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雙架構混合雲

雙架構的定義:私有云和公有云

混合雲:更多的是從應用的角度,將私有云和公有云如何有效的進行搭配,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結構的連接,而是從更深層次的應用出發,結合用戶需求,達到1+1大於2的效果。

根據近期的市場應用,公有云部分和私有云混合點主要是ECS和雲存儲

混合雲市場在今後10年將佔領相當的市場份額,隨著阿里雲的快速發展。禹龍雲作為阿里雲代理合作商,緊跟市場步伐,以用戶為導向,始終圍繞客戶需求定製開發解決方案。


何為雙架構混合雲


混合雲的價值:

1、公有云的無限拓展性,彈性的能力是應對高峰負荷最有利的保障。企業無需再為高峰負荷投入巨大的本地基礎設施。

2、安全的可拓展性兼容性價比,根據安全等級和經濟價值,企業可以自定義的分配存儲在公有云或是私有云,即可保障數據安全,又可合理分配經濟價值。

3、測試靈活的伸縮性,公有云的各種測試、應用環境是非常方便的。相比本地搭建用戶能夠節省更多時間和費用。

4、私有云的網絡優勢,是公有云無法比擬的,企業大部分應用還是基於局域網,企業可以節省更多的寬帶資源。

下面我們從混合雲最關鍵的運算和存儲兩個點來具體分析

混合雲的運算應用:

對應雲桌面的應用,私有云運算可以說是絕對核心,主要是雲桌面對網絡和及時的運算非常高,單個雲桌面的網絡瞬間帶寬甚至超過10M,相對應公有云來說性價比高太多了。


何為雙架構混合雲


公有云的計算優勢主要是在展現在拓展上面,彈性的能力是應對高峰負荷最有利的保障。企業無需再為高峰負荷投入巨大的本地基礎設施。

混合雲的存儲應用:


何為雙架構混合雲


雲存儲:相對於私有存儲,雲存儲具有

(1)容量的可擴展性

對於雲存儲來說,備份的容量是沒有限制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

(2)提升工作效率

傳統的備份系統一般是每間隔一段時間執行一次備份任務,除此之外,所有的傳統備份應用都會執行全部文檔的增量備份

(3)成本、費用的節省

接受雲備份服務後,我們不必擔心設備升級,數據遷移或者設備淘汰,這些備份基礎架構負載都是由服務提供商來承擔。

(4)便於統一管理

當組織、公司的數據量很大,或者涉及的管理面太多時,分散的管理是往往不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員工或用戶自己管理自己的存儲,導致效率低下,同時也很難進行對信息的有效控制,信息洩露以及安全性將會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而云存儲式的統一管理內同時解決了上面的幾個方面的問題。

(5)便於企業批量數字化

相關法規要求企業保存長達數年之久的記錄和數據,具體鏡像記錄有時需要PB級的存儲空間。從一個大型存儲廠商那裡購買一臺擁有PB級陣列產品的價格將是驚人的。

相比之下,當可擴展性和低成本等因素比高速運轉要求更重要的時候,採用了多臺通用服務器的私有存儲雲成為一個可行的選擇。禹龍雲通過和阿里雲的合作已成功部署多個案列並獲得了預期效果。

混合雲的連接


何為雙架構混合雲


混合雲的連接是應用的基礎,通過連接用戶可以無感知的在一個界面來操作,帶來良好的客戶體驗

(1)帳戶的連接

使用一套帳戶管理公有云和私有云,即以私有云自身的帳戶體系和多租戶權限管理為主體,公有云的AK權限只是輔助。將公有云AK綁定到私有云的相應帳戶上,巧妙結合私有云和公有云各自的權限體系,可以實現無比靈活的多租戶場景,建立起滿足企業要求的帳號管理體系,包括域的管控。

(2)網絡的連接

網絡打通即指能夠將本地私有云的網絡和公有云的網絡在二層或者三層上連通起來,實現各種自定義的網絡結構,如跨數據中心連通用戶的兩個子業務部門等,這也是連接的關鍵。

(3)存儲的連接

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通常很難直接將存儲系統連接或擴展。所以我們指的存儲打通,其一是在快照和鏡像層面的打通。即虛擬機或容器的快照和鏡像,能夠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自由遷移,這種應該是代價極小的,如完全的增量遷移,或實時遷移等。從而可以使本地製作鏡像模板直接在公有云上創建雲主機,或反之。其二是存儲數據的分離,比如安全角度的數據分離,實用角度的數據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