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给人以诚信之感,燕和雁都是众多鸟类中相对温和的动物,形状、羽色上是这样,鸣叫声也是如此,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是相符的。

燕和雁也都经常出现在古诗词当中,但是它们在古诗词中的意象却不相同。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古诗词中的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雁在秋日高空结队飞翔时,队形一丝不苟,衬托秋日肃杀的气氛,愈发显出壮士一去不返的壮美。而这一丝不苟的队形被古人称之为雁阵,雁字。古诗词中,雁的这一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与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逆旅的游子,凭栏的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连。或渲染气氛,表现环境悲凉;或状写景物,表现高原寥廓;或代指书信,表现殷切期盼;或比拟自身,表现孤傲落寞;或触动游子思妇的浓浓乡情。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清江引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叶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折桂令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长相思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二、代指书信,音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三、雁行有序,自是雄伟壮观,但是失群之雁,也会备显孤单凄凉,因此诗人在遭受磨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时常常把自己比作失群之雁。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魂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四、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五、状写景物高远辽阔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事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古诗词当中的“雁”意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