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人晉升無望,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該怎麼辦?

左西右東


10多年國企閱歷,月薪3000,這結果確實差強人意。如果是一個正常有上進心的人,肯定不滿足於現狀。但是想要改變也面臨困難,一方面10-20年的工作經驗,已經或者接近40歲的年齡,另一方面,這麼長時間的國企工作思維,想要和市場接軌也面臨尷尬的局面。

但是,事在人為,只要想改變,總是有辦法的。只是要付出努力,要有改變的信心和決心。

未來的改變,取決於你對自己現狀的理解。

1.你的弊端在哪裡?

A.年齡劣勢

已經接近40歲左右的人,想要重新謀求一份遠高於自己薪資現狀的工作,難度很大。不具有年齡優勢,甚至是年齡劣勢。

B.技能劣勢

從問題描述看,你只是一個國企的一般工人。在這樣的企業裡,作為一般的工人,基本都是重複性操作崗位,技能領域窄,且僅停留在一般操作,對於理論、設計等涉及較少。

C.思維固化

一方面,題主言辭中透漏出一種濃烈的悲觀情緒,這是長期國企底層崗位工作的結果,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遇到問題,信心不足,傾向於負面思維。

另外,是既然不滿意,為什麼一直堅持了這麼多年而沒有想到改變?這個問題需要反思!

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你工作10多年都還是處在最基層。即使是國企,10多年的鍛鍊,也不應該混的這麼不理想。

2.你的優勢在哪裡?

A.對於國企這類企業環境適應性強。

國企是什麼環境?是按部就班、排資論輩,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顯然,題主是比較適應這類風格的工作環境的。對於操作重複性高,執行要求嚴格,且工作單調的環境比較適應。這是現在很多職場人所不具備大的。

B.長期在同一工種或崗位進行重複性操作,在自己的專業技能上,有很強的操作能力,對於技術要領和產品認知爛熟於心,手到擒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工作,可能把你塑造成某一工序的操作專家。

我認識的一些國企出來的員工就是這樣,說到企業、管理、設計、創新等,他可能語無倫次。但是,只要談到自己操作過的工序、工裝設備,他都是娓娓道來,說的頭頭是道。

C.相對更加務實

儘管不滿足於現狀,覺得3000工資很少。但是,基本不會漫天要價,對於未來更容易知足。只要能夠滿足自己家庭的生活現狀和基本支出需求,應該都會踏實工作。

綜合以上兩點,題主的劣勢明顯,但是也不是沒有優勢。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優勢,轉化劣勢,給自己找到機會。

在談自己的建議之前,首先強調與題主有關的幾個我不贊成的觀點或行為。

1.自媒體創業或者賺錢

現在,很多人都在做自媒體。但是,從全局來看,自媒體平臺的格局基本已經成熟,自媒體大眾的收入階層劃分也已經基本定型。並不是前幾年剛開始的時候,只要跟上風口,就可以賺錢。

所以,現在要做自媒體,更多的是拼自己的硬實力,拼自己對於目標群體的服務滿足程度。

除非題主有特別的技能、知識或者性格亮點,可以幫助你在創作者的大潮中擁有一席之地,否則,帶給你的更多是困惑和無奈。

2.生活或者人生的消費支出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更是一個優化和漸進的過程

題主現在需要的生活支出可能一大堆。但是,想要一下子全部解決並不容易,甚至並不現實。如果連同買房、結婚、生娃和以後的諸多支出一下子賺夠,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就需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後。

3.想要賺錢靠的不是碰運氣

如果將賺錢當作一場遊戲,那麼很多人都不是贏家。賺錢的根本在於提升自己的價值,在於契合市場需要,持之以恆的提供優質輸出。

如果從收入上來看,題主當前的主要收入是固定工資。想要有更好的收入,單純拋棄固定工資或者想要賺”快錢“是不可行的。

那麼,題主應該怎樣改變現狀呢?我個人建議如下:

1.發揮自己優勢,尋找能夠發揮自己技能特長的其他用人單位和崗位

儘管是國企,但是也不能在這棵樹上吊死。如果有更合適的單位,其崗位需要自己這種熟練操作的技能,而且給出的待遇不錯,何妨一試?

