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後一個朝代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人在幹嘛?

史之為鑑


清兵入關,滿人能夠統治漢人近3個世紀,原因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漢人方面,最主要是漢人王朝明朝的衰落,同時還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自身存在問題的因素。二是滿人方面,主要得益於努爾哈赤、皇太極直到康熙、雍正、乾隆幾個清朝皇帝的努力,以及正確的施政策略。


首先,我們看看漢人王朝明朝是如何滅亡的。

明朝末年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儘管16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了,但明朝朝廷變得日益窮困潦倒,到17世紀初維持明朝皇室的費用已經人不敷出。萬曆朝(1572年-1620年)時,有230名宗室需要支取俸祿,僅此一項就花掉了山西與河南省的半數稅收。軍事戰役是另一個無底洞,比如抗倭援朝之戰,耗費了國庫中的2600萬兩白銀。財政衰落,可以部分理解為王朝週期率所致,隨著人口不斷增長,朝廷效率日益降低,政府開支不可避免的增加。衣民漸漸失去土地,富裕的地主想方設法逃避交稅,日久天長,稅收也難以維持。
政府缺乏稅收,也就不能對自然災害有效地做出反應,如17世紀初因“小冰期”帶來的災害,平均氣溫的下降,導致歷史記錄上前所未有的湖水結冰,莊稼生長期縮短,從而導致歉收。1627年1628年間,陝北的饑荒非常嚴重,逃跑和被開除的士兵很快就結幫成夥,蹂躪鄉間。1632年,他們東赴山西和河北,向南則進入河南與安徽。明朝官軍對此無可奈何,而反叛勢力不斷擴大。到1636年,出現了兩個領袖李自成和張獻忠。李自成以前是個牧羊人,也做過驛卒,他勢力在北方;張獻忠以前當過兵,勢力在黃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二人雖都沒有控制長江下游地區,但那裡也存在問題。1639年加派稅收,隨後是水、早、堭災和疫病流行,以至成群結隊的乞丐成了司空見慣的景象。佃農起來反抗地主,城市手工業者暴動。


到明末,兩起外交事件使白銀的流通突然停頓,朝廷財政問題更加嚴重。1639年,日本拒絕讓來自澳門的商人進入長崎開展貿易,切斷了中國白銀的一個來源。中國人和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的緊張關係演變成流血事件,造成2萬多華人死亡,中國與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貿易也終止了,這切斷了中國白銀的另一個來源。這些使明朝迅速的通貨緊縮,先是儲藏剩餘的白銀,然後是儲藏糧食,結果造成了人為的饑荒。拖欠賦稅變得日益普遍,抗租也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不能正常收稅,稅收所得大大少於戰爭的開支。
隨著反叛的蔓延和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再加上黨派之爭和宦官專政,明朝朝廷早已被折騰的筋疲力盡,滅亡是遲早的事。1642年,一群反叛者掘開了黃河的堤壩,使數十萬人在洪水和隨之而來的饑荒中喪生。疫病、特別是天花也造成人口銳減。在這幾十年間,中國人口減少了數千萬人。
隨後,李自成佔據了湖北、河南和陝西,1644年他又從山西、河北進人北京,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自縊。同時,張獻忠進軍四川,在他進攻重慶和成都時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從上面的過程來看,明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

下面,我們再看看農民起義軍存在哪些問題。

崇禎死後,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宣佈建立自己的王朝,建立自己的政府、科舉制度和幣制。但他們都未能迅速恢復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到處都還是劫掠與暴力,難以吸引民眾的信任。


最後,我們看看滿人與漢人相比有哪些優勢,又是如何崛起,並與漢人快速融合的。

第一,滿人軍事、政治、地理上有優勢。與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相比,滿族重要優勢在於他們建國在關外,而在明朝統治下成長起來的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也同衰敗的明朝一樣,虛弱的很。努爾哈赤征服北方,皇太極採用漢制,與漢人官員開始走近,明朝將領開始背叛,蒙古人也大量加入滿族政權。到滿族跨越長城、逐鹿中原的時候,他們的軍事機器和行政機器遠強於對手。


