上外部军队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西欧脆弱的商业经济急剧衰落。如果按照亨利·皮朗的话来说就是“从商业的特性与专门意义上来看”,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处于没有商业的境地。乔治·杜比也说:“在900年时,城镇几乎完全从欧洲大陆上消失,而商业活动事实上等于零。”

要想深入探究中世纪西欧早期商业的衰落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庄园经济”,汤普逊曾说过:“庄园制度的性质与范围,是理解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的关键。”庄园经济是以农业为本质基础的。中世纪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有关自然经济和土地占有的事情以及有关土地上农民所负担的义务。庄园经济是西欧经济组织中的基本组成成分,庄园经济的变迁,往往极大地影响着西欧。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中世纪欧洲乡村

一般来说,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中,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庄园中,生产和生活的自给率是惊人的,其内部生产的产品一应俱全。但也正是这种自给自足,切断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压缩了商业发展的空间。

没有衰落,复兴也就无从谈起。既然中世纪西欧早期商业的衰落与庄园经济有着重要的关联,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期商品经济与城市的崛起,庄园经济在其中也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1世纪开始,西欧和北欧的农业已经出现了采用风力、水力、重犁等农业生产工具,此后三个世纪,农业飞速发展。

罗伯特·S·洛佩兹曾指出:“人口增长是农业进步的原动力,而农业进步则是商业革命产生的先决条件。”只要农民的劳动仅限于为了满足自己和庄园主的基本生活需要,那么他们在社会中其他方面活动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可以说商业革命产生于庄园。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封建下的庄园生活

同时,封建制度的普及,贵族阶层为同王权对抗加强自己的力量,不赌不把自己的土地层层分封,结果就是小地主阶级不断扩大,而庄园主的力量被不断削弱。此时庄园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在加大税收的同时选择出售庄园的产品。最终,一度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庄园经济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间接成为了推动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西欧的中心——佛兰德斯

公元1000年以后,特别是在12、13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是公认的事实。12世纪晚期的西欧大约有400万城市居民,据估计,14世纪早期,很多大城市的达到数万,其中威尼斯、佛罗伦萨、巴勒莫、巴黎等城市的人口超过10万,还有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和城镇。中世纪中后期,商业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北海和波罗的海组成的三大区域性国际贸易贸易圈,英国和西班牙赖于向大陆出售羊毛,佛兰德斯则长于毛织业,法国善于酿造葡萄酒,而意大利则乐于提供贸易运输服务,由此以往,西欧各国的商业联系愈加紧密。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中世纪西使用重犁进行农业劳作

作为深受喜怒无常的的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地区,佛兰德斯的天气可谓善变。冬季通常是寒冷、干燥和枯涩的,夏天则温和可人,降水也较丰富。大风天气常年是少不了的,这里的地形一马平川,没有任何山川耸立和地形起伏,风就在这里一往无前了。

作为毛纺织业的产业中心,到中世纪兴盛时期,佛兰德斯成为了欧洲的工商业中心,出现了伊珀尔、布鲁日和根特等城市。站在如今的角度介绍佛兰德斯,是一个复杂的任务。说起佛兰德斯地区的历史,如果要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它是帝国斗争、联姻和宗教战争的产物。中世纪,佛兰德斯地区一度存在数个封建国家,在最后一任伯爵去世以后,人们把这一块领地整体上通过其鲜明的地貌特征命名为为“勃艮第低地”,现在荷兰“低地之国”的称谓也是由此而来。

从行政区划上来看,佛兰德斯不能算是一个国家,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而是横跨几个国家的地区。作为整个西欧地理位置上的中心,佛兰德斯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城市集中、人口密度非常大,同时又集中了多个国际性组织的总部,可谓是整个欧洲的首都。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温和多雨的佛兰德斯

佛兰德斯地区延伸至三个国家——首先是法国,与佛兰德斯地区和佛拉芒文化相关的是法兰西本土最北端的部分,这个地区位于法国的“北部加莱海峡大区”,佛兰德斯占此区面积约5%。然后是荷兰,佛兰德斯占据了这个国家的西部。位于以上两个国家之间的是比利时,比利时的国土在人文、地理上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两个地区的人民虽然共同居住在一个国家中,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的民族、不同起源、不同语言和不同的文化,总是争吵不休。当然,从广义上看,整个比利时都可以划归佛兰德斯地区。