憑藉自己勤奮紮實的工作,憑藉自己爛熟於心的技能,應該容易得到領導和單位的賞識。

2.利用業餘時間,改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結構

不要想著一下子就去賺什麼大錢。這麼多年的工作,已經禁錮了你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換句話說,如果在這兩方面你不能有所改變,你做什麼都離不開原來的思維和風格,很難成功。

所以,想要改變生活,首先改變自己。

當然,改變自己的知識與技能結構,可以以市場為導向。

3.增強自信心,先開源,再逐步增加收入

國企工人有兩個普遍性的讓人不喜歡的特點,一個是老氣橫秋,不自信,且負面情緒嚴重;另一個是極容易隨波逐流,沒有個人的主見。不管這些特徵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是不利於你將來發展的。

所以,要改變,首先就要樂觀,別把事情想的那麼糟糕。另外,只要能夠賺錢的機會,不妨都試一下。一方面,不斷開拓自己賺錢的渠道,另一方面,在賺錢的過程中去發現自己新的優點和能力。

不要因為某個渠道開始賺錢少就停下,收入是逐步增加的;也不要因為某些渠道別人很賺錢,自己硬著頭皮也要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才是最合適的。

通過自己優勢的發揮,自己現狀的改變,並通過多種賺錢渠道的逐步嘗試,慢慢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收入來源。

什麼樣的收入來源才是最合適的?

1.數量上能夠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

不管你如何感興趣,賺的錢要能夠真的養的起家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2.時間上具有持續性才行

一方面,自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另一方面,收入不能時斷時續。否則,收入就不具有持續性。

3.有主有次,合理搭配

主業不可丟。這是大前提,總要有一份穩定的主要收入,否則生活會面臨尷尬。不要因為當前收入不好,就輕易放棄,除非你有了更好的工作。否則,連吃飯都是問題。


綜合來說,題主面臨的形勢確實不理想。但,我認為主要是個人自己造成的。工作這麼多年,收入和崗位都還是最基礎的,確實不理想,即使身在國企也不應該如此。應該深刻反思自己,並結合自己的優劣勢找出適合自己的路子來。當然,隨著國企的逐步改革和優化,或許你所在的企業或崗位,將來也不錯。



指尖視野


國企工人月薪3000元,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薪資水平。我是從國企辭職出來的,對此感觸頗深。

現在,我還有很多親戚、同學、朋友在國企工作,都是普通員工。工齡二十多年,月薪3500元—4000元左右。退休職工則更可憐,僅僅2000元上下。這點錢真的有點低,只能算是勉強餬口而已,家是養不起的!所以很多國企退休員工,為了生活,依然選擇打工。

在國企,如果沒點背景,晉升是很難的。工人更是如此,基本沒有什麼晉升通道。再熬十年二十年,頂多是混到一個線長/段長,這就是你的職業發展上限。至於車間主任,想都不要想,因為那是幹部編制。即便你想當一個組長、線長或段長,沒點關係的話,也是毫無可能的。有的企業是雙晉升通道,工人可以評選技師,技師待遇高一點,但是,技師並不是全民福利,不是人人都能評上的。

所以,很多國企工人為了補貼家用,不得不在外做點兼職。我有一個老工友就是如此,下班以後就去菜市場擺攤賣盆景綠植。雖然辛苦點,但是每個月的收入並不比上班低。有一次我跟他聊天,說“何必這麼辛苦呢”,他說得很實在:“那麼點工資,跟打發叫花子似的。孩子上高中需要補充營養,連個營養品都買不起。我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趁著現在還年輕,能掙就掙點吧。”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國企人“君子固窮”,上班掙錢少,也不想兼職做點什麼。為什麼?為了一點可憐的面子!都淪落到為生活發愁的地步了,還考慮面子,是可笑呢還是可憐呢?看看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哪個在乎面子呢?太平洋建設總裁嚴介和說過一句話:“做大事的人從來不要臉,把臉扔在地上,還要自己踩兩腳!”沒有這種“不要臉”的精神,能做成什麼事呢!

其實,生活不是不可以改變。只要突破自己,改變心態,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隨之發生變化。為了生活,還是扔掉所謂的面子吧!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本人在國企工作了五年,剛開始是實習,當時對未來的抱著很大的希望,想著進了國企,進了一個大公司,首先應該是穩定下來了,而且福利也不會太差,一心一意的工作著,學習著,而且學到東西比較系統化,又全面,但是慢慢自己成長了,可能越來越發現一個問題,身邊的朋友同學的工資越來越高,有的也升職了,在看看自己的同事,要麼是一群剛畢業的學生要麼是五十靠上的老人,在看看領導都是有關係的人,這才決定跳槽,尋找適合年輕人的機會。個人覺得願意在國企乾的一是圖穩定,當然並不是絕對的穩定,有一定關係才能穩定;二是並沒有真才實學,在國企混日子;三是臨近退休了,再跳槽不合適;四是當然也有表現特別突出的,得到上層領導的重用;五是也有對自己的崗位特別喜歡的,在私企裡面沒有這種崗位。

其實無論在哪自己喜歡就行。


北極上穿越


有親戚曾經是二線城市某國企工人,幹了20多年,工資也就3000,後來該國企經營不善,他就買斷工齡離職了。現在在一傢俬企物流公司工作,幹了兩年,每個月2000多,現在還有半年多的工資沒要回來呢。