第二,滿人注重恢復秩序,打動漢人軍閥。1644年明帝在北京自殺,李自成軍洗劫了京城,與李自成相比,滿人似乎更有希望重新恢復社會秩序。這一點打動了像漢族內部的軍閥勢力,例如吳三桂。當時吳三桂負責防守長城最東的關口要塞,滿人在吳三桂和其他明朝將領的協助下,擊敗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清兵進京後,漢人反抗的目標集中於把清軍阻擋在長江以北,但南明朝廷沒有清朝朝廷更有能力。經過15年的鬥爭,1662年,吳三桂在緬甸抓獲了南明君主。
第三,漢人軍閥不得人心。吳三桂在1673年發動了一次企圖把清朝驅逐出去的反叛。但作為一個投降清朝的明朝將軍他未能獲得明朝遺民的全部支持,經過幾年的浴血奮戰,最終被鎮壓,滿族對中國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第四,康熙、雍正和乾隆推進了滿漢的融合。清朝入關建立政權以後,滿人相較於漢人開始佔據了主導地位,此時漢人想再推翻滿人的政權就不是光靠自己努力能夠完成的了,還需要對手的失誤。而此時恰好出現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清朝英主,1609年康熙15歲親政,1795年乾隆去世。他們三人都努力以統治藝術工作,努力對專制權力的行使進行調節、採取了常規的、制度化的方式來解決日常的増賦、吏治和社會安定的問題。在他們統治期間,滿族通過恢復社會秩序、重新肯定士紳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等措施,把漢族士紳爭取了過來。他們還注重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康熙資助漢族文人,努力吸納傑出的學者加入政府。但他也注意滿洲旗人對朝廷的控制,部既有漢尚書,也有滿尚書,半數大學士是滿人、省級官員一般是漢人,但地位較高的總督則由滿人充任。雍正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能夠控制滿洲貴族的軍事力量和加強對文官集團的中央集權。他特別緻力於使財政處於健康的狀態廢除了承自明代的稅費徵收辦法,代之以新辦法。他下令取消賤籍,使各地賤民合法地得到解放。乾隆得益於他父親的財政改革,在他長時期的統治過程中,政府財政不斷有大量贏餘。乾隆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使人相信他將是歷史上的聖明天子和滿漢理想的英主方面。從早至晚他都在處理政務,然後他讀書作畫或寫字。他多次展示其對母親的孝心,天天省視,注意她是否開心。他雖不是一個出色的詩人,但還是以個人名義創作了42000多首詩,並在皇宮收藏的數百幅書畫傑作上題寫自己的詩。經過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努力,清朝的政權進一步穩固,再加上滿漢早已融為一體,此時漢人爭奪政權的能力和意願已經都很弱了。


楠言之癮


題主這問題問得,讓眾多明粉尷尬了。

因為中原人當時處於內亂之中。

中原人為什麼處在內亂中呢?

中原人怎麼會內亂呢?因為天災和人禍一起爆發。

1628年,北方開始爆發了連續數年的大旱,陝西山西的旱情尤其嚴重。沒有活路的老百姓當然要起義。

這種情況下,大明朝廷怎麼做的呢?

忙著加稅啊!這就是人禍。

遼餉、練餉、剿餉,比平常稅賦多幾倍,有的還要提前徵收好幾年。崇禎帝還經常假惺惺地說“再苦吾民幾年”。而實際上這個苦是沒有盡頭的。

有人說,這是不是怪滿清攻打大明嗎,他們來打,大明軍費不夠才加的稅。

好,那把遼餉和練餉去掉,還有剿餉呢。

除此之外,明朝財政負擔有一個大頭:明朝的大量稅賦都拿去養藩王宗室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山西省收的稅賦糧食,上交朝廷之後留存152萬石,而山西藩王和宗室的祿米就需要312萬石。所有稅賦,不用幹別的,竟然還不夠養那些皇室子孫呢!