虽然有关城市兴起的原因在史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世纪城市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重新和农业分离,社会分工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藩篱,使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起来,由此又形成了新的城市。以佛兰德斯为例,由于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城;河流纵横,交通便捷;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充足,一些商人和手工业者在此定居下来,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进行经济交往。由此以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终于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城市。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佛兰德斯地理位置图

由城市兴起而产生的市民阶层又为鼎盛时期城市文化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失和近代的开端。作为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社会集团,市民阶级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开始流行。城市中除了市民外还有城市贵族等,市民间的平等关系在城市中也多有体现。因此,西欧市民身份是一种权利象征。只有获得了市民身份才能参加市政活动,出任城市官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

三、中世纪城市兴盛对文化的深刻影响

公元12世纪,城市的兴起引起了中世纪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转变。在那个时候,城市的发展达到了圆满的程度——人口的增加,群众间集团意识的提高,农奴制度的衰退,商业和工业的兴起等。因此,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论结果,是革命的。长期的聚居、共同的利益和经验终于在居民中间养成了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

虽然中世纪西欧经济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农业生产,但城镇是经济与文化的催化剂。经济制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有着相应的制度、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证明其合理性。其次,城市间的交往也会进一步促进盛期城市文化的产生。接近12世纪,欧洲贸易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之前是用原材料交换东方的奢侈品,现在是用手工业品和东方竞争。贸易路线十分发达,有许多贸易中心群聚在佛兰德斯北部以及南部意大利地区。每个贸易路线都位于城市之间,同时城市生活、贸易显著特征也在深深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中世纪西欧商品和贸易路线

大学是中世纪盛期文化重要标志之一。当然,中世纪城市文化的表现绝不仅仅反映在这一个方面。在商业复兴前的西欧,世俗教育几乎荡然无存,知识和文化水平普遍落后。可以说,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文化的巨大成就之一。“大学”一词意思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讨论问题松散的在一起的一个集体”。同时也指“行会”,指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是求学者与教学者互助合作的组织, 与城市中其他行会,如鞋业行会、屠宰业行会等相比,大学这一行会性质基本相同。那些专门进行学问研究的人们组织起来,这就是大学。

从世纪时,巴黎、牛津、剑桥、波伦亚等地区,大学兴起。就其组织和管理方式来讲,中世纪大学既无校园,也没有多少建筑,而是一种行会组织。这时的大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具有相当民主的气氛。同时教师和学生又各有自己的组织。教师有专业行会,学生则组成同乡会,他们一起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校长, 由校长负责学校的管理。学生行会自己规定规章,管理有关聘用教授并监督他们的工作,决定教学时间等事项,教师行会负责确定和管理选择学生、制定教学工作范围、举行考试和授予学位等项工作。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生活虽与现代大学差别很大,但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直接发展而来的。我们承受了许多中世纪大学的习俗,如正式讲授聘书、集体授课方式——这在古代是没有的——赠授学位、人文学科的概念以及在毕业典礼上身着教士服装方帽及黑外衣的传统。

中世纪盛期是西方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大小石砌的教堂建筑数字惊人只就法国而言,中世纪盛期采掘的石料,超过古埃及在它三千年历史中用于建筑金字塔及庙宇的数量。但中世纪建筑师的重要成就不在于建筑范围广阔,而是他们创新的艺术美感。这个时期主要有两大建筑形式:罗马式盛行于11世纪及12世纪初, 世纪中叶逐渐转为哥特式。约自1150~1300年代早期,兴建了中世纪最出色的哥特式大教堂。可以说,中世纪盛期哥特式是人类在建筑实践中一项最为大胆而富有成果的成就。

以佛兰德斯为缩影,细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与繁盛

中世纪时期佛兰德斯地区的建筑

总结

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巨大活力的时代,仅仅以偏概全将其概括为“一个漆黑的、魔鬼横行的野蛮时代”是十分片面的。在那个变革时期,虽然存在种种困难,但文学、艺术、哲学却有了蓬勃的发展,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实际上,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不仅逐渐成为经济、政治中心, 而且也成为文化、教育中心,文人墨客、圣哲大师大多生活在城市之中, 一般都受过城市中学校的教育,城市中的社会环境熏陶着他们的思想,周围的一切影响着他们的观念,他们的思想观念弥漫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宗旨中世纪产生的许多光芒四射的东西,造就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文明,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欧洲经济史》、《中世纪社会经济史》、《欧罗巴的首善之区:佛兰德斯》、《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再思考》、《西欧中世纪盛期城市文化评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