所以,國企工人,我建議不要貿然辭職,國企雖然升職無望,起碼還算穩定,一旦出來,就不好說了,有可能混的還不如國企。如果實在想出來,我建議仔細考慮以下兩個方面,再做決定。


1、謀生之道

在國企呆久了,會形成一個嚴重錯覺,那就是覺得外面的錢很好掙。好像隨便乾點什麼,都能掙的比國企工資3000還多。而現實情況是,外面的錢非常不好掙。如果你想離開國企,先確定你的謀生之道,不要頭腦一熱就出來了。


2、左右逢源

如果你結婚了,夫妻雙方可以一個從國企出來。最好的組合就是一個在國企事業單位等,一個去折騰;也就是說夫妻雙方一個穩定,一個去拼機遇。如果夫妻雙方已經有一個從國企出來了,另一個千萬不要貿然出來。


在國企拿3000工資,如果沒背景,升職基本無望的話,可以著手準備了。如果夫妻都在國企的,可以一方出來折騰;如果只有一方在國企的,要輔助另一方提高收入。實在想從國企出來,一定要找好確定的收入來源。貿然辭職很大概率你會後悔的。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資深管理與職場專家,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職場再出發


談的都是淚,我2008年進入武鋼,日夜顛倒的倒班,白班夜班,那年4k,同學羨慕,我只是有苦說不出,卻不知我倒班熬夜的辛酸。2018年工資5k,昔日的同伴已月薪過萬,少的也有8k,過著上有老下有下,被房貸捆綁的生活。

倒班依舊,白髮漸增。青春消失在奔波的路上!

國企基層,就是這樣:沒有死,還活著,幹吧!


MM2188


說下我本人的經歷。

2011年畢業,進入一家央企工作,但是因為沒關係,被分配到下面的縣城工作了(我家在省會)。當時一心想著好好幹,能調回省會,但是幹了2-3年,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在這樣的企業,不是你好好幹,就會有機會的 。


在我前面要回省會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哪個領導的親戚,我們也都知道。面對自己回家無望,我裸辭了,我真的想說,在北方三線城市,國企的待遇特別的好。我後面工作的私企,真的不夠餬口。


現在自己創業,更難。


前幾天加完班,和合夥人去擼串,聽到後面一桌一哥們,喝大了 ,略帶哭腔的說:“姐夫,我31了,現在一個月就4000多,要養老婆孩子,可是我知道我沒升職的可能,你們都說我單位好,我不知足,可是我看不到未來啊。我不想就這樣到死啊!”


後面他又說了很多,但是這句我記得最清楚。他是某效益特別好的央企的員工,但是家裡沒關係,自己本事不夠大,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想辭職,可是又害怕,這是我以前的狀態,想必也是樓主現在的狀態吧?


我的建議是:

1、不要輕易辭職

現在經濟下行,我不清楚你所處的地區,也不清楚你的能力,所以我不會勸你辭職,如果要辭職,一定要找到更好的下家再走,不然你連現在這點還貸款、養孩子的錢都沒有了。


2、認清自己的優勢

既然在升職無望,那你自己還有什麼優勢呢?寫作、ppt、寫代碼、做飯?只要你的時間有精力,一定把自己的優勢找出來,並讓它變成特別長特別長的特長。


我認識一哥們,在guan服工作,沒什麼特長,不會溜鬚拍馬,也沒背景,但是領導就是喜歡他。為什麼?這哥們是學霸!自己的駕照年年幫領導扣分,扣完自己去考試,單位需要什麼證書,他就去考,或者提前考。領導要寫什麼材料,都找他。雖然他升職無望,情商低,但是有自己的優勢。


3、從微小的嘗試開始

我大學同學,畢業也進了國企,生了孩子覺得工資太低,養活不住自己,剛開始先在朋友圈賣水果,上班接單子,下班用一個小時整理當天的訂單,然後自己和老公開著車送貨,天天忙到晚上10點。買的人多了,她自己租了個房子,開了個店,現在僱人送貨。賣水果賺的錢,比工資高,但她並沒有辭職。因為國企福利待遇好。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王子沐zZ


我是一名在加油站工作了10年的一線員工,加油方面有問題可以關注我,隨時可以問我,我知道的會幫你解答。

我和你的情況一模一樣,呆了10年,只升了一級,而且我清楚的知道再也沒機會升了,不管工作再好也沒機會。

國企就是這樣的,要升職就要有關係,工作表現好不好沒關點關係,這就不展開說了,大家都懂的

所以既然你被當做棋子,那麼快醒過來,轉變思維,快點開啟第二份事業,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上,國企的工作可以不用上心,應付下就行了,以我自己為例子,現在的工作我基本不太關心,混著就行,外面的事業就是賣山核桃,收入已經直逼主業,哪怕以後這份工作不幹了也不怕。