朝廷收上去的稅賦呢?不知道都漏哪裡去了,反正不夠花,於是就向老百姓加稅。

因此,即使沒有滿清的入侵,僅僅在天災面前,大明朝廷也無法正常處理,只知道加重搜刮。這樣等於把更多的人逼入絕境,流民隊伍迅速壯大。這也是農民起義軍隊伍越來越大的原因。

中原大亂的時候,滿清殺了進來。


自古有道伐無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為什麼滿清能勝利的原因

中國歷史上,歷來帥師伐國之前,都重視敵國政治是否混亂、百姓是否與朝廷離心離德。如果是,則勝算極大。

前秦苻堅有南伐東晉的志向,但王猛和眾多大臣都認為東晉並無失德,不宜興兵。苻堅不聽,結果導致了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慘敗。

在更早的西晉滅東吳之前,咸寧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建議晉武帝司馬炎:"吳人虐政已甚,可不戰而克。。如舍之,若孫皓不幸而沒,吳人更立令主,雖百萬之眾,長江未可越也。"

羊祜的意思是:孫皓施行暴政,上下離心,正是消滅東吳的機會;假如孫皓死了,東吳換個好領導,那麼統一吳國就太難了。

到了第二年八月,益州刺史王濬也上疏請求伐吳,說了同樣的意思:"孫皓荒淫無道......若今不伐,天變難預......願陛下無失事機。"王濬的意思基本與羊祜相同。

晉武帝見到王濬的上疏後,決定立即對吳用兵。結果279年十一月進軍,280年三月就消滅了東吳。


此時的大明,其內部與東吳滅亡前非常相似。

朝堂之上,崇禎帝刻薄寡恩,專於殺戮,能臣干將盡失。

民間百姓被橫徵暴斂,失去生計,起義隊伍日漸壯大。

此時的大明,君失德、臣離心,百姓痛恨朝廷。

而關外的滿清,瞅準機會入關。

要說滿清得道多助,可能不少人不信。歷史的史實是,大明的軍隊面對清軍戰鬥力極差,多數望風歸降。而投降之後一旦被編入清軍,或者成為清軍獨立作戰部隊,則戰鬥力暴增。

我舉一個例子:李成棟。

李成棟本是大明徐州總兵,1645年率部降清。降清後,一路從江蘇向南,打下江南、福建、廣東,一路勝利。後來李成棟又反正歸南明,同樣的部隊,戰鬥力則立刻下降,屢遭失敗。1649年在信豐被清軍包圍,李成棟戰敗溺死。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軍隊是由來自民間的士兵組成,士兵知道社會什麼樣、知道朝廷對待百姓怎麼樣。如果朝廷對百姓好,那麼士兵就願意為這樣的朝廷出力作戰。而如果朝廷對百姓橫徵暴斂、百姓沒有活路,士兵怎麼可能願意為這樣的朝廷賣命呢?

就是這麼簡單。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空話。

結束語

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滿清,這不是偶然和隨機現象。

中原的大明朝廷做了失盡民心的事情,中原人當然要起來反抗。當中原人總體上陷於內亂時,面對生猛的少數民族進攻,失敗是必然的。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凌煙閣論史


其實老百姓是最實際的,關心的是柴米油鹽,無論哪朝皇帝,誰家天子坐龍庭,老百姓只管交糧納稅出徭役,根本就不會關心最頂層的人是誰,更不會在意是哪個民族。明代末年,經濟瀕臨破產,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三餉徵調基本上已經使得民力徹底乾涸。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反而會希望明朝儘快改朝換代,政策得到調整。所以說,也許在很多人心中關心的只是政策走向,而不是哪個民族。

真正關心華夷之辯的至於兩類人,一種是身處政壇無法自拔的人,也就是所謂的遺老遺少和南明中人。這些人或者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或者是真的忠誠於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忠君愛國的熱誠,所以才會反對清朝。

另一方面就是讀書人,因為他們是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識之中,而且相對來說是最排外的。沒有理由,沒有道理,只要是外族,就會上升到華夷之辯的角度嗤之以鼻。這些人有時是無法理喻的。滿族入關之後,實行的一些經濟上的政策實事求是的講還是比明朝晚期的政策要好上許多,雖然伴隨著屠殺和種種習慣上的改變。但是最廣泛的人民實際上還是得到了實惠,所以他們就擁護清朝統治。李自成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為沒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沒有建立起廣大的民心。因而,無論是中原人還是哪裡的人,大多數只關注肚子,不關注其他的東西,所以也就沒有人反抗清朝了。


