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全文2529個字,閱讀時長大概3~4分鐘)

昨天微博熱搜目錄 央視新聞發佈的消息引人注目,據美國媒體報道,截止19日上午11時左右,美國新型冠狀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一萬人。對於這個數字不少人感到驚恐,面對國內形式趨於穩定,國外疫情持續惡化的情況,你焦慮了嗎?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我相信每個人都期盼著疫情的結束,著眼於當下,相信寶爸寶媽們面對家中的“金剛葫蘆娃”只想發自肺腑的吶喊一聲“我太太太太太……難了”。

每天幾百遍的聆聽,“麻麻,這是為什麼?”

每天面對大娃高聲怒吼“當心,別碰!”面對二娃精疲力盡“餵奶,換尿布,洗澡,哄睡……”

“我家的牆畫花了!”

“我家的水杯碎了”

“這都不是事,寶,麻求你了天都快亮了,你是不是該睡覺了?”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開學日的日子遙遙無期,每天家中一地雞毛,相信我們每位父母都會疲憊不堪,有些新手寶爸寶媽可能會產生焦慮,甚至疲憊。

面對這些負面情緒的席捲,我們會問:"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情緒呢?"

1.未能實現完美父母的愧疚

表妹接孩子放學,路上孩子沉默不語,表妹感到不對勁,連忙詢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吞吞吐吐的告訴表妹,最近流行一款水杯,樣式炫酷很受同學們的喜愛,大家紛紛以擁有這個杯子作為吹噓的資本,課後經常交流,表妹的孩子也想有一個這樣的杯子。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表妹知道這種攀比行為不好,奈何看著孩子失落的眼神,表妹還是一咬牙,連忙帶著孩子去購買這款水杯。結果水杯賣光了,看著孩子落寞的表情,她告訴我她感到內心說不出的愧疚和自責。

我們身為父母都會發自肺腑愛我們的孩子,希望給他們所有,但是過度的傾注,過度的寵溺,只會讓我們陷入完美父母的陷阱,讓孩子的身心發展遭到阻礙。百害無一利!

2.過度擔憂,情緒壓力大

初為人母,我們擔心孩子的溫飽問題。害怕自己沒有奶水,孩子能否吃飽。

初為人父,我們面對幼小稚嫩的生命感到驚慌失措,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只好拼盡全力。

孩子上學,我們擔心她(他)的學習成績,有無特長,是否能考上重點大學。

孩子長大了,我們擔心她(他)求職順利與否,身在異地有沒有好好照顧身體。

孩子工作了,我們擔心她(他)工作壓力是否太大,什麼時候步入婚姻的殿堂。

孩子結婚了,我們擔心她(他) 婚後生活是否幸福?期盼下一代的到來。

孩子生育,我們擔心她(他)能否勝任父母的角色……

貌似我們總是有太多的擔憂,太多的顧慮,太多的煩惱。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惶恐不安,心急如焚。但是我們的擔憂真的能幫助孩子解決當前的問題嗎?

3過於疲憊,就像一臺機器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這是一位日本媽媽的全職日常家庭生活安排計劃表。可以看到這位媽媽從早上4點開始起床,直到凌晨1點才可以上床休息,一天的忙碌主要是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打理家庭中瑣碎的小事,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這是一位中國媽媽工作日常生活計劃表。我們能看到,從早上6點50媽媽開始忙碌,晚上11點30才能休息,一天工作8個小時,其餘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雖然這位媽媽有30分鐘休息時間,其忙碌還是不言而喻。

上不去的工資,下不來的三高。

塞不滿的錢包,買不起的假藥。

媽媽們為了家庭、孩子而勞碌著,爸爸們為了生活在奔波。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夫妻情感失調,與孩子相處時間短。

“父母的情緒狀態決定孩子未來性格能力的發展”

父母都在為了生活努力奮鬥,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停下腳步聆聽自己的內心,我們拖著沉重的心情,來面對我們的孩子。我們無法心平氣和尋找合理的有效的溝通方式負面情緒奔湧而來,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我們將會是新的惡性循環……

為了打破這一惡性循環,緩解父母負面情緒我們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多關心方法,少擔心意外

初為人母,我們擔心孩子的溫飽問題。害怕自己沒有奶水,孩子能否吃飽。

換個方法:我們不妨科學混合餵養,母乳與奶粉相加,只要方法科學合理,寶寶茁壯長大。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初為人父,我們面對幼小稚嫩的生命感到驚慌失措,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只好拼盡全力。

換個方法: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努力分擔妻子工作,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孩子上學,我們擔心她(他)的學習成績,有無特長,是否能考上重點大學。

換個方法: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寶貝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習方式,有效溝通合理制定學習計劃,一起加油,共同努力

孩子長大了,我們擔心她(他)求職順利與否,身在異地有沒有好好照顧身體。

孩子工作了,我們擔心她(他)工作壓力是否太大,什麼時候步入婚姻的殿堂。

孩子結婚了,我們擔心她(他)婚後生活是否幸福?期盼下一代的到來。

孩子生育了,我們擔心她(他)能否勝任父母的角色……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對於她們(他們)的愛從未改變

,只是我們要認清“真正的愛是一場體面的退出。”有的時候,即使擔憂焦慮也無法解決問題,不如多關心些方法,少擔心意外!

2.轉移注意力,尋找興趣愛好

幸福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儘量的擴大,讓你對人對物的反應,儘量地傾向於友善。——羅素

忙碌焦躁的時候,不妨嘗試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暫緩負面情緒帶給我們的壓力,專注於熱愛的事情,重新找到自我真諦。

我們可以一起陪伴孩子讀書,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親子互動交流。

我們可以全家一起健身運動,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可以共享歡樂時刻。

總之,我們要做到還“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3.情緒爆發,讓我靜靜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說出傷害他人甚至孩子的話語前,我們需要給自己第一個緩解情緒獨立安靜放鬆的空間。

可以嘗試“衛生間”策略。

我們可以躲到衛生間一個人靜靜地獨處幾分鐘,深呼吸,腦子裡可以回想一些輕鬆的愉快的畫面,可愛的寵物狗,甜蜜的草莓布丁,任何緩解情緒的方法,只要你喜歡你都可以嘗試。

等待自己恢復平靜後,用合理有效的溝通方式對事不對人,不加入個人主觀情緒,嘗試解決問題。


總結一下,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

1未能實現完美父母的愧疚

2過度擔憂,情緒壓力大

3過度疲憊,就像一臺機器

總結一下,緩解情緒的方法:

1.多關心方法,少擔心意外

2轉移注意力,尋找興趣愛好

3情緒爆發,讓我靜靜

我是糰子媽媽,一個萬千偉大媽媽群中的普通媽媽,我相信,你熱愛自己的寶貝,我也是。

此時此刻,我和你在這裡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歡迎大家積極踴躍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育兒心得,喜歡給我點贊。

我在這裡等待你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