結合你自身的情況,看看該怎麼做。


核桃阿揚


2011年大專畢業,有幸進入某國企,做了一名裝配鉗工,從學徒開始,到現在做了小組長,手下兩三個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禮拜六禮拜天說不休息就不休息,國家法定節假日,從來沒有正常過。

截止到現在,平均下來每個月4000元左右,這是到手工資,算上公司給交的保險,每個月也大概有6000左右。可是現在的社會到手4000多隻能維持正常的拮据生活。

八年了,和我一塊進廠的還有後來進廠的,有不少都得到晉升為管理崗位的,不過大部分都是有關係的,各種各樣的關係。唯有我還在原地踏步,一是本人不願意去和領導打交道,太費腦子,二是情商不高,揣摩不透領導的意圖。做好自己的工作簡簡單單的就很好了。

國企的領導也不傻,有關係固然很重要,如果你一無是處,這個領導也不會去推薦和提拔你的,因為他還要保住自己的飯碗,不會為了你的前途,而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國企工人晉升無望,首先你得從自己的方面下手去考慮,看看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工作上有沒有按照領導的意圖認真的去做,領導來了是不是躲到一邊,不跟領導打個招呼。

能幹的不如能說的,能說的不如有眼力勁的。這個眼力勁就是說你能看清領導的意圖,領導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你就能明白你怎麼做才能讓他高興,並不是非要領導點名出來你才去做,去改變。其實到了私企也基本上是這個樣子。因為領導本身不會幹活,他要做的就是去找下屬把活幹好乾明白,所以領導只要把人揣摩透,會用人就行了。

你說的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左右,你有沒有算上你的各種保險福利待遇,加上這些,我感覺比你在外面賺4000-5000要強多了。在國企我自己每個月扣保險800多,公司給交1600這就是2400,即使每月4000元到手,加在一起也有6000多的收入,這還不算過節什麼的發的獎金,每次有個一兩千元左右。我一個同學在私人化工廠上班,每個月5000左右,可是保險才給交200左右算下來還不如我這每個月4000多的呢。

  • 總的來說在國企還是不錯的,如果從國企辭職了就不要再進工廠了,自己去創業,至少我是這樣的目標。


默默羽豐


這是我曾經的狀況,也一度讓我非常地迷茫。

大學剛畢業後入職了一家央企工作,當時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也不過3000元左右,加上年終獎2-3萬元,在家鄉這個小城市裡,不需要房貸因此過得也還算可以。可是工作了幾年以後,雖然對待工作依然認真,但發現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重複的,每天從早忙到晚卻感覺不到工作帶給自己的一絲能力上的成長,而工資也看不到變化,慢慢也迷茫起來。特別是一些同年進入單位的同事因為有背景或者其他非工作原因被提拔成為自己的小領導後,看不到自己升職的希望,在輾轉幾個部門後,最終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

離職後換了一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更輕鬆,有時候回憶當初在國企的種種,慢慢也有一些體悟。

在國有企業,背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實如果會做人,也是可以混得不錯的,而這正是小雷的短板,沒有背景又不會拉關係,為人處世上較為呆板,所以得不到領導的賞識。

而其實對於沒有背景也不會交際的人來說,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小雷原單位有一個技術宅,看起來邋邋遢遢的樣子,但是技術水平確實高,因此每年年會都是和老闆一起坐的,最後被省公司的領導看重調走了。因此如果能夠將身心都投入技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任何回報,但是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能夠給自己的選擇也會更多。

而對於題主所說的去幹兼職或者自媒體掙錢,這正是小雷目前在嘗試的事情,當然也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有興趣當然可以試著發展為一個副業,只不過賺錢產出比可能還不如認真專研自己的專業技術。

當然也有很多人什麼都不做,每天渾渾噩噩地生活,但其實人如果沒有夢想,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生活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茶,離不開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好好賺錢吧!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說一下我在國企的經歷吧。

1.2015年我進入國企中國中鐵某局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剛開始特別的努力,什麼都幹,也愛學習,當時的工資只有1500元,但是我不是奔著工資去幹活的,我只想快速成長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2.第二年我的工資就漲到了4500左右,也有了五險一金,感覺很滿足了,但是工作的強度讓我有點反抗了,到還能堅持,一直到第三年,我從技術員幹上了技術主管,工資也漲到了會6000,累點但是付出也有收貨,也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3.去年的一個機會讓我直接跳槽了,我去了另外一家國企,工資直接8500左右,還不是很累,也經常回家,完成能勝任這項工作,現在也很滿足。

4.我也想了這幾年的經歷,也是辛酸苦辣都經歷了,機會不是偶然的,自己不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都難,腦子裡沒有東西條件都不敢去談,只有要空閒時間一定要學習、考證,這個社會才不會拋棄你,你的路子才會更廣闊。國企的體制是適合大部門人的,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