經典守望者


歷史上元亡明興,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的祖先就屬建州女真。各部紛爭,仇殺無止。因此,統一女真各部不僅僅是女真社會經濟發展強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發展的強烈要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始了民族統一大業,並吸收大量漢族,蒙古族,組成了滿族共同體,完成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建設。

萬曆十一年(1583)五月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登上女真王的寶座。在用人方面努爾哈赤強調了六項原則:一是必須任用賢人。二為不論親疏門第,公正舉人,“勿論根基,見其心術正大者而薦之。莫拘血緣,見有才者即舉為大臣”。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長,“有臨陣英勇者,用以治軍。有益於國政之忠良者,用以輔理國政”。四乃舉賢貶奸,因“善良公正之人不舉不升,則賢者何由而進。不肖者不貶不殺,則不肖者何由而懲”。五是獎懲分明,功必賞,過必罰,“有善行者,雖系仇敵,亦不計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雖親不貫,必殺之”。六為賞賜效勞官將,視其所需,賜予馬、牛、阿哈、食谷、衣服、財帛和妻室。因此招募了許多有才之人,他們獻計獻策,多次進入大明燒殺掠奪使女真部逐漸“民殷國富”,為建立和壯大後金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滿族曾經是個弱小的民族,它在歷史上的迅速崛起,有四大精神對滿族歷史文化促進社會先進繁榮起了重要作用:其一,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其二,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其三,學習進取的精神。其四,包容和團結的精神。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盛唐之時,將漢族國家治理和政治制度傳播到了周邊少數民族,使得其在後來統一女真各部,建立的後金在國家治理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勢。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末期的狀況,明朝經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勵精圖治打敗蒙元一統中原,前後統治了200多年。但到了明末,因為朝廷“重農抑商”政策導致經濟難以發展起來,再加上同時期歐洲各豪強拿四處掠奪的白銀來明朝採購瓷器和絲綢(歐洲人眼中的人間極品),導致全國性的經濟危機,流通貨幣嚴重貶值。沒了經濟支撐,戰爭自然就無法保障,最後在內憂外患(李自成起義和後金滿人的入侵)的環境下最終走向滅亡。雖然滿清一統了中華大地,但其包容的政策,虛心學習的精神都為中華文明的流傳起到關鍵的作用。一個民族或朝代的更替是歷史潮流的必然,沒有永遠強大的帝國,人類就是在這樣不斷此起彼伏中互相融合補充,最後獲得長存的寶貴經驗和文明。


江郎才盡


中國古代很多的戰爭都是以掠奪為主,這種掠奪有的是為了活命有的是為了財富,所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創造財富,國富民強,民強才能保家衛國,國家強大了才能安居樂業。[呲牙][呲牙]繞一圈又回來了,這也說明了自然的道理,也說明了一個循環的因果關係。也說明了,只要老百姓能過的下去,都還是喜歡和平的。所以為政要寬容,財富不要兩極分化嚴重,富人要給普通老百姓一個可以生存的空間。


艦海1


"清朝統治了這麼久,是因為他們接受了漢人文化,他們的朝庭制度都是採用了明朝的制度,採用的意識形態也是儒家的思想。"洪憲皇帝不也是漢人文化,採用的意識形態不也是儒家思想。為何偏偏他就只當了83天皇帝就當不下去了


開心98302


古代中國人民根本不在乎誰統治誰,能吃飽飯就行,元朝退敗的時候,很多中原地主不願意投降,究其原因是元朝給了地主階級很多利益,而地主階級才是統治平民的直系單位,元清只需要保證地主階級不會反,人民群眾就不會反,普通人只有活不下去,吃不飽飯才會造反。


豬豬豬438


內鬥是強項,百姓皆遭殃,


D冬天不冷2018


還有必然性嗎?


qd939


中原人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